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小麦全蚀病
Posted 植株
篇首语: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防治小麦全蚀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豫北、豫西麦区均已发生此病,并且发病面积不断扩大。此病发生后蔓延速度快,一般一块地从植株零星发病到成片死亡只需3年时间,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0%~20%,重病区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
全蚀病是一种根部病害。发病后,植株在苗期根和地下茎变黑,表面腐烂;分蘖前后基部老叶变黄,分蘖减少,生长衰弱;拔节后根部和茎基部腐烂加重,植株矮化;抽穗灌浆期茎基部变黑腐烂现象愈发严重。由于根部和茎基腐烂,植株早枯形成”白穗“,穗不实或粒秕。
全蚀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以菌丝在土壤中的病株残体上腐生或休眠,小麦从苗期至抽穗期均可被浸染,但苗期最易受浸染,造成的损失也最重。防治全蚀病要分类进行,初发区采取扑灭措施,老病区要采用以农业措施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合理轮作:有水源地区实行稻麦轮作,旱地种小麦时可与非寄主作物如棉花、甘薯、烟草等轮作,以减轻病情。0.03%有效成分拌种,可有效控制全蚀病的发生。在小麦拔节期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每亩150~200克或20%粉锈宁乳油每亩100~150毫升,加水50~60千克全田浇灌,防效也可达60%以上。
相关参考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根腐和茎腐性病害。小麦发病后分蘖减少,成穗率降低,千粒重下降,发病愈早,减产幅度愈大。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对小麦影响很大。一、发生症状:此病在小麦苗期症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根腐和茎腐性病害。小麦发病后分蘖减少,成穗率降低,千粒重下降,发病愈早,减产幅度愈大。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对小麦影响很大。一、发生症状:此病在小麦苗期症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根腐和茎腐性病害,是由比较严格的土壤寄居菌引起的。其防治方法:一是无病区加强检疫,防止病害传入;二是新病区要采取扑灭措施,进行深翻改土,改种非寄主作物,老病区采取稻麦轮作,控制病害蔓延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根腐和茎腐性病害,是由比较严格的土壤寄居菌引起的。其防治方法:一是无病区加强检疫,防止病害传入;二是新病区要采取扑灭措施,进行深翻改土,改种非寄主作物,老病区采取稻麦轮作,控制病害蔓延
小麦全蚀病在豫北、豫西麦区局部地区有发生,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此病一量发生,蔓延速度很快,为害严重。一般一块地从零星发生到成片死亡,只需3年,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0%--20%,重者50%以上,甚至绝收
小麦全蚀病在豫北、豫西麦区局部地区有发生,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此病一量发生,蔓延速度很快,为害严重。一般一块地从零星发生到成片死亡,只需3年,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0%--20%,重者50%以上,甚至绝收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根部病害,从小麦的播种到收获均可侵染。主要发病部位在小麦的根部及茎基部的1--2节。病菌侵染后引起根部变黑、腐烂,失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致使地上部干枯死亡,造成白穗。一、田间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根部病害,从小麦的播种到收获均可侵染。主要发病部位在小麦的根部及茎基部的1--2节。病菌侵染后引起根部变黑、腐烂,失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致使地上部干枯死亡,造成白穗。一、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