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控技术
Posted 小麦
篇首语: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控技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小麦是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年小麦的欠收加重了近期世界粮食恐慌。国际小麦价格自2006年7月以来一直攀升和高位运行,小麦优质高产是保证我国小麦生产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国小麦生产的持续发展也保障了我国小麦价格的平稳。我国幅员辽阔,小麦种植区域覆盖着不同生态气候区,小麦生产面临着多种灾害风险,其中小麦赤霉病的发生防控是优质高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小麦赤霉病对品质的影响和种类。我国重要麦区都曾经遭受赤霉病的危害。豫北地区近几年来赤霉病发生的频率高,对小麦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赤霉病毒素问题。赤霉病菌能产生多种毒素。单端孢霉毒素中的B族毒素是一种致人呕吐,动物流产的毒素,B族毒素有两种:一是镰刀菌烯醇(NIV),一是脱氧镰刀菌烯醇(DON)。因此小麦赤霉病的防治不仅关系到粮食安全的问题也关系到食品安全的问题。我国麦区的赤霉病毒素存在着明显的分化,我国小麦赤霉病的致病菌种群问题。很多专家都研究过我国赤霉病的致病菌,都认为是禾谷镰刀菌种(Fusariumgraminiarum),随着研究的进展和种的概念的扩张,禾谷镰刀菌不再是一个种,而是一个具有11个种的族系。在这11个族系中,我们用分子鉴定方法鉴定,最少有6个明确的种在中国引起赤霉病。所以现在单一的用药防治效果较差。
二、小麦赤霉病的流行因素。小麦赤霉病流行的气象因素密切相关病菌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24-28摄氏度,最低8摄氏度,最高32摄氏度。在相对湿度80-100%时发育最好。子囊壳和子囊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是20-25摄氏度。分生孢子产生速度最快的气温25摄氏度。一般来说,小麦抽穗后的温度条件都是满足病原菌发育生长的。流行的关键是阴雨天气。预测预报不必有很复杂的数学模型!实际上把小麦抽穗扬花时天气预报中有多少阴雨日和雨量一看就能发报。小麦赤霉病流行的品种因素也很重要。目前来说,赤霉病的抗病育种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没有真正获得理想的抗病品种,可能在未来的十年中还不可能获得。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类型有抗侵染和抗扩展两类抗性。除了抗性外品种的农艺性状与赤霉病流行也有关系。
①植株高矮。矮杆品种接受土表弹射到穗层的子囊孢子比适当株高的品种要多得多。
②抽穗整齐与否,齐穗时间长短。如果抽穗整齐,齐穗时间短,遇到降雨的机会就少,可以减轻流行。
③花药残存时间长短。花药对病原菌的入侵起到一种协助作用,可能残存的花药能给病原菌提供象培养基那样的营养,从而帮助病菌侵入。
④灌浆速度快慢与否。灌浆速度快,降低病菌的扩展范围。小麦赤霉病流行与栽培管理和种植方式也有密切关系。地势低洼,土质粘重,排水不良,造成麦田湿度高,降低小麦根系呼吸和抗病能力。玉米小麦轮作地,翻耕不深,玉米杆还田量大和带菌残渣为小麦生长后期赤霉病流行提供大量菌原。
三、小麦赤霉病的防治。
㈠栽培防治是赤霉病防治的基础。
1.深耕灭茬。深耕灭茬是减少菌原的重要途径。2.追肥不能过晚。追肥晚容易造成贪青晚熟,延长了病菌侵染的时间和增加了侵染机会,另外造成无效分蘖多,加重流行。
㈡选用抗耐避病品种是重要的防治措施。尽管没有抗病品种,但品种间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特别要选择抗扩展的品种。除了抗性外,选择品种还要考虑如下原则:
