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烂心病的发生及防治
Posted 玉米
篇首语:好鼓一打就响,好灯一拔就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玉米烂心病的发生及防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发生原因
玉米烂心病主要是由斑须蝽象成虫刺吸玉米苗茎叶传进病毒,病毒大量繁殖引起玉米烂心病。
二、症状
玉米烂心病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病。苗期发病重,病苗心叶产生明脉,沿脉褪绿皱缩,心叶扭曲畸形,褪绿成浅黄色,叶片上有明显虫食微痕,严重者吃成圆孔,有时叶脉上产生浅黄色坏死斑,植株矮化,株高不到健康植株的一半,轻病株雄穗发育不良,散粉少。雌穗稍矮,花丝少,籽粒减少,病株根系少而短,不到健康植株的一半。
三、防治技术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氮、磷、钾肥与微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可每亩用玉米专用肥25~30公斤作底肥,叶面喷施微量元素硼、锌配液,浓度0.3%,每亩用喷液20公斤。
药剂防治要选用组合配方,用杀虫剂消灭斑须蝽象成虫,用菌克毒克防治传入玉米苗茎叶中的病毒。用小叶敌、多元素叶面肥及补充微量元素来增强玉米苗抗病毒能力。
用法用量:
方法一:每亩用2%菌克毒克80毫升加倍威助剂100毫升。
方法二:在上述配方的基础上,每亩加用小叶敌50毫升,三剂混合后进行喷洒,严重地块连续喷2~3次,间隔期在6~7天。防治3天后观察,玉米烂心病症状减轻,9~12天后,玉米生长发育正常,秋后测定无显著减产。
相关参考
一、玉米烂心病发生原因与症状 1、发生原因:主要是由斑须蝽象成虫刺吸玉米苗茎叶传进病毒,病毒大量繁殖引起烂心病。 (1)斑须蝽象的形态特征:成虫体长8-13.5mm,宽约6mm,椭圆形,黄褐或紫色
一、玉米烂心病发生原因与症状 1、发生原因:主要是由斑须蝽象成虫刺吸玉米苗茎叶传进病毒,病毒大量繁殖引起烂心病。 (1)斑须蝽象的形态特征:成虫体长8-13.5mm,宽约6mm,椭圆形,黄褐或紫色
近几年,玉米烂心病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对玉米高产造成威胁,其主要发病原因是由于害虫危害,产生伤口后,细菌侵染,遇雨造成心腐。经试验,用杀虫剂与杀菌剂混配(10%吡虫啉1000倍液或5%啶虫眯1500倍液
近几年,玉米烂心病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对玉米高产造成威胁,其主要发病原因是由于害虫危害,产生伤口后,细菌侵染,遇雨造成心腐。经试验,用杀虫剂与杀菌剂混配(10%吡虫啉1000倍液或5%啶虫眯1500倍液
1、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地膜覆盖栽培是一项抗御低温冷害、春旱和实施早播实现高产稳产的的有效措施。近年来看,对玉米生育前期可有效降低玉米烂心病的发病率。并可获得增加有效积温200-300摄氏度,提早成熟7
1、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地膜覆盖栽培是一项抗御低温冷害、春旱和实施早播实现高产稳产的的有效措施。近年来看,对玉米生育前期可有效降低玉米烂心病的发病率。并可获得增加有效积温200-300摄氏度,提早成熟7
一、发病症状 玉米烂心病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病。苗期发病重,在玉米苗的第五、第六叶中下部及心叶上,一是出现多个周缘褐色穿孔,有的被白膜,心叶上半部出现青枯萎蔫,心叶内褐变腐烂,有脓状物;二是新叶扭曲抽不
一、发病症状 玉米烂心病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病。苗期发病重,在玉米苗的第五、第六叶中下部及心叶上,一是出现多个周缘褐色穿孔,有的被白膜,心叶上半部出现青枯萎蔫,心叶内褐变腐烂,有脓状物;二是新叶扭曲抽不
玉米细菌性烂心:是近几年玉米普遍发生的病害,表现为心叶边缘初期水浸状、有异味,严重时心叶扭曲。本病发生原因是由于玉米苗期两种小害虫(瑞典蝇或蓟马)刺吸(或锉吸)玉米心叶后造成伤口,在遇到湿度大时,诱发
玉米细菌性烂心:是近几年玉米普遍发生的病害,表现为心叶边缘初期水浸状、有异味,严重时心叶扭曲。本病发生原因是由于玉米苗期两种小害虫(瑞典蝇或蓟马)刺吸(或锉吸)玉米心叶后造成伤口,在遇到湿度大时,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