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黄斑叶枯病

Posted 孢子

篇首语: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小麦黄斑叶枯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症状又称小麦黄斑病。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可单独形成黄斑,有时与其他叶斑病混合发生。叶片染病初生黄褐色斑点,后扩展为椭圆形至纺锤形大斑,大小7~30×1~6(mm),病斑中央色深,有不大明显的轮纹,边缘有边界不明显,外围生黄色晕圈,后期病斑融合,致叶片变黄干枯,各麦区均有发生,为害严重。
病原:Drechsleratritici-repentis(Died)Shoem称小麦德氏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异名Helminthosporiumtritici-vulgarisNisikado。有性态为Pyrenophoratritici-repentis(Died)Drechsler。子囊孢子无色至黄褐色,长椭圆形,具横隔膜3个,纵隔0~1个,大小42~69×14~29(μm)。无性态分生孢子浅色至枯草色,圆柱形,直或稍弯,顶端钝圆,下端呈蛇头状尖削,脐孔腔型凹陷,具离壁隔膜1~9个,大小80~250×14~20(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或粪肥中越冬。翌年小麦生长期子囊孢子侵染,发病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致病害不断扩展。
防治方法参见小麦叶斑根腐病。

相关参考

冬前要防小麦纹枯病

近日有个别小麦种植户反映麦苗发黄,仔细查看可见叶鞘有淡黄色小斑,茎基部有交错的黄斑,严重的病部呈深褐色腐烂状。这是小麦纹枯病的典型症状,经了解,麦种没有进行药剂处理的田块发病较重。小麦纹枯病主要危害基

冬前要防小麦纹枯病

近日有个别小麦种植户反映麦苗发黄,仔细查看可见叶鞘有淡黄色小斑,茎基部有交错的黄斑,严重的病部呈深褐色腐烂状。这是小麦纹枯病的典型症状,经了解,麦种没有进行药剂处理的田块发病较重。小麦纹枯病主要危害基

小麦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中文名称:小麦叶枯病英文名称:Wheatleafblotch拉丁学名:SeptoriatriticiRob.etDesm.为害作物:小麦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和叶鞘,有时也为害穗部和茎秆。在片上最初出

小麦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中文名称:小麦叶枯病英文名称:Wheatleafblotch拉丁学名:SeptoriatriticiRob.etDesm.为害作物:小麦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和叶鞘,有时也为害穗部和茎秆。在片上最初出

小麦雪霉叶枯病

症状又称小麦雪腐叶枯病、红色雪腐病。从小麦发芽期至成熟前均可发病。产生芽腐、苗枯、鞘腐、叶枯、穗腐等症状,其中叶枯和鞘腐最重要。芽腐和苗枯种子萌发后,胚根、胚根鞘、胚芽鞘等腐烂变色,胚根少,根短。胚芽

小麦雪霉叶枯病

症状又称小麦雪腐叶枯病、红色雪腐病。从小麦发芽期至成熟前均可发病。产生芽腐、苗枯、鞘腐、叶枯、穗腐等症状,其中叶枯和鞘腐最重要。芽腐和苗枯种子萌发后,胚根、胚根鞘、胚芽鞘等腐烂变色,胚根少,根短。胚芽

嘉祥县小麦叶枯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小麦叶枯病是由多种病原物侵染所致,随着栽培管理条件的变化及小麦品种的频频更换,该病在我县麦区为害日趋严重,一般麦田病情指数9.47%~18.32%,减产3%~10%,重者达25%以上,严重影响了小麦的

嘉祥县小麦叶枯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小麦叶枯病是由多种病原物侵染所致,随着栽培管理条件的变化及小麦品种的频频更换,该病在我县麦区为害日趋严重,一般麦田病情指数9.47%~18.32%,减产3%~10%,重者达25%以上,严重影响了小麦的

小麦雪霉叶枯病的发生特点

拉丁学名:Gerlachianivalis(Ces.atSacc。)Gams.andMull.有性阶段:Monographeilanivalis(Schaffn.)Mull为害症状:小麦幼苗至成熟前都

小麦雪霉叶枯病的发生特点

拉丁学名:Gerlachianivalis(Ces.atSacc。)Gams.andMull.有性阶段:Monographeilanivalis(Schaffn.)Mull为害症状:小麦幼苗至成熟前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