春小麦的肥水管理
Posted 肥水
篇首语:缥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小麦的肥水管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浇好起身拔节肥水在小麦起身拔节期追施氮肥,既能显著增加蛋白质含量,又是提高小麦产量的关键时期,因此,应因地制宜地用好起身拔节肥水。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育时期的供氮水平,在每667平方米施16公斤纯氮范围内,随氮量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在施肥上采取“前促、中控、后改”的施肥方法,即基肥50%,拔节孕穗肥50%,攻粒肥重防早衰。在土壤墒情适宜情况下,对地力一般和苗情适宜地块,春季第一次浇水宜推迟至拔节初期,以控制春季无效分蘖过多滋生和茎基部一二节间的伸长,并结合浇水每667平方米追施标准氮肥30公斤左右;对地力较高、苗情偏旺地块,此次肥水可适当延迟到拔节末期进行;对地力较差、苗情偏弱地块,春季第一次肥水可提前至起身期进行。
补施好中后期肥水在小麦孕穗期以后补施少量肥料,既对减少花期退化、增加穗粒数有一定的作用,又可使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并可提高面筋数量和质量。在小麦生育中后期,应在挑旗孕穗期至抽穗扬花期结合浇水每667平方米补施尿素5~7公斤,也可在开花期叶面喷施2%~3%的尿素溶液加上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每667平方米喷50~60公斤。但此期肥水不可过晚,土壤施肥不晚于扬花期,叶面喷施一般不晚于灌浆期。
后期合理控制浇水小麦乳熟至收割阶段,适当控制浇水,可提高籽粒的光泽度和角质率,明显减少“黑胚”现象,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延长面团稳定时间,所以从产量、品质同步优化考虑,在小麦生育后期应适当控制浇水次数。
相关参考
冬小麦从返青至挑旗的春季生长阶段,一般历时50~60天,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搞好小麦的春季管理,对提高小麦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搞好肥水管理。一、返青期。对地力较差的中产以下麦
冬小麦从返青至挑旗的春季生长阶段,一般历时50~60天,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搞好小麦的春季管理,对提高小麦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搞好肥水管理。一、返青期。对地力较差的中产以下麦
浇好起身拔节肥水在小麦起身拔节期追施氮肥,既能显著增加蛋白质含量,又是提高小麦产量的关键时期,因此,应因地制宜地用好起身拔节肥水。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育时期的供氮水平,在每亩施
浇好起身拔节肥水在小麦起身拔节期追施氮肥,既能显著增加蛋白质含量,又是提高小麦产量的关键时期,因此,应因地制宜地用好起身拔节肥水。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育时期的供氮水平,在每亩施
起身肥水扩要作用在春季分蘖高峰后,能促进大蘖成穗提高成穗率,促进旗叶及倒2叶增大,促进第3、4伸长节间的伸长和小花分化,减少不孕小穗、提高穗粒数。因此,起身肥水是提高分蘖成穗率的高效肥。起身肥水要因地
起身肥水扩要作用在春季分蘖高峰后,能促进大蘖成穗提高成穗率,促进旗叶及倒2叶增大,促进第3、4伸长节间的伸长和小花分化,减少不孕小穗、提高穗粒数。因此,起身肥水是提高分蘖成穗率的高效肥。起身肥水要因地
近日,通过田间调查发现,由于冬春低温时间长,温度波动较大,麦田冻害重,秸秆腐熟慢,同时冻融交替,使土壤孔隙度加大,耕层土温随气温变化较大,冷风内灌,不利于地温的稳定和提高,可能会加重小麦冻害。尤其是没
近日,通过田间调查发现,由于冬春低温时间长,温度波动较大,麦田冻害重,秸秆腐熟慢,同时冻融交替,使土壤孔隙度加大,耕层土温随气温变化较大,冷风内灌,不利于地温的稳定和提高,可能会加重小麦冻害。尤其是没
抓好冬季麦田管理:冬小麦冬前的生育特点可概括为长叶、长根、长蘖和完成春化阶段发育。这个时期管理的任务是促苗齐、苗匀、苗足,培育壮苗,实现合理群体,为麦苗安全越冬和春季生育良好打好基础。 加强春季麦田
抓好冬季麦田管理:冬小麦冬前的生育特点可概括为长叶、长根、长蘖和完成春化阶段发育。这个时期管理的任务是促苗齐、苗匀、苗足,培育壮苗,实现合理群体,为麦苗安全越冬和春季生育良好打好基础。 加强春季麦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