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麦36的特点、产量及栽培要点
Posted 品种
篇首语: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皖麦36的特点、产量及栽培要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皖麦36(原代号萧农8523),是安徽省萧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萧农12×皖鉴7924F5为母本,鲁麦一号为父本进行杂交,于1992年育成。
特征特性
1994年在宿县地区区试中,平均亩产402.5kg,比对照种博爱74-22增产7.9%,居8个参试品种的第一位,增产幅度度达显著水平;1995年在宿县区试中平均亩产424.04kg,比对照博爱74-22增产6.4%,居5个参试品种的首位;1996年在安徽省(淮北片)半冬性组区试中平均亩产448.2kg,比对照增产12.6%,达极显著水平,居8个参试种的第一位。1997年在安徽省小麦良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490.48kg,比对照种周麦9号增产3.5%,居10个参试品种的第二位。同年在全省小麦(淮北片)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450.9kg,较对照种博爱74-22增产12.3%,居第二位。该品种属半冬性,幼苗半直立,株高85cm左右,长相清秀,叶片宽厚,分蘖能力强,拔节后株型紧凑,旗叶略扭曲上冲,光能利用充分。穗粒数38.2~40粒,千粒重40g左右,长芝、白壳、白粒、半角质,容重796g/L。据测定,蛋白质含量14.32%、赖氨酸含量0.368%。诙品种适应性强,不仅水地表现良好,在平原元水浇条件下种植也能适应;轩粗抗倒,抗逆性好,较抗寒,中抗一轻感白粉病和叶锈病,轻感赤霉病。熟相一般,熟期中晚,较博爱74-22晚2天左右。
培育者安徽省萧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地区及技术该品种适宜于黄淮南片麦区中至中上等肥力田块引种试种。一般播期在10月5阳15日,基本苗控制在每亩14万左右,在此基础上注意起身拔节重施追肥攻粒数。该品种肥水管理措施应比其它品种提前。施肥比重前后兼顾,以4:6或5:5更为稳妥。小麦生育中后期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和防治病虫害。
相关参考
皖麦33由安徽农业大学农学系育成,原品系号为安农8729-10,亲本组合为中作8131-1/安农8326。特征特性皖麦33属春性、中熟、全生育期200~220天。分蘖力中等,但成穗率高。叶片直立。株高
皖麦33由安徽农业大学农学系育成,原品系号为安农8729-10,亲本组合为中作8131-1/安农8326。特征特性皖麦33属春性、中熟、全生育期200~220天。分蘖力中等,但成穗率高。叶片直立。株高
皖麦39(原代号涡88-56)是安徽省涡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88年用西矮8号为母本,皖麦1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优质小麦新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为半冬性偏春,中熟,全生育期227~229
皖麦39(原代号涡88-56)是安徽省涡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88年用西矮8号为母本,皖麦1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优质小麦新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为半冬性偏春,中熟,全生育期227~229
审定编号:皖品审04020443。品种来源:用豫麦29为母本,皖麦19为父本杂交,用系谱法于1999年育成的半冬性的中筋小麦品种。特征特性半冬性,生育期235天左右,比对照皖麦19早熟2天;幼苗半匍匐
审定编号:皖品审04020443。品种来源:用豫麦29为母本,皖麦19为父本杂交,用系谱法于1999年育成的半冬性的中筋小麦品种。特征特性半冬性,生育期235天左右,比对照皖麦19早熟2天;幼苗半匍匐
特征特性半冬性,生育期235天左右,比对照皖麦19早熟2天;幼苗半匍匐,叶色浓绿,叶片宽厚,抗寒性较强;苗期起身略晚,两极分化快,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株型紧凑,叶片上冲,株高83左右,茎杆坚硬抗倒,
特征特性半冬性,生育期235天左右,比对照皖麦19早熟2天;幼苗半匍匐,叶色浓绿,叶片宽厚,抗寒性较强;苗期起身略晚,两极分化快,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株型紧凑,叶片上冲,株高83左右,茎杆坚硬抗倒,
选育单位:浙江省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审定情况:1992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3年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3年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4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
选育单位:浙江省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审定情况:1992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3年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3年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4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