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识别与防治

Posted 识别

篇首语: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识别与防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南方稻区发生的水稻病毒病,具有暴发性强、扩散蔓延快、防控难度大、危害损失重等特点,水稻、玉米苗期染病将基本失收。2011年经过综合防控,涟源市共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约0.85万亩,其中中稻发生面积为0.65万亩,晚稻发生面积为0.16万亩,玉米等其他作物发生面积为0.04万亩。共损失稻谷25.93吨,其中最严重丘块损失率不超过3%。
一、识别:
1、典型症状
(1)发病稻株叶色深绿,上部叶的叶面可见凹凸不平的皱折(多见于叶片基部)。
(2)病株地上数节节部有倒生须根及高节位分枝;病株茎秆表面有乳白色的瘤状突起(手摸有明显粗糙感),瘤突呈蜡点状纵向排列成条形,早期乳白色,后期褐黑色;病瘤产生的节位,因感病时期不同而易,早期感病稻株,病瘤产生在下位节,感病时期越晚,病瘤产生的节位越高。
2、秧苗期症状:病株植株矮小,颜色深绿,心叶抽生缓慢,心叶叶片短小而僵直,叶枕间距缩短。
3、分糵期症状:病株分糵增多丛生,上部数片叶的叶枕重叠,叶尖略有扭曲畸形。植株矮小,主茎及早生分糵尚能抽穗,但穗头难以结实,或包穗,或穗小,似侏儒病。
4、抽穗期症状:表现为全株矮缩丛生,剑叶短小僵直,在中上部叶片基部可见纵向皱褶,在茎秆下部节间和节上可见蜡白色或黑褐色隆起的短条脉肿,在感病的粳糯稻茎秆上可见白蜡状突起的脉肿斑,这是当前该病的最突出表现症状,感病植株根系不发达,须根少而短,严重时根系呈黄褐色。
二、防治: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病原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其传毒介体主要是迁飞性害虫白背飞虱。主要是迁入带毒白背飞虱取食早稻或杂草传毒,迁入带毒白背飞虱或本地白背飞虱取食带毒寄主再传毒至中稻、晚稻秧田及本田。防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等水稻病毒病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治虱防矮”为重点,应急补救为补充”的综合防治策略。
关键是做好稻飞虱等传毒媒介昆虫的防控工作,抓好水稻秧田期和大田初期防治三个关键时期:一是水稻一叶一心至两叶一心期;二是秧苗移栽前3-5天;三是水稻分蘖始盛期),各喷施一次药剂防治稻飞虱,在传毒媒介昆虫传毒之前将其消灭,控制病毒传播,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水稻自身的抵抗能力,达到防控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目的。
1、搞好药剂拌种,浸种采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浸种12小时或种子催芽露白后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20克与1-2公斤种子(以干种子计)拌匀,待药剂充分吸收后播种
2、水稻秧苗移栽前3~5天,施一次“送嫁药”。可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40克/亩或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50克/亩加48%毒死蜱乳油80~100毫升/亩,加入植物基因活化剂20克/亩(或宁南霉素等抗病毒药剂)及叶面肥兑水30-45公斤均匀喷雾。
3、加强田间检查,采取应急补救措施:一是对发病秧田,要及时易除病株(集中埋入泥中);二是对大田分蘖期丛发病率2%以下,及时直接踩入泥中,发病率2-20%的田块,及时拔除病株(丛),并就地踩入泥中深埋,然后从健丛中掰蘖补苗,同时要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早发,保证有效分蘖数量及有效穗数。三是对于发病特别严重的丘块,建议及时翻耕改种下茬水稻或其它作物。

相关参考

水稻黑条矮缩病症状识别与防治技术

水稻黑条矮缩病(RiceBlack-StreakedDwarfViralDisease)是由灰飞虱为介体传播的一种病毒病。近几年我市发病比较普遍,发病田块一般减产1~2成,重者损失3~5成,甚至绝产绝

水稻黑条矮缩病症状识别与防治技术

水稻黑条矮缩病(RiceBlack-StreakedDwarfViralDisease)是由灰飞虱为介体传播的一种病毒病。近几年我市发病比较普遍,发病田块一般减产1~2成,重者损失3~5成,甚至绝产绝

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发生症状及防控建议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是由白背飞虱传播的一种水稻病毒病,2010年来在我省文山州为害严重,2009年德宏州芒市、盈江县也发生危害,并送检确诊。该病毒病的病原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是斐

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发生症状及防控建议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是由白背飞虱传播的一种水稻病毒病,2010年来在我省文山州为害严重,2009年德宏州芒市、盈江县也发生危害,并送检确诊。该病毒病的病原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是斐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及防治

一、症状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症状为分蘖增加,叶片短阔、僵直,叶色深绿,叶背的叶脉和茎秆上初现蜡白色,后变成褐色的短条瘤状隆起,不抽穗或穗小,结实不良。不同生育期染病后的症状略有差异。苗期发病,心叶生长缓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及防治

一、症状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症状为分蘖增加,叶片短阔、僵直,叶色深绿,叶背的叶脉和茎秆上初现蜡白色,后变成褐色的短条瘤状隆起,不抽穗或穗小,结实不良。不同生育期染病后的症状略有差异。苗期发病,心叶生长缓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控技术

1.策略性防治做好冬闲田和田边杂草全面药剂防治,亩用40%毒死蜱(新农宝)100毫升加10%吡虫啉30~50克,对水40公斤喷雾,控制稻飞虱减少传毒来源。2.防治适期杂交水稻秧苗3~7叶期和大田初期是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控技术

1.策略性防治做好冬闲田和田边杂草全面药剂防治,亩用40%毒死蜱(新农宝)100毫升加10%吡虫啉30~50克,对水40公斤喷雾,控制稻飞虱减少传毒来源。2.防治适期杂交水稻秧苗3~7叶期和大田初期是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及其防控技术

一、发生概况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近年在我国和越南北部稻区新发生的水稻病毒病,我国2001年在广东首次发现,2008年被正式鉴定其病原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新种。2009年,越南北部稻区19省发病60多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及其防控技术

一、发生概况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近年在我国和越南北部稻区新发生的水稻病毒病,我国2001年在广东首次发现,2008年被正式鉴定其病原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新种。2009年,越南北部稻区19省发病6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