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水稻紫鞘病
Posted 稻紫鞘病
篇首语:谨慎和勤奋带来好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如何防治水稻紫鞘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症状:水稻抽穗后,剑叶叶鞘上产生密集的针尖大小的紫色小点,后逐渐扩展到叶鞘的大部分或全叶鞘变为紫褐色,叶鞘外壁尤其明显,有时侵染到内壁或深达茎部,发病重的剑叶提早7-10天枯死。有时扩展到第二至第三叶鞘,但叶片不枯死,湿度大时,病部现白色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谷粒染病产生褐色病变或形成褐斑,千粒重下降。有认为此症状是水稻叶鞘腐败病抽穗后发生的紫鞘型。
病原:SarocladiumsinenseChen,ZhangetFu.称中华帚枝杆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形态特征与S.oryzae基本相似。有认为本病与叶鞘腐败病(S.oryzae)为同一病原。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防治方法参见水稻叶鞘腐败病。防治紫鞘病时,应在水稻6%已抽穗时,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此外每667m2可选用50%多菌灵60g,加5%井冈霉素80ml,对水65-70L混合喷洒防效80%以上。
相关参考
症状水稻抽穗后,剑叶叶鞘上产生密集的针尖大小的紫色小点,后逐渐扩展到叶鞘的大部分或全叶鞘变为紫褐色,叶鞘外壁尤其明显,有时侵染到内壁或深达茎部,发病重的剑叶提早7-10天枯死。有时扩展到第二至第三叶鞘
症状水稻抽穗后,剑叶叶鞘上产生密集的针尖大小的紫色小点,后逐渐扩展到叶鞘的大部分或全叶鞘变为紫褐色,叶鞘外壁尤其明显,有时侵染到内壁或深达茎部,发病重的剑叶提早7-10天枯死。有时扩展到第二至第三叶鞘
为确保绿色稻米的品质,在病虫草害的防治上需采用农业措施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办法,大力推广应用生物农药防治水稻病虫草害技术。一、水稻病害的防治水稻主要病害有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水稻立枯病等病害,采用菌
为确保绿色稻米的品质,在病虫草害的防治上需采用农业措施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办法,大力推广应用生物农药防治水稻病虫草害技术。一、水稻病害的防治水稻主要病害有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水稻立枯病等病害,采用菌
防治水稻螟虫,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协调运用生物、物理、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水稻分蘖期与穗期治螟并重,注重抓好螟虫危害“桥梁田”和越冬代螟虫防治,以压低基数,控制螟害率;因地制宜地推广抗螟品种和深水灭蛹
防治水稻螟虫,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协调运用生物、物理、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水稻分蘖期与穗期治螟并重,注重抓好螟虫危害“桥梁田”和越冬代螟虫防治,以压低基数,控制螟害率;因地制宜地推广抗螟品种和深水灭蛹
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是水稻较难防治的三大病害。加之空秕粒逐年增多,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防治水稻病害和空秕粒,是水稻优质高产的保证。一、稻瘟病的防治稻瘟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因危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分
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是水稻较难防治的三大病害。加之空秕粒逐年增多,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防治水稻病害和空秕粒,是水稻优质高产的保证。一、稻瘟病的防治稻瘟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因危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分
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常因病害或虫害导致“枯心”。正确判断水稻“枯心”原因,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防治,是保证水稻高产、稳产的有效措施。一、水稻“枯心”的简易诊断1、由虫害引起的“枯心”。大螟、二化螟、三
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常因病害或虫害导致“枯心”。正确判断水稻“枯心”原因,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防治,是保证水稻高产、稳产的有效措施。一、水稻“枯心”的简易诊断1、由虫害引起的“枯心”。大螟、二化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