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优818(杂交水稻)
Posted 稻瘟病
篇首语: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K优818(杂交水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7.5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2.5天。株高123.8厘米,株叶形态好,群体整齐,长势繁茂。每亩有效穗数19万穗,穗长24.2厘米,每穗总粒数145.1粒,结实率80.5%,千粒重30.4克。抗性:叶瘟6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43.4%,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47.2%,长宽比2.9,垩白米率30%,垩白度4%,胶稠度71.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5%。
产量表现
2001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优质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60.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8.48%(极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596.4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8.44%(极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4.6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65%。
栽培技术要点
1、适时播种:一般4月中旬至5月上旬播种,秧龄30~40天;2、合理密植:栽插规格为27~30×13厘米,每亩栽插1.5~1.7万穴,每穴插1~2粒谷苗;3、肥水管理:每亩施纯氮13~15公斤,磷3.5~4.0公斤,钾7~8公斤;水浆管理做到浅水勤灌,扬花灌浆期干干湿湿,养根保叶,活熟到老;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及稻飞虱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较好,加工品质中等。适宜在江西、福建、安徽、浙江、江苏、湖北、湖南省的长江流域(武陵山区除外)以及河南省信阳地区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相关参考
K优818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杂交籼稻新组合,由南京神州种业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经销。该品种已申请国家新品种保护及专利,公告号为:CNA000548E。2001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同
K优818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杂交籼稻新组合,由南京神州种业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经销。该品种已申请国家新品种保护及专利,公告号为:CNA000548E。2001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同
K优130系眉山农校育成,由重庆市农技站与市作物所联合引进市区试。1999年市区试,K优13O中稻平均亩产533.94公斤,比汕优63增产4.99%,居第4位,4个点参加汇总,3个点增产,其中2个点增
K优130系眉山农校育成,由重庆市农技站与市作物所联合引进市区试。1999年市区试,K优13O中稻平均亩产533.94公斤,比汕优63增产4.99%,居第4位,4个点参加汇总,3个点增产,其中2个点增
杂交水稻K优926系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梁研究所1993年用该所育成的K17A(已鉴定)与泸恢926配组而成。1995年由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和重重庆市种子站联合引入我市。1996、1998、和1999
杂交水稻K优926系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梁研究所1993年用该所育成的K17A(已鉴定)与泸恢926配组而成。1995年由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和重重庆市种子站联合引入我市。1996、1998、和1999
K优117K优117是温州市农科院浙南水稻育种中心选育而成的杂交晚灿稻新组合,200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10。6公斤。两年区试结果:其平均全生育期127。2天,平均亩有效穗为18。05万,结实率87
K优117K优117是温州市农科院浙南水稻育种中心选育而成的杂交晚灿稻新组合,200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10。6公斤。两年区试结果:其平均全生育期127。2天,平均亩有效穗为18。05万,结实率87
基本情况K优619是温州市农科院浙南水稻育种中心利用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育成的K17A与本单位选育的恢复系温恢619(测早2-2/02428的杂交后代)配制而成的杂交早稻新组合。1997年参加浙
基本情况K优619是温州市农科院浙南水稻育种中心利用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育成的K17A与本单位选育的恢复系温恢619(测早2-2/02428的杂交后代)配制而成的杂交早稻新组合。1997年参加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