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强化田间管理

Posted 浅水

篇首语: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水稻强化田间管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肥水管理:底肥一次施入,有条件的可增施有机肥。移栽后5天每亩施返青肥5~7.5公斤尿素,抽穗扬花时每亩施5公斤尿素做穗肥,也可叶面喷施。移栽后保持浅水层,25~30天进入分蘖盛期就要排水晒田,晒至田发裂,白根上翻,叶色退绿,分蘖停止为止。肥田、旺田要重晒,瘦田、弱田要轻晒。晒田结束后要及时灌水,保持浅水层至抽穗灌浆期,灌浆结束后就可自然落干至成熟。
2、病、虫、草害防治:苗期主要害虫为稻蓟马、稻象甲等,每亩可用10%一片青(吡虫啉)20克喷雾防治。秧苗疫霉病等可用5%多菌灵对水喷施。本田期二化螟、三化螟、纵卷叶螟等害虫,可用30%乙酸甲胺磷防治。稻曲病等可用50%多菌灵防治,杂草防除可选用安全性强、无残留的高效除草剂50%稗阔净防除。

相关参考

绿色水稻强化栽培管理新技术

科技创新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举措,安全、生态、增收、增效是水稻生产发展的新方向,新的栽培技术-水稻强化栽培,经过绥化永安农场五年、双河农场二年试验成功。栽培特点省种、省水、省工、省育苗物资,省

绿色水稻强化栽培管理新技术

科技创新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举措,安全、生态、增收、增效是水稻生产发展的新方向,新的栽培技术-水稻强化栽培,经过绥化永安农场五年、双河农场二年试验成功。栽培特点省种、省水、省工、省育苗物资,省

水稻小苗早栽是强化栽培核心技术

我省自2002年小面积试验水稻强化栽培,至2006年强化栽培在单季晚稻上应用面积达到137万亩。多点多年生产实践证明,采用强化栽培的植株地下部发根力强,地上部分蘖优势明显,单株最高分蘖数和成穗数成倍增

水稻小苗早栽是强化栽培核心技术

我省自2002年小面积试验水稻强化栽培,至2006年强化栽培在单季晚稻上应用面积达到137万亩。多点多年生产实践证明,采用强化栽培的植株地下部发根力强,地上部分蘖优势明显,单株最高分蘖数和成穗数成倍增

绿色水稻强化栽培新技术

科技创新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举措,安全、生态、增收、增效是水稻生产发展的新方向,新的栽培技术-水稻强化栽培,经过绥化永安农场五年、双河农场二年试验成功。栽培特点省种、省水、省工、省育苗物资,省

绿色水稻强化栽培新技术

科技创新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举措,安全、生态、增收、增效是水稻生产发展的新方向,新的栽培技术-水稻强化栽培,经过绥化永安农场五年、双河农场二年试验成功。栽培特点省种、省水、省工、省育苗物资,省

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

一、技术特点与传统高产栽培技术比较,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体系有以下特点。1、嫩秧早栽。强化栽培技术在冬闲田或冬水田可移栽2―3叶龄的秧苗,在两季田可移栽3―5叶龄的秧苗,与传统技术相比,移栽秧苗减少

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

一、技术特点与传统高产栽培技术比较,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体系有以下特点。1、嫩秧早栽。强化栽培技术在冬闲田或冬水田可移栽2―3叶龄的秧苗,在两季田可移栽3―5叶龄的秧苗,与传统技术相比,移栽秧苗减少

绿色寒地水稻强化栽培新技术

农业科技创新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举措,安全、生态、增收、增效是水稻生产发展的新方向,新的栽培技术-水稻强化栽培,经过绥化永安农场四年试验成功。一、栽培特点省种、省水、省工、省育苗物资、省苗床面

绿色寒地水稻强化栽培新技术

农业科技创新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举措,安全、生态、增收、增效是水稻生产发展的新方向,新的栽培技术-水稻强化栽培,经过绥化永安农场四年试验成功。一、栽培特点省种、省水、省工、省育苗物资、省苗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