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玉米穗粒腐病的识别与防治技术要点
Posted 籽粒
篇首语: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谈谈玉米穗粒腐病的识别与防治技术要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玉米穗粒腐病由于危害玉米的病原不同而分为许多类型,主要的有镰刀菌腐病、曲霉穗腐病、青霉穗腐病和色二孢属菌引起的干腐病等。现将玉米穗粒腐病的识别与防治技术简述如下:
一、症状识别
果穗从顶端或基部开始发病,大片或整个果穗腐烂,病粒皱缩、无光泽、不饱满,有时籽粒间常有粉红色或灰白色菌丝体产生。有些症状只在个别或局部籽粒上表现,其上实密生红色粉状物,病粒易破碎。有些病菌(如黄曲霉、镰刀菌)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毒素,由它所引起的穗粒腐病籽粒在制成产品或直接供人食用时,会造成头晕目眩、恶心、呕吐。染病籽粒作为饲料时,常引起猪的呕吐,严重的会造成家畜家禽死亡。
二、影响发病的因素
带菌的种子、病残体以及其他作物的病残体均能引起田间发病,在后期多雨的年份易造成病害流行。
三、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收集病残体,烧毁或深埋并实行2-3年轮作。
3、选用包衣种。
4、加强田间管理,做到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及时防治玉米螟,因为玉米螟是穗粒腐病菌的侵染媒介。
5、贮藏时,保持通风、干燥、低温。
相关参考
一、症状从果穗顶端或基部开始发病,大片或整个果穗腐烂,病粒皱缩、无光泽、不饱满,有时籽粒间有粉红色或灰白色菌丝体产生,其上密生红色粉状物,病粒易破碎。果穗病部苞叶常被密集的菌丝贯穿,粘贴在一起贴在果穗
一、症状从果穗顶端或基部开始发病,大片或整个果穗腐烂,病粒皱缩、无光泽、不饱满,有时籽粒间有粉红色或灰白色菌丝体产生,其上密生红色粉状物,病粒易破碎。果穗病部苞叶常被密集的菌丝贯穿,粘贴在一起贴在果穗
玉米穗腐病、粒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玉米穗腐、粒腐病是玉米生长后期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各玉米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该病蔓延快,危害严重,造成玉米减产降质。 玉米穗腐、粒腐病为多种病原菌浸染引起的病害,
玉米穗腐病、粒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玉米穗腐、粒腐病是玉米生长后期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各玉米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该病蔓延快,危害严重,造成玉米减产降质。 玉米穗腐、粒腐病为多种病原菌浸染引起的病害,
玉米穗粒腐病的发生与虫害、收获期温湿度和子粒类型等众多因素关系密切。引起玉米穗粒腐病的病原复杂,玉米对不同穗粒腐病病原菌的抗性没有相关性,给选育兼抗多种病原菌的抗病品种带来一定困难。针对近几年玉米穗粒
玉米穗粒腐病的发生与虫害、收获期温湿度和子粒类型等众多因素关系密切。引起玉米穗粒腐病的病原复杂,玉米对不同穗粒腐病病原菌的抗性没有相关性,给选育兼抗多种病原菌的抗病品种带来一定困难。针对近几年玉米穗粒
玉米穗腐病是玉米生长后期的重要病害之一,又称玉米穗粒腐病,属世界性病害。 一般品种发病率5%—10%,感病品种发病率可高达50%左右,造成严重损失。玉米穗腐病不仅因果穗腐烂而导致直接减产,而且带菌的
玉米穗腐病是玉米生长后期的重要病害之一,又称玉米穗粒腐病,属世界性病害。 一般品种发病率5%—10%,感病品种发病率可高达50%左右,造成严重损失。玉米穗腐病不仅因果穗腐烂而导致直接减产,而且带菌的
典型症状:常见有两种。第一种,受禾谷镰刀菌侵染的雌穗顶部变为粉红色,籽粒间生有粉红色至灰白色菌丝;受害早的雌穗大多全部腐烂;另一种,病穗的苞叶与雌穗粘结紧密,且在雌穗与苞叶间长出一层淡紫色至浅粉色霉层
典型症状:常见有两种。第一种,受禾谷镰刀菌侵染的雌穗顶部变为粉红色,籽粒间生有粉红色至灰白色菌丝;受害早的雌穗大多全部腐烂;另一种,病穗的苞叶与雌穗粘结紧密,且在雌穗与苞叶间长出一层淡紫色至浅粉色霉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