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26号的特点、产量及栽培要点
Posted 小麦
篇首语:菜能吃,糠能吃,气不能吃;吃能让,穿能让,理不能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徐州26号的特点、产量及栽培要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基本情况]徐州26号是江苏省徐州农科所小麦研究室对1983年秋从原陕西省农科院粮作所小麦室引进的Fl代穿梭育种材料经过连续15年单株选择选育而成的优质、早熟、丰产小麦新品种。其组合为WS8268(陕农7859/小偃6号),原代号为徐州87633。1999~2000年参加江苏省淮北片小麦优良品种区试和生产试验。
[特征特性;]1997和1998年参加本所品比试验,产量分别为7509kg/hm2和5394kg/hm2,分别比对照冀5418和陕229增产6.82%和38.8%;同时列席黄淮南片春水组区试,产量分别为6931Kg/hm2和4846kg/hm2,比对照豫麦18分别增产7.46%和相仿。1999和2000年参加徐州市区试,产量分别为7245kg/hm2和696Okg/hm2,比对照陕229分别增产9.37%和11.6%,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同期参加江苏省淮北片区试,产量分别为6810kg/hm2和6793kg/hm2,比对照陕229分别增产4.52%和3.57%。2000年进行江苏省淮北片生产试验,产量6585kg/hm2,比陕229增产3.05%。
徐州26号为半冬偏春性,幼苗生长半直立,分蘖力较强,苗期长势茵壮;在适期播种条件下抗寒、抗冻性较好。株高85~9Ocm,主茎穗与分蘖穗相差10cm左右,穗层不太整齐。株型较紧凑,长相清秀,抗倒能力较好。穗纺锤形,无芒,白壳,白粒。有效穗600~670万/hm2,平均每穗结实25~28粒,千粒重45~50g。中抗条锈,叶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轻。
徐州26号灌浆快,落黄好,成熟早,熟相好。在淮北地区6月初成熟,全生育期230d左右,比陕229、徐州25号早熟3~5d,比徐州24号早熟5~7d,有效地避开了西南干热风的危害,丰产稳产。
千粒重常年稳定在45~5Og,籽粒大,粒色白,商品性好,据南京粮食经济学院测定,蛋白质含量15.5%,湿面筋含量45.6%,出粉率72.6%,评价值53。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分别比淮北麦区一般小麦高出2.5和10个以上百分点。不但千粒重高、籽粒大,且饱满度好,是目前淮北麦区大面积种植的优质丰产品种。
[培育者]江苏省徐州农科所小麦研究室
[地区及技术]适宜推广范围徐州26号适于江苏、安徽的淮北地区以及河南东南部、山东南部地区种植。
上述地区10月5日~10月底均可播种,以10月10~18日播种最佳。基本苗150~240万/hm2,中播量壮个体较易取得高产。
2.4肥水管理施足底肥,控制越冬、返青肥,重施拔节肥。每公顷施土杂肥30方左右、复合肥600~750kg,或二铵45Okg、尿素230kg作底肥。返青至起身阶段喷施20%壮丰安1号微乳剂750ml/hm2和纹霉净30Og/hm2或粉锈宁混合喷施,起到壮秆防倒、防治纹枯病和白粉病的作用。
重施巧施拔节肥,灌好拔节水。在3月15日之后,基部第一节间定长时,施尿素100~12Okg/hm2,并结合灌水,这样具有巩固有效分蘖、增加穗数、提高叶片光合效率、减少小穗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提高粒重等效果。孕穗至扬花期是防治白粉病、蜘虫的最适时期,采取药肥混喷(每公顷用20%粉锈宁750g,久效磷或氧化乐果450ml,磷酸二氢钾3.8kg,尿素15~23kg,加水450kg),既可防治病害,又可延长叶片和穗部功能期。
相关参考
豫粳7号(原代号89277)系新乡市万农集团稻麦研究中心以(6811×107)F1为母本,以IR2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特征特性1992~1994年参加河南省区试,3年25点次,平均亩产分别为523
豫粳7号(原代号89277)系新乡市万农集团稻麦研究中心以(6811×107)F1为母本,以IR2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特征特性1992~1994年参加河南省区试,3年25点次,平均亩产分别为523
审定编号:甘审麦2006005品种名称:中梁26号选育单位: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该品种于1991年以兰天1号、8619-52、山农8057、Ciemenp等6个亲本材料复合杂交选育而成,其组
审定编号:甘审麦2006005品种名称:中梁26号选育单位: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该品种于1991年以兰天1号、8619-52、山农8057、Ciemenp等6个亲本材料复合杂交选育而成,其组
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85天。株高105厘米。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红粒,硬质。平均亩穗数34.7万穗,穗粒数26.9粒,千粒重40.9克。重度倒伏,抗旱性5级(抗旱性差)。接种抗病性鉴定:条锈病免疫
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85天。株高105厘米。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红粒,硬质。平均亩穗数34.7万穗,穗粒数26.9粒,千粒重40.9克。重度倒伏,抗旱性5级(抗旱性差)。接种抗病性鉴定:条锈病免疫
赣早籼43号(原代号91-136),是江西省农垦学校经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籼新品种。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0天。株高82cm,分蘖力较强,每亩有效穗26万,成穗率73%,穗长19cm,每穗总粒机粒,实粒数6
赣早籼43号(原代号91-136),是江西省农垦学校经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籼新品种。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0天。株高82cm,分蘖力较强,每亩有效穗26万,成穗率73%,穗长19cm,每穗总粒机粒,实粒数6
湘早仙25号系湖南省湘潭市农科所于1989年以高产抗病新品种浙733为母本,强优抗病三系恢复系辐26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一个双季早稻新品种。特征特性1993年参加湖南省湘潭市早稻区试,平均稻谷产量4
湘早仙25号系湖南省湘潭市农科所于1989年以高产抗病新品种浙733为母本,强优抗病三系恢复系辐26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一个双季早稻新品种。特征特性1993年参加湖南省湘潭市早稻区试,平均稻谷产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