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黏虫及草地螟防治技术意见
Posted 玉米螟
篇首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玉米黏虫及草地螟防治技术意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黏虫。幼虫发生期,可利用中耕除草将杂草及幼虫翻于土下,杀灭幼虫。化学药剂防治,要根据田间调查监测情况,在大多数幼虫处在3龄期左右时,防治指标为平均100株玉米有50头虫。喷施菊酯类农药或菊酯类与有机磷混剂效果较好。
2、玉米螟。①应用杀虫灯诱杀成虫。在当地玉米螟化蛹高峰期时,在玉米秸秆垛周围设置频振式杀虫灯或玉米螟性诱剂诱芯诱杀玉米螟成虫。开灯诱杀:每天开灯时间为晚9时至第二天凌晨4时。②性诱剂诱杀。性诱剂采用三角支架固定,下用圆盆(直径大于20厘米),盆内放置清水或加少量洗衣粉,采取三角式放置,每盆相距50米,视天气情况及时补水。③释放赤眼蜂治卵。根据玉米螟化蛹羽化和田间落卵调查结果,在玉米螟落卵期间放蜂2~3次,间隔5~7天左右。④药剂喷雾防治幼虫。在玉米心叶末期,利用自走式高杆作物喷雾机田间喷雾防治幼虫。防治指标:每百株卵超过30块,或百株活虫80头。喷雾药剂可选用BT(苏云金杆菌)粉剂,每亩25克(50000UI/毫克)兑水喷雾。
相关参考
草地螟:幼虫头部黑色,有白斑;身体暗黑色或暗绿色,体背及体侧有明显暗色纵带,带间有黄绿色细纵线;胸部各节有明显刚毛肉瘤。体长20~25毫米。成虫体长10~12毫米,翅展18~26毫米。 草地螟黏虫黏
草地螟:幼虫头部黑色,有白斑;身体暗黑色或暗绿色,体背及体侧有明显暗色纵带,带间有黄绿色细纵线;胸部各节有明显刚毛肉瘤。体长20~25毫米。成虫体长10~12毫米,翅展18~26毫米。 草地螟黏虫黏
草地螟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在大发生年份,如不及时防治,可造成大面积绝产。防治方法: (1)设黑光灯,诱杀成虫:在成虫迁入高峰期及发生盛期设高压汞灯诱杀成虫,或采取人工捕杀。 (2)铲除杂草,消灭虫源
草地螟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在大发生年份,如不及时防治,可造成大面积绝产。防治方法: (1)设黑光灯,诱杀成虫:在成虫迁入高峰期及发生盛期设高压汞灯诱杀成虫,或采取人工捕杀。 (2)铲除杂草,消灭虫源
幼虫发生期喷洒5%顺式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2.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防治。
幼虫发生期喷洒5%顺式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2.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防治。
近年来,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草地螟已由过去夏大豆的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初孵幼虫取食幼嫩叶片的叶肉,残留表皮,3龄以后食量大增,将叶片吃成缺刻而仅剩叶脉。 一般年份减产10%~15%,严重年份减产
近年来,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草地螟已由过去夏大豆的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初孵幼虫取食幼嫩叶片的叶肉,残留表皮,3龄以后食量大增,将叶片吃成缺刻而仅剩叶脉。 一般年份减产10%~15%,严重年份减产
近年来,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草地螟已由过去夏大豆的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初孵幼虫取食幼嫩叶片的叶肉,残留表皮,3龄以后食量大增,将叶片吃成缺刻而仅剩叶脉。 一般年份减产10~15%,严重年份减产2
近年来,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草地螟已由过去夏大豆的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初孵幼虫取食幼嫩叶片的叶肉,残留表皮,3龄以后食量大增,将叶片吃成缺刻而仅剩叶脉。 一般年份减产10~15%,严重年份减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