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毒病防控技术要点

Posted 病毒病

篇首语:虎不怕山高,鱼不怕水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水稻病毒病防控技术要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水稻病毒病发生具有暴发性、间歇性和迁移性。水稻病毒病发生轻重与耕作制度、传播介体的发生量与迁飞规律、气候条件和栽培管理措施等密切相关。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抓好治虫防病, 耕作制度和品种合理布局。主要的防治措施有:
一、加强监测预警 加强稻(秧)田及田外寄主飞虱,叶蝉的监测预报,有针对性地指导防控工作。
二、选用抗病品种 这是防治病毒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同时注意品种合理布局,避免生育期不一致的品种混栽。
三、切断毒源 清除田周边杂草,减少虫源。 同时抓好冬防,重病区晚稻收割后要冬犁晒田,清除再生稻和田边、沟边看麦娘等杂草。
四、抓好栽培管理
1、历史病区,在生长适期内适当调整水稻播、插期,尽量将水稻发病敏感时期与传毒媒介昆虫发生高峰期错开,晚稻秧田尽可能远离早稻田。
2、加强水肥管理,对发病田要及时排水晒田,施用速效肥,增施磷、钾肥和农家肥,增强水稻抗病抗虫能力。
3、加强田间检查,及时拔除病株。
五、治虫防病 把带毒虫消灭在传毒之前,尤其是抓好早稻收割时带毒虫向晚稻秧田和早插本田迁飞时的治虫工作。
1、做好种子药剂处理,每公斤稻种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20克,待药液充分吸收后播种。
2、秧田宜选择远离病田,提倡集中连片育秧。在播种前做好秧田四周作物或杂草上的飞虱与叶蝉防治。积极推广防虫网育秧,可有效预防水稻病毒病大发生。
3、飞虱发生较轻的要注意喷施秧苗“送嫁药”,可预防稻瘟病和飞虱传毒。
4、在秧苗2-7叶期和大田初期,应持续做好稻飞虱、叶蝉防治,
5、发病初期用抗病毒制剂喷施,对水稻病毒病的发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关参考

水稻病毒病防控技术措施

水稻病毒病在我县中稻上发生较普遍。据植保部门调查,今年我县中稻种植面积6.8万亩,截止7月25日,病毒病发生面积为1.35万亩,约占种植面积的20%。发病率高的为70-80%,一般为10-15%。我县

水稻病毒病防控技术措施

水稻病毒病在我县中稻上发生较普遍。据植保部门调查,今年我县中稻种植面积6.8万亩,截止7月25日,病毒病发生面积为1.35万亩,约占种植面积的20%。发病率高的为70-80%,一般为10-15%。我县

单季晚稻病毒病的防控技术

近年来,以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为主的水稻病毒病在我市各地有零星发生,今年黑条矮缩病在特别早播的单季晚稻秧田上已偏重发生。据近期调查分析,预测今年水稻“二病”为中等发生,局部仍有偏重流行可能。为切

单季晚稻病毒病的防控技术

近年来,以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为主的水稻病毒病在我市各地有零星发生,今年黑条矮缩病在特别早播的单季晚稻秧田上已偏重发生。据近期调查分析,预测今年水稻“二病”为中等发生,局部仍有偏重流行可能。为切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及其防控技术

一、发生概况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近年在我国和越南北部稻区新发生的水稻病毒病,我国2001年在广东首次发现,2008年被正式鉴定其病原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新种。2009年,越南北部稻区19省发病60多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及其防控技术

一、发生概况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近年在我国和越南北部稻区新发生的水稻病毒病,我国2001年在广东首次发现,2008年被正式鉴定其病原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新种。2009年,越南北部稻区19省发病60多

鲫鱼造血器官坏死病防控技术要点

一、主要症状鲫鱼造血器官坏死病的病原是鲤疱疹病毒2型,生产上俗称鲫鱼“鳃出血病”。病鱼身体发红,侧线鳞以下及胸部尤为明显,鳃盖肿胀,在鳃盖张合或鱼体跳跃的过程中,血水会从鳃部流出,鳃大量出血或失血后发

鲫鱼造血器官坏死病防控技术要点

一、主要症状鲫鱼造血器官坏死病的病原是鲤疱疹病毒2型,生产上俗称鲫鱼“鳃出血病”。病鱼身体发红,侧线鳞以下及胸部尤为明显,鳃盖肿胀,在鳃盖张合或鱼体跳跃的过程中,血水会从鳃部流出,鳃大量出血或失血后发

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发生症状及防控建议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是由白背飞虱传播的一种水稻病毒病,2010年来在我省文山州为害严重,2009年德宏州芒市、盈江县也发生危害,并送检确诊。该病毒病的病原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是斐

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发生症状及防控建议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是由白背飞虱传播的一种水稻病毒病,2010年来在我省文山州为害严重,2009年德宏州芒市、盈江县也发生危害,并送检确诊。该病毒病的病原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是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