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麦4041的特点、产量及栽培要点
Posted 品种
篇首语:知识就像内裤,看不见但很重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衡麦4041的特点、产量及栽培要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衡麦4041是河北省农科院旱地作物研究所育成的中熟高产小麦新品种,亲本组合为冀麦26号/211-24//冀麦26号。
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中熟、冬性、多穗型品种,比鲁麦14早熟2~3天,比冀麦36早熟1~2天。幼苗匍匐,前期生长稳健,中后期生长茂盛,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型紧凑,叶片上冲,通风透光好,穗容量大。矮秆,株高70厘米左右。小穗排列较密、穗密度为2.7个,穗长7~8厘米,芒较短,白壳,白粒,营养、加工品质均较好。一般亩穗数48万~50万,穗粒数33个左右,千粒重平均38克。
经河北省农作物品质检测中心测定,衡麦4041籽粒蛋白质含量平均16.22%,赖氨酸含量0.38%,面粉沉降值28.65毫升,湿面筋40.0%,干面筋12.13%,面团吸水率563%,形成时间2.68分,稳定时间2.13分,容重平均779克/升,最高840克/升。
该品种高抗白粉、叶锈、条锈、叶枯、赤霉等多种病害,抗寒、耐早、抗干热风,落黄好。抗倒性强,一般亩穗数50万左右,无倒伏危险。
衡麦4041在1992~1998年在河北等7省各级各类试验和示范中,平均亩产435.14千克,比对照增产8.3%,最高亩产646.7千克。
培育者河北省农科院旱地作物研究所
地区及技术该品种适宜在冀中南麦区、山西的运城、临汾,山东的临沂、德州、聊城、济南,河南的安阳、延津、鹤壁,陕西泾阳以及甘肃天水、江苏连云港等地种植,1998年累计推广面积近800万亩。预计在黄淮北片麦区累计推广面积可达2000多万亩,可创经济效益12亿多元。
栽培规程:
1.播种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适期播种,切勿过早。在适期播种、水肥管理较好的条件下,亩播量可控制在9~11千克,中水肥条件下可适当增加用种量。超出适期范围,每晚播2天,增加用种0.5千克/亩。或按积温控制,低于400摄氏度每减少10摄氏度增加0.4千克,低于300摄氏度按晚播麦处理。
2.施肥施足基肥,可用纯氮8.5~10.2千克省(碳铵50千克/亩或磷酸二铵20~25千克/亩加碳铵30千克/亩),五氧化二磷9~12千克/亩(地产磷肥75~100千克/亩或磷酸二铵20~25千克/亩)。缺钾地区适量增施钾肥。追肥可用纯氮9.2~11.5千克/亩(尿素20~25千克/亩),追肥时间根据群体大小而定,如群体较大可分两次施入,即随春季第一水施60%、第二水施40%,如群体较小,可在春季浇第一水时一次全部施入。
3.浇水浇好封冻水和起身至拔节、抽穗至开花、灌浆水3~4次。春季第一水必须根据分蘖动态和天气变化确定浇水时间,如最高茎超过110万/亩可适当晚浇。
4.病虫草害防治在搞好种子选晒的基础上,搞好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其他病、虫、草害可根据当地发生情况及时防治。
审定情况1997年2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关参考
产量表现1995―1996年鉴定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132.6公斤,较对照品种东农416平均增产8.0%,1996年异地鉴定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073.9公斤。较对照品种东农416平均增产6.8%。特征特
产量表现1995―1996年鉴定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132.6公斤,较对照品种东农416平均增产8.0%,1996年异地鉴定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073.9公斤。较对照品种东农416平均增产6.8%。特征特
一、来源和类型镇稻99(镇稻88×武育粳3号),是中粳稻。在淮北、苏中作单位中粳稻栽培,也可在苏南及沿江地区作麦茬直播和多熟制后季稻栽培。一般亩产600公斤左右,后季稻500公斤左右。二、特征特性;品
一、来源和类型镇稻99(镇稻88×武育粳3号),是中粳稻。在淮北、苏中作单位中粳稻栽培,也可在苏南及沿江地区作麦茬直播和多熟制后季稻栽培。一般亩产600公斤左右,后季稻500公斤左右。二、特征特性;品
丰达850是一个具有突破性的超高产、特优质的换代型小麦新品种。其主要特点是:1.产量高集分蘖成穗率高、穗大、粒多、粒大于一体。其穗粒数50个左右、千粒重50克左右,采用模式化栽培可使小麦单产突破850
丰达850是一个具有突破性的超高产、特优质的换代型小麦新品种。其主要特点是:1.产量高集分蘖成穗率高、穗大、粒多、粒大于一体。其穗粒数50个左右、千粒重50克左右,采用模式化栽培可使小麦单产突破850
粤优938是江苏省农科院用红莲型优质不育系粤泰A与R938配制成的优质、高产、抗病籼稻三系杂交稻新组合。产量表现及产量构成 2001年品比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574.1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7.
粤优938是江苏省农科院用红莲型优质不育系粤泰A与R938配制成的优质、高产、抗病籼稻三系杂交稻新组合。产量表现及产量构成 2001年品比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574.1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7.
产量表现1998~1999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7964.2公斤,较对照品种东农415平均增产12.8%;2000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7514.2公斤,较对照品种东农415平均增产14.5%。特征特
产量表现1998~1999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7964.2公斤,较对照品种东农415平均增产12.8%;2000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7514.2公斤,较对照品种东农415平均增产14.5%。特征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