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麦18(原名:新麦9408)
Posted 小麦
篇首语: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新麦18(原名:新麦9408)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新麦18是新乡市农科院采用有性杂交,系谱法选择育成的强筋高产小麦新品种,亲本组合为(C5/新乡3577)×豫麦69。2003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号为豫麦2003008;2004年通过国审,国审号为2004005。
一、新麦18的特征特性;该品种为半冬性中早熟品种。幼苗半直立,健壮,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春季起身拔节略慢,但两极分化快。株高75厘米左右,抗倒力较强,株型紧凑,旗叶短宽、挺直。长方形穗,长芒,白壳,籽粒白色,角质,商品性较好。穗较大,穗匀,小穗排列紧,结实性好,每小穗结实3-4粒。产量三要素协调,亩成穗38万左右,穗粒数38粒左右,千粒重38克左右。
二、新麦18的品质分析:2003年国家区试混合样品质鉴定结果:粗蛋白15.2%,湿面筋32.7%,沉降值41.1ml,形成时间4.2min,最大抗延阻力286EU,拉伸面积68cm2,是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14个参试品种中唯一达到强筋小麦标准的品种。
三、新麦18的抗病性:经接种抗病性鉴定:条锈病免疫,中抗叶锈病和秆锈病,中感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抗赤霉病,耐湿,抗高温,落黄好,抗逆性强。
四、新麦18的适应性:经试验示范试种,新麦18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及河北邯郸以南等中高产水平高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五、新麦18的产量表现:2002-2004年度参加国家黄淮南片冬水组区试2年和1年试验,2003年区试平均产量482.7kg/667m2,比对照豫麦49增产5.49%,达极显著水平,居参试品种第3位;2004平均产量558.3kg/667m2,比对照豫麦49增产3.16%,居参试品种第2位。2004-2006年参加阜阳市农委、阜阳市种子管理站组织的小麦新品种试验,2004年七个半冬性品种中,新麦18产量498kg/667m2,比对照豫麦18增产4.6%,居第二位,2005年九个半冬性品种中,新麦18产量为478kg/667m2,比对照豫麦18增产5.7%,居第一位。2006年在阜南、太和、利辛、颍上等十多个县市区种植面积达10多万亩,由于出苗后天气持续干旱,次生根发育迟缓,加之气温骤降,造成部分田块冻害,但平均产量仍在448kg/667m2,表现出高产、稳产、抗病、广适应性等特点。
六、新麦18的高产栽培技术:
1、精细整地,施足底肥:高水肥田块每667m2施纯氮13-18kg,五氧化二磷8-10kg,氧化钾10-12kg作基肥。整地要求深耕细耙,做到上虚下实,平整无坷垃。
2、足墒适时适量播种:播种时要求土壤水分适宜,底墒充足,耕作层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70%。我市适宜播期10月10-20日,播量以每667m212-15kg,,高水肥田块以每667m210-12kg为宜,超过适播期或水肥条件差,整地质量不好,出苗困难的田块可适当加大播种量。
3、加强田管:高产田在小麦返青起身阶段,一般不施肥、浇水,以控为主。在小麦拔节期茎基部第一节间固定,第二节间伸长,幼穗发育进入药隔形成期,每667m2追施尿素7.5-10kg,可减少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增加千粒重,同时在小麦拔节至孕穗期每667m2用40%氧化乐果80-100g加15%粉绣宁粉剂100g兑水20-30kg喷雾,可防治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锈病及麦蚜麦蜘蛛,以确保有正常的光合面积,为高产奠定基础。小麦抽穗至灌浆期是小麦赤霉病、白粉病、锈病等多种病害易感染时期,也是蚜虫、麦叶蜂、粘虫等虫害重叠发生时期,以每667m2用20%三唑酮乳油50ml,40%多菌灵胶悬剂100ml,40%氧化乐果80-100g,磷酸二氢钾100g,兑水20-30kg喷雾可达到防病、防虫、防早衰的目的。
新麦18的选育单位: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04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麦2004005)。
新麦18的特征属半冬性矮秆中熟品种。健壮,幼苗半直立,抗寒性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春季起身拔节略迟,但两极分化快。株高80厘米上下,株型略松散,抗倒力较强,穗层厚,穗大穗匀,结实性较好。耐湿和耐后期高温、落黄好。综合抗病性好,产量三要素协调,丰产稳产性好,籽粒角质,籽粒外观商品性好。高抗叶锈病,中抗白粉病、条锈病,中感叶枯病、纹枯病。
栽培要点该品种应适期早播,10月5日~20日均可,亩播量7.5公斤,晚播适当增加播量;拔节末期追肥浇水,注意早浇灌浆水,利于实现高产、优质强筋的品质指标。
适宜地区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及陕西关中地区高中产水肥地早中茬。
