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症状及防治
Posted 玉米
篇首语: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症状及防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发生症状:该病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也可危害叶鞘和苞叶。病斑最初为水浸状或淡黄色半透明小点,之后扩大为圆形、椭圆形、梭形或长条形病斑,病斑因品种抗性不同而表现不一样,一般长1-5mm,宽1-2mm,大小不等;病斑中央苍白色,呈半透明状,周围有褐色环带,外围有明显的黄色晕圈;多个病斑相连形成大斑,叶片的前半部或叶缘坏死;病斑在叶片上呈不明显的分节状发生。潮湿的情况下可产生黑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物:病菌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8-32℃,分生孢子最适萌发温度为30-32℃,相对湿度90%以上,最适湿度为饱和湿度。
二、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潜伏于病残体组织中越冬,也能以分生孢子越冬。带菌的玉米秸杆和杂草是病害发生的初侵染源;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传播到玉米叶片上,进行再侵染。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属于典型的成株期病害,玉米苗期抗病性较强,随着植株生长抗性减弱。,发病高峰在玉米抽雄后,即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由于该 病 潜 育期 短(2-3 天),7-10天即可完成一次侵染循环,如遇高温、高湿,可在短时期内大面积流行发生,低洼积水田和连作田发病较重。
三、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防治是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药剂防治为辅。
1、种植抗病品种2、加强栽培管理,减少越冬菌源。合理轮作,合理密植,加强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玉米收获后及时清理病残体,集中处理,减少初侵染源。 3、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田间发病率10%时应立即喷药防治。主要使用的药剂有:70%代森锰锌WP500倍液,50%速克灵WP500倍液等;喷药防治效果在78%--95%。
相关参考
发病症状: 叶部病斑初为水浸状褪绿半透明小点,后扩大为贺形、椭圆形、梭形或长条形病斑,病斑长2~5毫米,1~2毫米,最蛎的可达7毫米·3毫米,病斑中心灰白色,边缘黄褐或红褐色,外围有淡黄色晕圈,并具
发病症状: 叶部病斑初为水浸状褪绿半透明小点,后扩大为贺形、椭圆形、梭形或长条形病斑,病斑长2~5毫米,1~2毫米,最蛎的可达7毫米·3毫米,病斑中心灰白色,边缘黄褐或红褐色,外围有淡黄色晕圈,并具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俗称黄斑病,是我国继玉米大斑病及小斑病之后又一严重危害玉米的叶斑病,近年来呈发展蔓延上升趋势,一般减产20—30%,个别地块达50%以上,甚至绝产。 一、症状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主要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俗称黄斑病,是我国继玉米大斑病及小斑病之后又一严重危害玉米的叶斑病,近年来呈发展蔓延上升趋势,一般减产20—30%,个别地块达50%以上,甚至绝产。 一、症状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主要
一、症状叶部病斑初为水渍状褪绿半透明小点,后扩大为圆形、椭圆形、梭形或长条形病斑,病斑长2-5毫米、宽1-2毫米,最大的可达7毫米×3毫米。病斑中心灰白色,边缘黄褐色或红褐色,外围有淡黄色晕圈,并具黄
一、症状叶部病斑初为水渍状褪绿半透明小点,后扩大为圆形、椭圆形、梭形或长条形病斑,病斑长2-5毫米、宽1-2毫米,最大的可达7毫米×3毫米。病斑中心灰白色,边缘黄褐色或红褐色,外围有淡黄色晕圈,并具黄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又称黄斑病,农民叫黄叶病,是近年来我省玉米上继大、小斑病、锈病之后的又一重要病害。弯孢菌叶斑病发生后,叶片布满病斑,连片时干枯死亡,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降低产量。一、发生症状:该病主要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又称黄斑病,农民叫黄叶病,是近年来我省玉米上继大、小斑病、锈病之后的又一重要病害。弯孢菌叶斑病发生后,叶片布满病斑,连片时干枯死亡,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降低产量。一、发生症状:该病主要
由于近期连降大雨,并持续高温,为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据无棣县植保站调查,一般地块病株率达10%~15%,个别地片病株率达50%以上,已造成黄叶、干叶,需立即防治。 一、症状特征
由于近期连降大雨,并持续高温,为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据无棣县植保站调查,一般地块病株率达10%~15%,个别地片病株率达50%以上,已造成黄叶、干叶,需立即防治。 一、症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