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肥床旱育稀植技术
Posted 秧苗
篇首语: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水稻肥床旱育稀植技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水稻肥床旱育稀植,秧苗矮壮,根系活力强,抗寒性好,栽后发棵快,具有爆发力,分蘖旺盛,成穗率高,穗大粒多,结实好;能早播早栽,提早成熟,比常规栽培提早3~5天成熟;节本增收,每亩水稻可比常规栽培增收50公斤,省秧田、农膜各80%,省种子20%~50%。该技术的关键是培肥苗床、旱育、稀植、合理施肥。
培肥苗床:肥床是增加土壤有机质等营养元素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供肥强度和蓄水保墒性能后的苗床。冬前每亩苗床施稻麦秸秆2500~3000公斤、家畜粪1500~2000公斤、过磷酸钙150~200公斤,播种前每亩施尿素50~60公斤、过磷酸钙100~150公斤、氯化钾30~50公斤,肥土融合。
旱育:育秧期间对秧苗进行干旱锻炼,控制秧苗地上部生长,促进根系下扎,积累营养物质。出苗期保持土壤含水量在80%以上,其他时期控制水分,保持湿润。中午秧苗出现卷叶时傍晚浇水,以浇透表土为度。遇阴雨天气,及时排水降湿,保证雨止田干,以免秧苗窜高旺长,失去旱育秧的优势。
稀植:肥床旱育秧本田期具有叶蘖快速增长的优势,栽插密度应比水秧稀,基本苗要比水秧少,具体密度根据茬口、品种、施肥水平而定。杂交稻每亩1.5万穴左右,单本栽插基本苗5万~6万;常规稻每亩1.8万~2万穴,双本栽插基本苗6万~8万,都能使旱秧分蘖优势得到发挥。
合理施肥:旱秧前期叶蘖增长快,后期根系功能期长,应减少前期用肥比例,增加穗粒肥用量,防止前期茎蘖增长过快。基肥、分蘖肥、穗肥的施用比例为4∶2∶4。氨态氮作基肥时,应在耕后耙前干施,追肥要落干施用,施后浇水。
相关参考
一、旱育秧苗床选泽。选泽背风、向阳、靠近水源、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有蔬菜地最好,其次是水浇地、旱地。不宜选泽低凹积水、地下水位高的田块,秧田与大田比例为1:15左右。二、苗床培肥。每分秧田基施优质农
一、旱育秧苗床选泽。选泽背风、向阳、靠近水源、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有蔬菜地最好,其次是水浇地、旱地。不宜选泽低凹积水、地下水位高的田块,秧田与大田比例为1:15左右。二、苗床培肥。每分秧田基施优质农
水稻肥床旱育技术是提高水稻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实现节本增效的重要途径,多年来,南涧县结合土壤及气候特点,扎实做好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并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正值育秧时节,针对群众中存在的旱育水管现象,
水稻肥床旱育技术是提高水稻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实现节本增效的重要途径,多年来,南涧县结合土壤及气候特点,扎实做好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并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正值育秧时节,针对群众中存在的旱育水管现象,
确保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水稻是中国粮食安全的支柱,水稻优质高产稳产问题长期受人们关注。为了提高水稻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大理州把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作为高产创建的主导技术。鉴于肥
确保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水稻是中国粮食安全的支柱,水稻优质高产稳产问题长期受人们关注。为了提高水稻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大理州把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作为高产创建的主导技术。鉴于肥
水稻旱育秧是实现水稻高产、稳产、增收的一项常规的科技措施,此项技术可概括为“肥床、早育、适龄、浅插,稀植”5个技术环节,在生产中很具推广价值,其具体操作如下。一、育苗技术及苗期管理1、苗床准备①苗床选
水稻旱育秧是实现水稻高产、稳产、增收的一项常规的科技措施,此项技术可概括为“肥床、早育、适龄、浅插,稀植”5个技术环节,在生产中很具推广价值,其具体操作如下。一、育苗技术及苗期管理1、苗床准备①苗床选
水稻肥床旱育秧技术已被广泛推广,但由于种种原因,春季育苗时常常出现黄苗、僵苗、死苗、死芽现象。为防止上述现象发生,抓好水稻旱育秧苗床培肥是关键措施之一。现将冬季苗床培肥技术简述如下。1.苗床选择水稻秧
水稻肥床旱育秧技术已被广泛推广,但由于种种原因,春季育苗时常常出现黄苗、僵苗、死苗、死芽现象。为防止上述现象发生,抓好水稻旱育秧苗床培肥是关键措施之一。现将冬季苗床培肥技术简述如下。1.苗床选择水稻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