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

Posted 中下游

篇首语:愿你成为自己喜欢的模样,不抱怨,不将就,有自由,有光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再生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旱育秧或稀播壮秧。播种量一般为7.5千克/亩左右,用种量在0.6~0.8千克/亩;根据品种生育特性安排适宜播种期和移栽期,秧龄控制在25~30天。
(2)垄畦栽培。畦宽3~4米,沟宽0.2~0.25米,并开好围沟,便于水分管理和田间操作管理。
(3)宽行稀植,定量控苗。栽培密度为15~20丛/平方米,行距在30厘米左右。一般单本插或双本插,确保每丛4~6个茎蘖。
(4)好气灌溉,促根促蘖。在整个水稻生长期间,除水分敏感期和用药施肥时采用浅水灌溉外,一般以无水层或湿润灌溉为主,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根系活力。采用多次轻搁田,以控制高峰苗。生育后期保持田间湿润,使头季稻秆青叶绿黄熟。头季稻收获后立即灌水,以满足再生稻的需水要求。
(5)精确施肥,重施促芽肥。一般头季稻亩施纯N12~15千克,氧化钾10~12千克,五氧化二磷5~6千克。要求施适当比例的有机肥,一般亩施50千克饼肥或750~1000千克农家肥。头季稻收获前15~20天,亩施尿素20千克,收获后再追施尿素20千克,以促进腋芽萌发和再生苗生长。
(6)综合防治病虫草害。重点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及稻瘟病等。
适宜区域:北方一季稻超高产栽培技术适于在东北稻区、华北稻区和西北稻区推广。其中吉林北部和黑龙江宜采用大、中棚塑料薄膜覆盖。南方双季稻超高产栽培技术适合于我国长江中下游稻区和华南稻区。南方中籼稻超高产栽培技术适合于南方稻区。长江中下游中粳稻超高产栽培技术适合于长江中下游稻区。再生稻超高产栽培技术适合于闽北、长江中上游及西南等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稻区。

相关参考

再生稻超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用优质高产的杂交水稻新组合,目前生产上已筛选出的强于汕优63的组合有Ⅱ优航一号,Ⅱ优明86汕优明86等。二、适时早播、早栽,延长营养生长期,提高水稻全生育期(主要为本田生育期)的太阳辐射总量,显

再生稻超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用优质高产的杂交水稻新组合,目前生产上已筛选出的强于汕优63的组合有Ⅱ优航一号,Ⅱ优明86汕优明86等。二、适时早播、早栽,延长营养生长期,提高水稻全生育期(主要为本田生育期)的太阳辐射总量,显

水稻节水覆膜栽培+再生稻+冬大豆”

2011年镇沅县者东篆农工站组织在新文村大村组开展“水稻节水覆膜栽培+再生稻+冬大豆”生产模式试验面积3亩。经比较可节水:70%以上,其节水抗旱效果经受了2010年特大干旱的检验。节肥:覆膜条件下,使

水稻节水覆膜栽培+再生稻+冬大豆”

2011年镇沅县者东篆农工站组织在新文村大村组开展“水稻节水覆膜栽培+再生稻+冬大豆”生产模式试验面积3亩。经比较可节水:70%以上,其节水抗旱效果经受了2010年特大干旱的检验。节肥:覆膜条件下,使

超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渝优600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再生稻研究中心(重庆作物研究所)用自育恢复系6003R与不育系802A配组而成。2006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渝审稻2006002),适宜重庆及相邻生态区海拔800

超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渝优600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再生稻研究中心(重庆作物研究所)用自育恢复系6003R与不育系802A配组而成。2006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渝审稻2006002),适宜重庆及相邻生态区海拔800

晚稻免耕免用除草剂高产栽培技术

2001年起我市对晚稻免耕抛秧进行试验示范,2002年大面积推广,4年累计推广面积43300公顷。推广中遇到三大问题:一是前作再生稻多;二是落田谷苗;三是田间杂草。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曾按《水稻免耕技

晚稻免耕免用除草剂高产栽培技术

2001年起我市对晚稻免耕抛秧进行试验示范,2002年大面积推广,4年累计推广面积43300公顷。推广中遇到三大问题:一是前作再生稻多;二是落田谷苗;三是田间杂草。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曾按《水稻免耕技

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渝香203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再生稻研究中心(重庆作物研究所)用自育恢复系R2103与四川宜宾农科所的不育系宜香1A配组而成。2006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渝审稻2006001),适宜重庆及相邻

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渝香203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再生稻研究中心(重庆作物研究所)用自育恢复系R2103与四川宜宾农科所的不育系宜香1A配组而成。2006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渝审稻2006001),适宜重庆及相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