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氮肥后移优质高产
Posted 氮肥
篇首语:不要以为你的努力可以一劳永逸,权当做你始终一无所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小麦氮肥后移优质高产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我国小麦产区,尤其是黄淮和北方冬麦区高产田小麦生育后期常因干热风而早衰降低粒重。延缓衰老,提高粒重成为亩产400~500公斤高产田和亩产600公斤超高产田生产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延缓衰老、提高粒重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的要点有:
1.春季第一肥水后移,即氮肥后移,这是延缓衰老、提高粒重的生理基础。这样,可以提高生育后期旗叶光合速率,增强小麦生育后期根系的吸收能力,加大光合产物向籽粒分配的比重,促进植株对氮尤其是对肥料氮的吸收利用。
2.减少底施氮肥用量,增加追施氮肥比例。改常规栽培中氮肥全部底施或底施比例过大(底追比例为1∶0或7∶3)为减少底施氮肥用量,加大追施氮肥比例(底追比例为5∶5或3∶7),解决了生产中强筋和中筋小麦品种品质达不到国家标准和产量不高的问题。氮肥后移可显著提高灌浆前中期旗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强氮素同化能力,改善籽粒蛋白质品质,还可提高开花后旗叶光合速率,延长光合高值持续期,改善籽粒淀粉品质,提高产量。
3.改传统灌溉为生育前中期低定额灌溉,后期控制灌溉。在年均降水量600毫米左右的地区,改传统灌溉底水、冬水、拔节水、孕穗水、灌浆水五水,为底水、拔节水、开花水三水,节约1~2次浇水,解决了常规栽培中灌溉次数多、灌溉量大,灌溉时期不当导致强筋小麦品种品质降低的问题。
另外,还应该适当适量增施钾、硫肥。施钾提高了小麦旗叶磷酸蔗糖合成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延长光合高值持续期而实现延缓衰老、提高粒重、增加产量、改善品质。高产优质高效的施钾量为每亩7.5~11.25公斤。适当增施硫肥可提高小麦生育后期旗叶和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延缓衰老提高粒重,增加产量,改善品质。高产优质高效的施硫量为每亩4.5公斤左右纯硫。
相关参考
氮肥后移技术适用于高产麦田,尤其是强筋小麦栽培。传统小麦栽培底肥一般占60%~70%,追肥占30%~40%;追肥时间一般在返青期至起身期。还有的在小麦越冬前浇冬水时增加一次追肥,使氮素肥料重施在小麦生
氮肥后移技术适用于高产麦田,尤其是强筋小麦栽培。传统小麦栽培底肥一般占60%~70%,追肥占30%~40%;追肥时间一般在返青期至起身期。还有的在小麦越冬前浇冬水时增加一次追肥,使氮素肥料重施在小麦生
传统小麦栽培,有的将氮肥一次底施,不再追肥;有的底肥占60%~70%,追肥占30%~40%,追肥时间一般在返青期至起身期;还有的在小麦越冬前浇冬水时增加一次追肥。上述施肥比例和时间使氮素肥料重施在小麦
传统小麦栽培,有的将氮肥一次底施,不再追肥;有的底肥占60%~70%,追肥占30%~40%,追肥时间一般在返青期至起身期;还有的在小麦越冬前浇冬水时增加一次追肥。上述施肥比例和时间使氮素肥料重施在小麦
氮肥后移延衰高产栽培是适用于强筋小麦和中筋小麦高产优质相结合的栽培技术。在冬小麦高产优质栽培中,氮肥的运筹一般分为两次,第一次为小麦播种前随耕地将一部分氮肥翻耕于地下,称为底肥;第二次为结合春季浇水进
氮肥后移延衰高产栽培是适用于强筋小麦和中筋小麦高产优质相结合的栽培技术。在冬小麦高产优质栽培中,氮肥的运筹一般分为两次,第一次为小麦播种前随耕地将一部分氮肥翻耕于地下,称为底肥;第二次为结合春季浇水进
氮肥后移高产技术,是一套使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生态效应好的栽培技术,对小麦产量、品质、效益和环境的综合效应是:1、氮肥后移可显著提高小麦的籽粒产量,一般比传统施肥可增产10%~15%或以上。2、氮肥
氮肥后移高产技术,是一套使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生态效应好的栽培技术,对小麦产量、品质、效益和环境的综合效应是:1、氮肥后移可显著提高小麦的籽粒产量,一般比传统施肥可增产10%~15%或以上。2、氮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