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盐碱危害的防治
Posted 碱
篇首语:听闻少年二字,当与平庸相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水稻盐碱危害的防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症状识别水稻移栽后遭受盐碱危害,稻苗返青迟缓,发根差,新根少,叶片呈浅黄绿色,个别田块植株发红,心叶有萎蔫现象,并从底叶开始逐渐向上蔓延。叶尖开始变黄褐色枯死,渐及叶基、叶鞘;植株先发生卷叶,后变为枯焦,最后全株凋萎枯死。受害稻苗根系变黑腐烂。水稻分蘖期受盐碱危害,分蘖和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植株下部叶片发黄或黄白色;抽穗期延迟并延长,穗长缩短;严重时植株基部叶片先行枯死,逐渐蔓延到上部叶片,最后心叶枯死。根系颜色逐渐变黑而腐烂,呈死亡状态。
2.发生原因盐碱土地上种植水稻或引用盐碱水灌溉造成水稻生理障碍;干旱、水源匮乏、地下水位下降造成海水倒灌;节水种稻只灌不排,稻田盐碱积累浓度增高;地表循环水灌溉等都可造成盐碱危害。水稻各生长阶段中以插秧返青期受害最重。
3.整地改土防治
①单排单灌,在渠系配套的基础上实行单独灌水排水,并根据每个田格洗盐碱的不同要求独立灌水排水。
②深沟排水,排水沟宽度70~80厘米、沟底深80~120厘米,排水彻底及时,利于排盐洗碱,降低地下水位,防止盐碱滞留在耕层。
③洗盐排碱,泡田整地时洗盐排碱1~2次,将土壤中盐碱充分溶解后排掉泡田水。
④插秧后浅灌勤换水,对盐碱较重的地块昼夜灌水,次日早晨排干,再灌新水。
⑤培肥地力改良土壤,改造盐碱稻田必须培肥地力,主要措施有逐年增施农家肥、高留稻茬、秋翻地、配方施肥等。
4.栽培管理防治
①选种优质抗盐碱、适应当地生长的水稻优良品种,如盐丰47等。
②培育壮秧增强抗盐碱能力,选择无盐碱肥水、应用育苗调制剂调节床土酸碱度、应用无纺布等新技术培育壮苗。
③科学施肥,稻苗返青期对盐碱反应敏感,尿素在分解时会造成局部强碱性反应,所以盐碱稻田施用氮肥应以硫酸铵和碳酸氢铵为主,最好不用尿素。返青期已受盐碱危害的切勿追肥和施药,待缓解后正常管理。
④调节盐碱,灌排冲洗盐碱的方法在干旱缺水、灌溉井水盐碱度偏高的情况下无法采用,只能用“凌技牌”水稻盐碱调制剂调节盐碱,均匀撒入稻田后,只灌水不排水,保持适宜的水层。施用方法是插秧前对土壤pH8左右的碱性土壤及碱性井水灌溉的地块,每亩20公斤左右,可视盐碱度大小增减施用量;孕穗前酌情减量与穗肥混施;在水稻生育期内出现盐碱危害,可随时施用调节剂以减轻危害。
相关参考
水稻产生缩苗症的主要原因是:缺磷缩苗、缺锌缩苗及盐碱害缩苗三种,其主要防治方法是:一、缺磷缩苗一般在缓秧后的粉蘖期发生,表现为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形细长直立,叶色暗绿,叶簇顶端整齐,叶枕距显著缩短,
水稻产生缩苗症的主要原因是:缺磷缩苗、缺锌缩苗及盐碱害缩苗三种,其主要防治方法是:一、缺磷缩苗一般在缓秧后的粉蘖期发生,表现为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形细长直立,叶色暗绿,叶簇顶端整齐,叶枕距显著缩短,
盐碱地区水稻育苗主要影响因素是盐碱为害,水稻立枯病和水稻烂秧、恶苗病等也相对较重。因此,搞好水稻育苗床土的调配,做好可能发生病害的预防工作,控制好温度水分,对育苗之成败尤为重要。1、种子消毒2006年
盐碱地区水稻育苗主要影响因素是盐碱为害,水稻立枯病和水稻烂秧、恶苗病等也相对较重。因此,搞好水稻育苗床土的调配,做好可能发生病害的预防工作,控制好温度水分,对育苗之成败尤为重要。1、种子消毒2006年
盐碱地区水稻育苗主要影响因素是盐碱为害,水稻立枯病和水稻烂秧、恶苗病等也相对较重。因此,搞好水稻育苗床土的调配,做好可能发生病害的预防工作,控制好温度水分,对育苗之成败尤为重要。1.种子消毒:2006
盐碱地区水稻育苗主要影响因素是盐碱为害,水稻立枯病和水稻烂秧、恶苗病等也相对较重。因此,搞好水稻育苗床土的调配,做好可能发生病害的预防工作,控制好温度水分,对育苗之成败尤为重要。1.种子消毒:2006
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了解到,吉林省目前正在进行耐盐碱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并已经在吉林省西部盐碱地进行试验。在盐碱地上种水稻,长期以来存在“高产不优质”、“优质不抗稻瘟病”等问
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了解到,吉林省目前正在进行耐盐碱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并已经在吉林省西部盐碱地进行试验。在盐碱地上种水稻,长期以来存在“高产不优质”、“优质不抗稻瘟病”等问
阜康兵直222团位于天山北部偏东,北靠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边缘,昼夜温差较大,全年积温在3300~3600摄氏度,有利于水稻的栽培,2001年我团开始在盐碱较重的土地种植水稻,现水稻面积近667公顷。一
阜康兵直222团位于天山北部偏东,北靠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边缘,昼夜温差较大,全年积温在3300~3600摄氏度,有利于水稻的栽培,2001年我团开始在盐碱较重的土地种植水稻,现水稻面积近667公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