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
Posted 秧苗
篇首语:鸟往明处飞,人往高处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技术特点
与传统高产栽培技术比较,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体系有以下特点。
1、嫩秧早栽。强化栽培技术在冬闲田或冬水田可移栽2―3叶龄的秧苗,在两季田可移栽3―5叶龄的秧苗,与传统技术相比,移栽秧苗减少2―4片叶,有利于早生快发,提高分蘖成穗率。
2、稀植壮株。强化栽培技术本田稀植,每亩栽插6000―9000穴,比传统技术少栽5000―7000穴,有利于分蘖的发生和单株生长,形成有利于高产的群体结构,促进穗大粒多。
3、湿润强根。与传统技术相比,强化栽培技术移栽后田间实行以湿润灌溉为主的灌溉技术,大幅度减少灌溉用水量,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
4、控苗壮杆。强化栽培技术更加强调中期晒田,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和促进有效分蘖的生长,实现壮杆大穗。
5、足肥高产。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要求适当增加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水平和产量要求,每亩施纯氮比常规技术增加1―5公斤,强调施用有机肥。施肥方法上采取“减前增后,增大穗、粒肥用量”的原则,底肥以有机肥为主,速效化肥为辅,施足追肥和穗肥,满足高产的营养要求。
在示范推广过程中,与稻田免耕、杂糯间栽等技术结合,技术优势更加明显,经济效益更高。
二、主要栽培技术规程
(一)选择适宜的超高产品种
应选择分蘖力较强、穗型大、抗倒伏能力较强、适应性好的高产优质杂交稻组合。
(二)培育适龄壮秧
提倡采用塑料软盘(或无盘)育旱秧,或湿润保温育秧,视秧龄长短确定播种量并精细播种,加强肥水管理,培育适龄壮秧。
(三)、把住栽秧质量
1、整田
冬闲田或前作收获后及时放水、泡田、翻耕、耙细整平后施底肥,再耙一次后保留浅水栽秧;提倡开厢垄作,厢面宽1.5米左右,厢沟宽0.2―0.3米,沟深0.1米。
2、适时早栽
两季田及时移栽2―5叶龄的秧苗。前作收获后稻田,为抢农时和节省成本,可实行免耕。
3、合理稀植
拉线插秧,或拉线开厢(垄作)移栽,以改善田间群体通风透光条件。
土壤肥力较低或施肥水平不高的稻田:移栽规格8-9寸×8―9寸(每亩0.8―1万穴)。
土壤肥力中等或施肥水平中等的稻田:移栽规模1―1.2尺×1.2尺(每亩4500―5000穴)。
同时,也要考虑品种特性,穗大粒多的高产稻品种,密度应稀,反之,密度应适当增加。
4、改革移栽方式
每窝栽三苗,实行三角形种植,行距1―1.2尺,窝距1―1.2尺,苗间距2―3寸。单穴3苗呈小三角形,行间错穴呈大三角形栽培,做到稀中有密,密中有稀,从而促进分蘖,提高有效穗数。
(四)、加强田间管理
1、配方平衡施肥
相关参考
1、选择优质品种,强化秧苗素质优质高产的品种和旱育壮秧是三超栽培的前提,只有选择适于当地生态条件的优质高产品种,配合相应的栽培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品种特性,生产出高产优质的稻米。因此在品种选择上,应以安
1、选择优质品种,强化秧苗素质优质高产的品种和旱育壮秧是三超栽培的前提,只有选择适于当地生态条件的优质高产品种,配合相应的栽培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品种特性,生产出高产优质的稻米。因此在品种选择上,应以安
1、选择优质品种,强化秧苗素质优质高产的品种和旱育壮秧是三超栽培的前提,只有选择适于当地生态条件的优质高产品种,配合相应的栽培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品种特性,生产出高产优质的稻米。因此在品种选择上,应以安
1、选择优质品种,强化秧苗素质优质高产的品种和旱育壮秧是三超栽培的前提,只有选择适于当地生态条件的优质高产品种,配合相应的栽培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品种特性,生产出高产优质的稻米。因此在品种选择上,应以安
科技创新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举措,安全、生态、增收、增效是水稻生产发展的新方向,新的栽培技术-水稻强化栽培,经过绥化永安农场五年、双河农场二年试验成功。栽培特点省种、省水、省工、省育苗物资,省
科技创新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举措,安全、生态、增收、增效是水稻生产发展的新方向,新的栽培技术-水稻强化栽培,经过绥化永安农场五年、双河农场二年试验成功。栽培特点省种、省水、省工、省育苗物资,省
我省自2002年小面积试验水稻强化栽培,至2006年强化栽培在单季晚稻上应用面积达到137万亩。多点多年生产实践证明,采用强化栽培的植株地下部发根力强,地上部分蘖优势明显,单株最高分蘖数和成穗数成倍增
我省自2002年小面积试验水稻强化栽培,至2006年强化栽培在单季晚稻上应用面积达到137万亩。多点多年生产实践证明,采用强化栽培的植株地下部发根力强,地上部分蘖优势明显,单株最高分蘖数和成穗数成倍增
科技创新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举措,安全、生态、增收、增效是水稻生产发展的新方向,新的栽培技术-水稻强化栽培,经过绥化永安农场五年、双河农场二年试验成功。栽培特点省种、省水、省工、省育苗物资,省
科技创新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举措,安全、生态、增收、增效是水稻生产发展的新方向,新的栽培技术-水稻强化栽培,经过绥化永安农场五年、双河农场二年试验成功。栽培特点省种、省水、省工、省育苗物资,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