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晚收玉米增产技术

Posted 玉米

篇首语:莫问天涯路几重,轻衫侧帽且从容。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适时晚收玉米增产技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我县目前,大秋作物已陆续进入成熟期,玉米等秋粮作物的后期田间管理要以防倒伏、增粒重为重点,通过喷施叶面肥和大力推广玉米适时晚收技术,促进籽粒充分灌浆成熟,提高籽粒产量和品质,最大限度地挖掘增产潜力,努力夺取秋粮丰收。正确掌握玉米的收获期是增加粒重、减少损失、提高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生产环节,玉米适时晚收可亩增产100多斤以上。

  做到玉米晚收增产,需谨记“六个一”即:

  一看:看玉米生长特征,玉米的成熟期需经历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三个阶段。依据植株长相判别晚收期。当前生产上运用的紧凑型玉米品种多有“假熟”景象,即玉米苞叶提早变白而子粒尚未停滞灌浆。这些品种经常被提早收获。生产上,玉米果穗下部子粒乳线消散,籽粒含水量30%左右,果穗苞叶变白而松懈时收获粒重最高,玉米的产量也最高,能够作为适期收获的主要标志。同时,玉米籽粒基部黑色层形成也是适期收获的重要参考指标。

  一定:定玉米最佳收获期。完熟期是玉米的最佳收获期。有些农民担心雨天影响秋收,耽误冬小麦种植;有些农民更担心自己果实被别人”抢走“,因此常常见到农民抢收现象。早收晚收都带来不必要的损失。验证玉米是否进入完熟期,可以从外观特征上看:植株的中、下部叶片已变黄,基部叶片干枯,果穗黄叶呈黄白色而松散,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变硬,并呈现出本品种固有的色泽。

  一推:推算玉米晚收时间。

  一般情况下,按玉米正常生育算,需期延长10天左右进行收获为宜。

  一收:收要快、要及时。提前看好天气预报,安排好人员、车辆等预收前的各种准备工作,力争一次性收获完成.

  一剥:收获后不要进行堆垛,及时利用人工或玉米剥皮机进行扒皮。

  一晾晒:因晚收玉米的含水量一般在30%~40%左右,收听天气预报,在晴朗天气进行晾晒,在含水量20%-30%时,及时进行脱粒晾晒,晾晒到玉米含水量在14%以下为宜。

相关参考

玉米适时晚收增产技术

玉米是高光效作物,其叶片制造的光合产物直至完全熟后才停止向籽粒输送。夏玉米达到完全成熟时,粒重最大,产量最高。推迟玉米收获期,采用适时晚收技术,是在不增加任何生产成本和劳动投入的情况下,仅通过延长玉米

玉米适时晚收增产技术

玉米是高光效作物,其叶片制造的光合产物直至完全熟后才停止向籽粒输送。夏玉米达到完全成熟时,粒重最大,产量最高。推迟玉米收获期,采用适时晚收技术,是在不增加任何生产成本和劳动投入的情况下,仅通过延长玉米

玉米适时晚收可增产

我们在小麦和玉米生产中重点推广“一早两晚”技术,即玉米抢时早播、适时晚收和小麦适时晚播技术。推迟玉米收获期,采用晚收技术,在不增加任何生产成本的情况下,只是通过延长玉米生长期,就可提高玉米产量,是一项

玉米适时晚收可增产

我们在小麦和玉米生产中重点推广“一早两晚”技术,即玉米抢时早播、适时晚收和小麦适时晚播技术。推迟玉米收获期,采用晚收技术,在不增加任何生产成本的情况下,只是通过延长玉米生长期,就可提高玉米产量,是一项

夏玉米适时晚收增产技术要点

1、看玉米生长特征。玉米的成熟期需经历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三个阶段。因玉米与其他作物不同,籽粒着生在果穗上,成熟后不易脱落,可以在植株上完成后熟作用。  2、定玉米最佳收获期。完熟期是玉米的最佳收获

夏玉米适时晚收增产技术要点

1、看玉米生长特征。玉米的成熟期需经历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三个阶段。因玉米与其他作物不同,籽粒着生在果穗上,成熟后不易脱落,可以在植株上完成后熟作用。  2、定玉米最佳收获期。完熟期是玉米的最佳收获

玉米适时晚收好处和技术要点

推广应用玉米适时晚收技术,正确掌握玉米的收获期,延长灌浆时间,是提高玉米粒重,增加玉米产量,改善玉米品质,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重要技术环节。  一、玉米适时晚收的好处  1、晚收可以延长

玉米适时晚收好处和技术要点

推广应用玉米适时晚收技术,正确掌握玉米的收获期,延长灌浆时间,是提高玉米粒重,增加玉米产量,改善玉米品质,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重要技术环节。  一、玉米适时晚收的好处  1、晚收可以延长

玉米适时晚收的好处

“两晚”增产技术是指在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区域内,在不增加农业生产成本的情况下,只通过延长玉米收获期和相应调整小麦播期播量提高小麦、玉米产量,并实现小麦节水的一项增产技术。  目前,在冬小麦—夏玉米一年

玉米适时晚收的好处

“两晚”增产技术是指在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区域内,在不增加农业生产成本的情况下,只通过延长玉米收获期和相应调整小麦播期播量提高小麦、玉米产量,并实现小麦节水的一项增产技术。  目前,在冬小麦—夏玉米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