①适当株高,
②抽穗一致,
③穗层整齐,
④花药残留时间短,
⑤灌浆速度快。
㈢药剂防治是赤霉病防治的关键。由于气候条件不同,麦株抽穗扬花时期和快慢亦有不同,故施药日期、次数要根据当地气候变化和小麦生育期变化而灵活掌握。施药的时间原则:当抽穗期间天晴、温度高,麦子边抽穗边扬花,在始花期(扬花10~20%)施药最好。抽穗期低温、日照少,麦子先抽穗后扬花,在始花期(10%扬花)用药。抽穗期遇到连阴雨,应在齐穗期用药。要抓住下雨间隙时机进行用药。用药注意问题:药械要能保证弥雾,压力和喷孔口径要符合弥雾要求。有连阴雨天气时适当高浓度喷雾。因为赤霉病发生在多雨季节,弥雾和适当高浓度能防止雨水冲刷,可以带来药剂的二次稀释而不造成药剂浪费和流失。特别在下雨间歇时用药更要强调弥雾和适当高浓度。现在有报道认为镰刀菌对多菌灵出现了一定的抗药性,带来防效下降。如马中华报道江苏靖江地区稻桩上抗多菌灵的赤霉病菌占4.7%,海安地区抗性菌株的比例高达7.9%。但多菌灵还是不失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好药。每亩40%多菌灵胶悬剂120克,80%的可湿粉100克,70%甲基硫菌灵可湿粉有效成份70克都可用于赤霉病防治。如果有多菌灵超微粉或多菌灵胶悬剂,最好用超微粉和胶悬剂,其效果比可湿性粉剂好。
相关参考
(一)加强监测预警,及时指导防治工作的开展。各级植保机构特别是县级,要根据本区域内生产实际和任务要求,突出吸浆虫、麦蚜、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的监测,确定专人,采取系统监测和大面积普查相结合的措施,及
(一)加强监测预警,及时指导防治工作的开展。各级植保机构特别是县级,要根据本区域内生产实际和任务要求,突出吸浆虫、麦蚜、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的监测,确定专人,采取系统监测和大面积普查相结合的措施,及
受干旱天气影响,麦苗生长势弱,红蜘蛛、蚜虫等虫害呈加重发生趋势。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陕西、甘肃等地要重点抓好蚜虫、红蜘蛛等害虫的防治。小麦蚜虫百株蚜量超过500头且天敌单位与蚜虫比1:100
受干旱天气影响,麦苗生长势弱,红蜘蛛、蚜虫等虫害呈加重发生趋势。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陕西、甘肃等地要重点抓好蚜虫、红蜘蛛等害虫的防治。小麦蚜虫百株蚜量超过500头且天敌单位与蚜虫比1:100
赤霉病是小麦和大麦的重要病害。近年来,在黄淮海平原麦区、西北麦区和东北春麦区多次发生大流行,造成很大损失。赤霉病不仅造成麦类产量的减少,而且也使其商品性降低,病粒失去种用和工业价值,同时,病菌的代谢产
赤霉病是小麦和大麦的重要病害。近年来,在黄淮海平原麦区、西北麦区和东北春麦区多次发生大流行,造成很大损失。赤霉病不仅造成麦类产量的减少,而且也使其商品性降低,病粒失去种用和工业价值,同时,病菌的代谢产
小麦进入扬花灌浆期,是小麦病虫害发生的主要时期,主要病虫有:吸浆虫、麦蚜、赤霉病、白粉病、锈病等。由于今春气温忽高忽低,温差较大,对小麦病虫害的发生与发展较为有利,所以必须提早做好各种病虫害的预防与查
小麦进入扬花灌浆期,是小麦病虫害发生的主要时期,主要病虫有:吸浆虫、麦蚜、赤霉病、白粉病、锈病等。由于今春气温忽高忽低,温差较大,对小麦病虫害的发生与发展较为有利,所以必须提早做好各种病虫害的预防与查
一、发生趋势与分析发生趋势:预计小麦赤霉病偏重流行。主要预测依据:1、菌源条件。桐城市3月29日调查,稻桩平均丛带菌率为6.5%,枝带菌率为1.45%,分别比近7年同期均值低13.99%和高8.56%
一、发生趋势与分析发生趋势:预计小麦赤霉病偏重流行。主要预测依据:1、菌源条件。桐城市3月29日调查,稻桩平均丛带菌率为6.5%,枝带菌率为1.45%,分别比近7年同期均值低13.99%和高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