新麦18的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比对照豫麦49号早1天。幼苗半直立,叶色正绿,分蘖力强。株高75厘米,株型略松散,穗层厚。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角质。平均亩穗数38万穗、穗粒数35粒、千粒重41克。抗倒力较强,抗寒性较好。接种抗病性鉴定:高抗条锈病,中抗秆锈病,中感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赤霉病和叶锈病。2003/2004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86/808克/升,蛋白质含量15.2/15.8%,湿面筋含量32.7/31.9%,沉降值41.1/42.3毫升,吸水率57.4/58.5%,面团稳定时间7.2/5.6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86/346E.U,拉伸面积68/80平方厘米。
新麦18的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2.7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5.5%(极显著)。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58.3公斤,比高产对照豫麦49号增产3.2%(不显著),比优质对照藁麦8901增产9.86%(极显著)。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3.9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3.7%,在河南、安徽、江苏三省表现优异,平均亩产506.4公斤,比豫麦49号增产5.02%。
新麦18的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在适播期内采取下限。适宜基本苗每亩12-15万株。加强肥水管理,拔节末期要追肥浇水,早浇灌浆水,灌浆后期少浇或不浇水,提高优质强筋品质。注意防治赤霉病和叶锈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及陕西关中地区高中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相关参考
品种来源:新麦13号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宛原长白为母本,(C5/3577)F3d1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的高产、抗病、稳产、优质、广适小麦新品种,原名新乡9178,2003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产
品种来源:新麦13号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宛原长白为母本,(C5/3577)F3d1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的高产、抗病、稳产、优质、广适小麦新品种,原名新乡9178,2003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产
扬麦13、郑麦9023、新麦18、周麦18、烟农19、济麦20、潍麦8号、邯6172、石家庄8号、皖麦50、小偃22、西农979、长6878、鄂麦18、川麦42。其中扬麦13、郑麦9023、新麦18、
扬麦13、郑麦9023、新麦18、周麦18、烟农19、济麦20、潍麦8号、邯6172、石家庄8号、皖麦50、小偃22、西农979、长6878、鄂麦18、川麦42。其中扬麦13、郑麦9023、新麦18、
特征特性弱春性,中早熟,成熟期与对照偃展4110同期。幼苗直立,叶直立,分蘖力中等。株高82厘米左右,株型较紧凑,旗叶宽短、厚、上冲,穗层整齐,穗多穗匀,码密。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5013选育单位:郑州市友邦农作物新品种研究所,河南敦煌种业新科种子有限公司品种来源:冀5418/豫麦182003-2004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6.
特征特性弱春性,中早熟,成熟期与对照偃展4110同期。幼苗直立,叶直立,分蘖力中等。株高82厘米左右,株型较紧凑,旗叶宽短、厚、上冲,穗层整齐,穗多穗匀,码密。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5013选育单位:郑州市友邦农作物新品种研究所,河南敦煌种业新科种子有限公司品种来源:冀5418/豫麦182003-2004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6.
新麦9号在河南省生产示范试验第一名,省超高产区试第二名,地区区试第一名,平均增产11%,1997年5月通过新乡市农作物品种审定,1998年11月在第五届中国杨凌农业科技博览会上获金奖,1999年秋播被
新麦9号在河南省生产示范试验第一名,省超高产区试第二名,地区区试第一名,平均增产11%,1997年5月通过新乡市农作物品种审定,1998年11月在第五届中国杨凌农业科技博览会上获金奖,1999年秋播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