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三肥”及其施用技巧
Posted 追肥
篇首语:没有口水和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水稻“三肥”及其施用技巧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科学施肥是实现水稻优质、高产重要措施之一。然而,水稻施肥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实践中一定要因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气候因子和栽培条件等灵活掌握。大家知道:水稻对肥料的需求表现在营养时期、营养临界期和营养最大效率期。如早稻生育期短,需肥量相对要少,施肥要早而集中。中稻、晚稻生育期较长,需肥量大,吸收强度大,则应增加追肥次数,提高追肥比例。水稻氮、磷、肥的营养临界期一般出现在三叶期,有时氮、钾的营养临界期还出现在幼穗分化和幼穗形成期。水稻的营养最大效率期出现在长穗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最旺盛的阶段,也是需肥的关键时期。据研究,每生产100公斤稻谷,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1.6-2.5公斤,磷0.8-1.2公斤,钾2.1-3.0公斤。根据水稻的以上需肥特点,生产上要在施足基肥基础上,切实注意施好“三肥”,即分蘖肥、穗肥、粒肥。
一、适时早施分蘖肥。水稻从移栽至幼穗开始分化前的追肥叫“分蘖肥”。分蘖肥要求追施时间早、数量足,一般分蘖肥的用量占追肥总量的50-60%。因为分蘖期是水稻一生中吸收氮素营养的第一高峰期,又由于水稻生育前期气温、水温、土温都较低,养分释放慢,追肥量太少难以满足水稻对养分的需要。只有适时早施才利于水稻早分蘖、多分蘖,降低分蘖节位,为争穗长、粒重创造条件。分蘖肥在水稻栽后7-10天施用,每亩施用尿素5-7公斤。底肥不足的可适当增施,但切忌过量追肥,以防中后期过旺生长,贪青晚熟。
二、巧妙施用穗肥。水稻从幼穗开始分化到抽穗以前的追肥叫“穗肥”。这一时期是氮素吸收的第二个高峰期,科学施好穗肥不仅能起到保花增粒,促进穗大粒多的作用,而且能防止贪青和倒伏的发生。在技术上要做到几点,一是地力好、底肥足、分蘖多的田不施;二是早晨叶不挂露水,中午叶片挺直,叶色淡黄的要施;三是阴雨天不施,晴天抢施。施用时间为水稻圆秆期,每亩施尿素3-4公斤,并用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每亩50公斤均匀喷于叶面。
三、酌情追施粒肥。水稻抽穗后的追肥叫“粒肥”又称“壮籽肥”。酌情追施粒肥能有效地延长叶片功能期,防止早衰,增进粒重。但要注意的是,苗不黄的不施,阴雨天不施,有病害的田不施。要选择晴天下午喷施1%的尿素溶液,或1:500倍的惠满丰活性液肥,每亩50公斤喷雾。对于已发纹枯病、稻温病的稻田,要选用菌核净、异稻瘟净、纹枯净、农抗120、消菌灵等农药交替喷施,及时防控。
相关参考
秧苗旺长,无效分蘖急剧滋生,导致贪青晚熟;有的秧苗长势荫蔽,诱发纹枯病或稻瘟病等病害。发生肥害的稻田,轻者造成减产,重者使秧苗翻耕改种。为了充分发挥水稻的施肥效应,除了施足基肥外,在追肥上必须施好“三
秧苗旺长,无效分蘖急剧滋生,导致贪青晚熟;有的秧苗长势荫蔽,诱发纹枯病或稻瘟病等病害。发生肥害的稻田,轻者造成减产,重者使秧苗翻耕改种。为了充分发挥水稻的施肥效应,除了施足基肥外,在追肥上必须施好“三
水稻专用BB肥是选用大颗粒尿素、磷铵、过磷酸钙和氯化钾为原料,按水稻生长对养分的需求而拟定配方,经机械掺混加工而成的新型复混肥料。该肥料原料要求是:尿素:大颗粒,N含量46%。磷酸一铵:N含量11%P
水稻专用BB肥是选用大颗粒尿素、磷铵、过磷酸钙和氯化钾为原料,按水稻生长对养分的需求而拟定配方,经机械掺混加工而成的新型复混肥料。该肥料原料要求是:尿素:大颗粒,N含量46%。磷酸一铵:N含量11%P
水稻施肥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实践中一定要因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气候因子和栽培条件等灵活掌握。水稻对肥料的需求表现在营养时期、营养临界期和营养最大效率期。水稻氮、磷、肥的营养临界期一般出现在三叶期,
水稻施肥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实践中一定要因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气候因子和栽培条件等灵活掌握。水稻对肥料的需求表现在营养时期、营养临界期和营养最大效率期。水稻氮、磷、肥的营养临界期一般出现在三叶期,
要夺取杂交晚稻高产,中后期看苗施肥莫放松,主要抓好“三肥”。看苗巧施壮苞肥根据施用时期不同,可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促花肥:对茎肥不足、稻苗长势差、苗数不足的田块,可在幼穗分化期每亩施尿素4―5公斤。保
要夺取杂交晚稻高产,中后期看苗施肥莫放松,主要抓好“三肥”。看苗巧施壮苞肥根据施用时期不同,可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促花肥:对茎肥不足、稻苗长势差、苗数不足的田块,可在幼穗分化期每亩施尿素4―5公斤。保
[病因]由丁香假单胞菌丁香致病变种(属细菌)引起。[流行情况]病菌可在土壤中越冬,直接在土壤中侵染地下根、茎基部或与地面接触的植株叶部,我国双季稻区,主要危害晚稻秧苗,引起苗枯。施用的有机肥未充分腐熟
[病因]由丁香假单胞菌丁香致病变种(属细菌)引起。[流行情况]病菌可在土壤中越冬,直接在土壤中侵染地下根、茎基部或与地面接触的植株叶部,我国双季稻区,主要危害晚稻秧苗,引起苗枯。施用的有机肥未充分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