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防止水稻“小老秧”

Posted 苗床

篇首语: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怎样防止水稻“小老秧”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有些水稻在栽插后20多天、甚至一个多月还下肯发棵,秧苗生长缓慢,分蘖不正常,一些秧苗还抽出长3厘米左右的小穗,几天后又干枯了。这种被稻农称为“小老秧”的早穗现象,严重影响了水稻的生长和产量。防止水稻形成“小老秧”,关键是抓住插前秧苗培育和插后稻田管理两个环节。水稻“小老秧”的形成原因及防止措施如下:
形成原因一是床温过高,生长发育速度过快。日平均气温20摄氏度左右,最有利培育壮秧,超过30摄氏度秧苗素质变劣,当2叶1心期苗床温度连续2天超过25摄氏度时,生长点受高温刺激,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进入幼穗分化期,插秧30天左右便会抽穗变成“小老秧”。
二是越区栽培,早熟品种生长过快。因为早熟种感温性强,苗床一遇高温便会加速生长,加上阶段积温超常,缩短了生育期,打破了早熟品种的生长规律,提前抽穗变成“小老秧”。
三是秧龄过长,延长了秧苗缓苗期。有人误以为秧龄越长苗越大,插后分蘖越多,这是一种误解。中苗苗龄为28-32天,大苗苗龄为35天左右。正常最适宜日数不超过本品种叶数的1/3,即早熟品种叶龄不超过3-3.5片,中熟品种叶龄不超过4片,晚熟品种叶龄不超4.5片,秧龄一长营养生长变短,便会出现“小老秧”。
另外,苗床播种量大,本田插秧密度大,加上本田施肥不足,也会不同程度的出现“小老秧”。这是因为苗床叶片拥挤,肥料消耗过大,秧苗细弱生长不良,插秧密度过大,主茎多,分蘖少,便会出现早穗。而施肥量小,营养生长期缩短,再加上春季低温,有效成份释放慢,前期营养不足,分蘖少,提前进入生殖生长期也会出现早穗。
防止措施要想防止“小老秧”出现,首先是选择适合本地区栽培的品种,严防越区栽培。因为越区栽培极易发生早穗或贪青。第二要降低播种量。水稻播种量每平方米300-400克最佳,叶龄35天左右。第三要加强苗床管理。苗床管理要本着“宁冷勿热”的原则,第2片叶伸出后,温度控制在20摄氏度,自第3片叶开始温度控制在18摄氏度左右。第四要加强水分管理。水分管理要“宁干勿湿”,播前浇透底水,2叶1心期无明显旱象尽量不浇水,2叶1心期后逐渐增加水分。第五要做到平衡施肥。平衡施肥,能促使早生快发,增加分蘖。一般磷、钾肥总量的50%、氮肥总量的30%做基肥;氮肥总量的30%-35%做分蘖肥,15%-20%做调节补充肥,10%-15%做穗肥,5%-10%做粒肥,钾肥总量的50%做穗肥,其余做追肥。

相关参考

怎样防止水稻肥害

1、产生水稻肥害的原因及表现水稻施肥不当,会产生肥害。如在高温天气或田面无水情况下施用氨水或碳酸氢铵,容易造成伤叶。先是下部叶初呈暗绿色,然后转黄橙色,叶片挺直,最后变褐枯死。在露水未干的早晨或雨后施

怎样防止水稻肥害

1、产生水稻肥害的原因及表现水稻施肥不当,会产生肥害。如在高温天气或田面无水情况下施用氨水或碳酸氢铵,容易造成伤叶。先是下部叶初呈暗绿色,然后转黄橙色,叶片挺直,最后变褐枯死。在露水未干的早晨或雨后施

水稻条纹叶枯病怎样识别与防治?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水稻系统性病毒病害,水稻一旦感病基本无法防治。植株一旦感病,最好是将其踩入泥土、或拔除深埋或烧毁,以减少或消灭毒源,防止病害扩展。苗期发病,先在心叶基部出现黄白斑,后病

水稻条纹叶枯病怎样识别与防治?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水稻系统性病毒病害,水稻一旦感病基本无法防治。植株一旦感病,最好是将其踩入泥土、或拔除深埋或烧毁,以减少或消灭毒源,防止病害扩展。苗期发病,先在心叶基部出现黄白斑,后病

防止水稻倒伏的技术

水稻子粒充实阶段,正值多雨季节,水稻茎秆柔而不坚,易弯折,由于茎秆(80-120厘米长)上顶着重穗,就有偏心倾斜、倒伏的可能。因此,应加强防止倒伏的各项稻田管理技术。一、浅水灌溉。采取必要的晾田,减少

防止水稻倒伏的技术

水稻子粒充实阶段,正值多雨季节,水稻茎秆柔而不坚,易弯折,由于茎秆(80-120厘米长)上顶着重穗,就有偏心倾斜、倒伏的可能。因此,应加强防止倒伏的各项稻田管理技术。一、浅水灌溉。采取必要的晾田,减少

早春防止水稻烂秧措施

在早春水稻育秧季节,往往出现低温寒潮或阴雨连绵。若加上秧田水层管理不当,可造成秧苗衰弱,根部吸收能力减退。苗体上下水分平衡失调,病菌亦乘苗体虚弱而侵入,从而导致水稻烂秧。防止措施如下:1、通气秧田。既

早春防止水稻烂秧措施

在早春水稻育秧季节,往往出现低温寒潮或阴雨连绵。若加上秧田水层管理不当,可造成秧苗衰弱,根部吸收能力减退。苗体上下水分平衡失调,病菌亦乘苗体虚弱而侵入,从而导致水稻烂秧。防止措施如下:1、通气秧田。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