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综合防控
Posted 细菌
篇首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综合防控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是水稻上的重要病害,也是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1991年首次传入江苏省,对水稻的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后经大力整治,得到有效控制。但近年,随着种子市场的进一步放开,由于一些单位和个人擅自繁种或乱引乱调,大量未经检疫的带菌种子流入市场,加上夏季多台风多暴雨,极利于病害流行传播,导致了该病害在江苏省回升较快,淮北杂交稻种植区发生较为严重。为有效控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传播,减轻危害,保护水稻生产,发生区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策略,制定科学治理对策,全面推行综合防控措施。
一、强化检验检疫一是加强产地检疫。制种单位应在检疫机构指导下,选择无病田作为制种基地。在生长期间,检疫机构要严格按照产地检疫操作规程进行田间检查,一旦发现疫情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扑灭。二是严格调运检疫。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到病区繁种或调种,通过加强市场执法检查,严格控制带菌种子的调进调出。三是做好检疫处理。病区生产的稻谷不作种用、不得外运,谷壳、秸秆及附近杂草要就地集中销毁,阻截病害的传播与扩散。
二、采取农业防治一是推广籼改粳。发生区要利用粳稻较为抗病的特性,大力推广种植粳稻,以减轻病害。二是实施水改旱。有条件的细条病发生区可改种蔬菜、蚕桑、林果等旱作物,切断细条病传播途径。三是调整病区水系。病区应加强水系管理,病田和非病田用水要分开,避免病田水流向非病区,阻止细条病疫情向四周扩散。四是加强栽培措施。细条病老病区应做到科学田间管理,培育无病壮秧,提倡配方施肥,避免偏施、迟施氮肥.灌溉用水做到浅水勤灌,避免漫灌。
三、开展化学防治一是全面药剂浸种。病区在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处理,可使用85%强氯精300倍液浸种24小时消毒。二是抓好秧田和大田防治。秧苗3~4叶期、移栽前各喷药1次进行预防,做到带药下田;大田在水稻分蘖盛期、孕穗至抽穗期各施药1次进行保护,药剂每亩可选用10%叶枯净400~500克、20%龙克菌40~50毫升、50%克菌壮40~50克或50%灭菌成40~50克,对水40~50公斤喷雾,在台风、暴雨过后应及时进行补治。
相关参考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水稻细条病,是世界性的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其病原菌属于黄单孢杆菌属细菌,病菌多从叶片气孔侵入,在水稻任何生育期均可出现病症。病斑为短而细的窄条斑,条纹出现在叶脉间,对光观察,病斑呈现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水稻细条病,是世界性的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其病原菌属于黄单孢杆菌属细菌,病菌多从叶片气孔侵入,在水稻任何生育期均可出现病症。病斑为短而细的窄条斑,条纹出现在叶脉间,对光观察,病斑呈现
1、症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发生程度时重时轻,水稻发病后,叶片干枯,满田红叶,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不实率增加,千率重降低,发病严重的甚至引起抽穗困难,增加包颈率。一般减产15%-35%,严重
1、症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发生程度时重时轻,水稻发病后,叶片干枯,满田红叶,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不实率增加,千率重降低,发病严重的甚至引起抽穗困难,增加包颈率。一般减产15%-35%,严重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发生程度时重时轻,水稻发病后,叶片干枯,满田红叶,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不实粒增加,千粒重降低,有些发病严重的甚至引起抽穗困难,增加包颈率。一般减产15%-35%,严重的减产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发生程度时重时轻,水稻发病后,叶片干枯,满田红叶,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不实粒增加,千粒重降低,有些发病严重的甚至引起抽穗困难,增加包颈率。一般减产15%-35%,严重的减产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症状:整个水稻生育期的叶片均可受害。病斑在叶尖、叶缘发生。也可在中肋中肋两侧发生,叶鞘发生较少。病斑初呈暗绿色水渍状半透明的小点,沿叶脉扩大成为宽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毫米,长1至4毫米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症状:整个水稻生育期的叶片均可受害。病斑在叶尖、叶缘发生。也可在中肋中肋两侧发生,叶鞘发生较少。病斑初呈暗绿色水渍状半透明的小点,沿叶脉扩大成为宽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毫米,长1至4毫米
灾后水稻易发生的病害有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纹枯病和稻瘟病;虫害主要有三化螟、稻飞虱等,要针对不同水稻不同的病虫害选择药物。1、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可选用25%叶枯唑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农用
灾后水稻易发生的病害有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纹枯病和稻瘟病;虫害主要有三化螟、稻飞虱等,要针对不同水稻不同的病虫害选择药物。1、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可选用25%叶枯唑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