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水稻赤枯病4招见效
Posted 粒肥
篇首语:智者不为愚者谋,勇者不为怯者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防治水稻赤枯病4招见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水稻经过良好的前期生长后即进入中后期的生殖生长阶段,加强本阶段的田间管理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有着极大的关系。那么,如何做好水稻生长中后期的田间管理呢?
一、适时烤田烤田一般应在水稻对水分反应不敏感的时期进行,即在分蘖后期到幼穗分化初期比较适宜。操作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即苗足苗旺的适当早烤;泥脚深,有徒长现象的要烤重些,反之则轻些;保水不良田,不宜重烤;盐碱水田一般不能烤田。
二、科学灌溉长穗期是水稻一生中生理需水的高峰,特别是在抽穗前2-14天对水分反应最为敏感,不可缺水,以免影响颖花分化发育。烤田后复水应做到浅水勤灌,采取“陈水不干,新水不上”的间隙灌溉方法。烤田后的科学灌溉既大大节约了保贵的水资源,又改善了土壤的生态环境,保持和提高了根系活力,利于养分的吸收运转。
抽穗结实期的灌溉方法是:深水抽穗,浅水灌浆,湿润养籽,收割前5天左右排水落干。切忌断水过早,影响粒重。
三、巧施穗粒肥穗肥一般在幼穗分化开始后施用,用量应根据水稻的田间长势而定:茎蘖数过多,叶色浓的要少施、迟施,亩用尿素2.5-3公斤即可;茎蘖数不足,叶色黄且浓淡不一的要早施、重施,亩用尿素5公斤左右。
增施粒肥主要是补穗肥的不足。粒肥的最佳施用期为破口前稻叶能自然转淡的时期,即抽穗前2-3天前始穗对追施为宜。粒肥一般以尿素为佳,亩施入量2.5公斤左右。但地力足,生长过旺,叶色浓的田块则不宜施粒肥,以防贪青晚熟,影响产量和品质。为防抽穗后植株发生早衰,此时还应进行叶面喷肥,方法是:用1%的尿素,混加0.2%的磷酸二氢钾,每亩每次喷其溶液50-70公斤。于晴天下午傍晚时喷施,喷时应喷向叶片的正反两面。
四、病虫害防治水稻生长中后期应重点防治白叶枯病、纹枯病、稻曲病及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等病虫害,且这些病虫害多复合发生。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应采用农药混配技术进行复合防治,如白叶枯病、三化螟等复合危害时,可用叶枯宁与杀虫双的混配液防治,这样既省工、省时又起到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关参考
水稻赤枯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俗称“红僵苗”、“铁锈病”。近年来该病在各地发生加重,一般受害田减产1-2成。该病一般在秧苗移栽后10-15天开始发生,病程短的1个月左右,长的达两个月。症状为秧苗迟迟不返
水稻赤枯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俗称“红僵苗”、“铁锈病”。近年来该病在各地发生加重,一般受害田减产1-2成。该病一般在秧苗移栽后10-15天开始发生,病程短的1个月左右,长的达两个月。症状为秧苗迟迟不返
水稻赤枯病俗称熬苗、坐棵,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在我县水稻种植区零星发生,西庄镇常年水淹田局部田块重发生。其症状表现为:发病植株明显矮小,分蘖少而小,上部叶片直立与茎夹角较小,病株嫩叶颜色暗淡
水稻赤枯病俗称熬苗、坐棵,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在我县水稻种植区零星发生,西庄镇常年水淹田局部田块重发生。其症状表现为:发病植株明显矮小,分蘖少而小,上部叶片直立与茎夹角较小,病株嫩叶颜色暗淡
水稻赤枯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俗称“红僵苗”、“铁锈病”。近年来该病在各地发生加重,一般受害田减产1-2成。该病一般在秧苗移栽后10-15天开始发生,病程短的1个月左右,长的达两个月。症状为秧苗迟迟不返
水稻赤枯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俗称“红僵苗”、“铁锈病”。近年来该病在各地发生加重,一般受害田减产1-2成。该病一般在秧苗移栽后10-15天开始发生,病程短的1个月左右,长的达两个月。症状为秧苗迟迟不返
水稻赤枯病,又名缺钾症,多发生在有机肥料施用过多和连年绿肥施用过多的水田禾苗。症状为叶色浓绿带黑,叶尖色红,叶身有红斑,根部黑根多、白根少甚至无白根,地上部的叶片停止生长或生长慢,5-7天不能生长片叶
水稻赤枯病,又名缺钾症,多发生在有机肥料施用过多和连年绿肥施用过多的水田禾苗。症状为叶色浓绿带黑,叶尖色红,叶身有红斑,根部黑根多、白根少甚至无白根,地上部的叶片停止生长或生长慢,5-7天不能生长片叶
赤枯病是水稻分蘖期常发生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使生育期推迟,分蘖减少,穗小粒少。该病在宝应县通常为局部发生,2009年是多年来赤枯病发生最重的一年,7月中下旬集中显症,涉及的稻作方式主
赤枯病是水稻分蘖期常发生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使生育期推迟,分蘖减少,穗小粒少。该病在宝应县通常为局部发生,2009年是多年来赤枯病发生最重的一年,7月中下旬集中显症,涉及的稻作方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