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分离出控制水稻产量的单基因

Posted 基因

篇首语:欠伸展肢体,吟咏心自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科学家分离出控制水稻产量的单基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新华网武汉5月5日电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院士领衔的研究团队经过10多年的研究,首次发现并成功克隆的一个同时控制水稻株高、抽穗期和每穗粒数的基因,命名为Ghd7。5日该研究团队的研究论文在国际著名科研杂志《自然-遗传学》上发表。
研究人员能够确认一个单基因Ghd7可以决定水稻的株高、抽穗期和每穗粒数的三个特征。之前的研究确定了可能决定水稻以上特征的7号染色体区域,但是不能精确到任何特定基因。
据张启发院士介绍,以往认为需要改变许多基因才能够增加水稻产量,现在我们只需要控制一个单基因就能够提高产量。科研团队还在水稻第7染色体着丝粒区附近,利用图位克隆技术分离到了这个基因。
研究验证,目前高产量水稻品种中大都含有Ghd7基因。野生型Ghd7基因可使抽穗期大大延迟,株高和每穗粒数显著增加。在武汉夏天的条件下,含有野生型 Ghd7基因的近等基因系较轮回亲本珍汕97抽穗晚23天,株高增加了30厘米,穗粒数增加一倍,且茎秆粗壮抗倒,单株产量可提高50%。将野生型Ghd7基因通过生物技术转移到一些小穗、早抽穗品种中,可使这些品种的每穗粒数成倍增加,同时伴随植株增高,抽穗期延迟。
研究结果还表明,该基因与水稻品种的生态地理适应性有密切的关系。在低纬度地区,野生型Ghd7基因可使水稻品种充分利用光温条件,大穗高产。
张启发院士表示,高产稳产历来是作物科学研究追求的最终目标之一,影响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的因素包括每穗颖花数、有效穗数、千粒重和结实率等,生育期则决定水稻品种的季节和地区适应性,是影响稳产的主要因素。水稻Ghd7基因的成功克隆,大大地增进了对复杂数量性状的遗传和分子基础的认识。在学术研究上,也对传统遗传学中罕有的一因多效是个很好的例证。
Ghd7基因的成功分离,说明对于诸如产量这样复杂的数量性状,也可同质量性状一样,通过生物技术进行改良。该基因的有关信息,可被直接用于从水稻品种遗传资源中发掘对提高产量和生态适应性有重要意义的优良基因,进行作物品种的遗传改良。由于指向性的明确,Ghd7基因的成功分离也可大大缩短高产水稻品种的筛选时间,由以往的10年左右,缩短到5年。
英国著名杂志《Nature》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自1869年创刊以来,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自然-遗传学》是自然系列杂志之一,由英国Nature出版集团发行,每月一期,刊发遗传学领域最重要的新成果和最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

20世纪70年代起,中国科学家__第一个开发出可以广泛种植的杂交水稻,大幅提高了产量

20世纪70年代起,中国科学家_____第一个开发出可以广泛种植的杂交水稻,大幅提高了产量。A、钱三强B、申纪兰C、邓稼先D、袁隆平答案:D解析:A项钱三强是中国发展核武器的组织协调者和总设计师;C项

科学家发现一种基因可提高水灾后的水稻产量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网2006年8月14日报道:一个遗传学国际研究小组定位到一个基因可以帮助保护经历过洪水后的水稻产量。他们的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杂志中。这个基因允许使得植物沉浸在水中达两周的时间而不

科学家发现一种基因可提高水灾后的水稻产量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网2006年8月14日报道:一个遗传学国际研究小组定位到一个基因可以帮助保护经历过洪水后的水稻产量。他们的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杂志中。这个基因允许使得植物沉浸在水中达两周的时间而不

外国科学家培育出“抗洪水稻”

新华社洛杉矶8月9日电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9日宣布,他们发现了水稻中的“抗洪基因”,并利用这一基因培育出了长时间被洪水淹没却能存活的“抗洪水稻”。科学家表示,这个水稻新品种将给洪水多发地区的农户带来福音

外国科学家培育出“抗洪水稻”

新华社洛杉矶8月9日电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9日宣布,他们发现了水稻中的“抗洪基因”,并利用这一基因培育出了长时间被洪水淹没却能存活的“抗洪水稻”。科学家表示,这个水稻新品种将给洪水多发地区的农户带来福音

高含铁量的水稻新品种

日本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一种高含铁量的水稻,其铁含量比正常水稻高2倍左右。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东京电力公司中央研究所的科学家将大豆中的铁蛋白基因取出,然后植入土壤杆菌中,并用这种转基因杆菌来

高含铁量的水稻新品种

日本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一种高含铁量的水稻,其铁含量比正常水稻高2倍左右。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东京电力公司中央研究所的科学家将大豆中的铁蛋白基因取出,然后植入土壤杆菌中,并用这种转基因杆菌来

基因组进化研究促进水稻分子育种改良

水稻的起源一直是众多研究者孜孜追求的斯芬克斯之谜。最近,中国科学家在这个领域中又有了最新的研究成果。2011年12月11日,国际著名杂志《自然生物技术》(NatureBiotechnology)在线发

基因组进化研究促进水稻分子育种改良

水稻的起源一直是众多研究者孜孜追求的斯芬克斯之谜。最近,中国科学家在这个领域中又有了最新的研究成果。2011年12月11日,国际著名杂志《自然生物技术》(NatureBiotechnology)在线发

上海牵头建立全国水稻基因育种平台

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发布的最新消息说,由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等单位牵头建立的、面向全国的水稻基因资源和分子技术育种平台,已实现全社会共享,定位了一大批与水稻产量、米质、抗逆性等相关的基因,育成多个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