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Posted 玉米

篇首语:内心简单,知足常乐,便是余生最美好的养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与防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玉米是蔚县的主要农作物,也是畜牧业生产的主要原料,被称为“饲料之王”。在影响玉米生产的各类因素中,病害因素随着玉米生产的发展呈现上升趋势。玉米大斑病是目前蔚县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尤其是今年的低温寡照,发生面积较大,其中先玉335、丰田14等品种发生尤为严重。

  一、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严重时苞叶和叶鞘上也可见连片病斑。常由植株下部叶片先开始发病,向上扩展。发病初期,叶上出现水浸状青灰色斑点,以后逐渐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褐色的梭形大斑,一般大小为50~100毫米×5~10毫米,有些病斑可长达200毫米。叶片上病斑多时,常导致整叶枯死。湿度大时,病斑在叶正反两面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斑能结合连片,使植株早期枯死。

  二、发生规律

  玉米大斑病是大斑突脐孢菌,有性态为大斑刚毛球腔菌引起的以叶部产生大型病斑症状为主的玉米病害,又称条斑病、煤纹病。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内外越冬。田间传播发病的初侵染菌源主要来自玉米秸秆上越冬病组织重新产生的分生孢子。孢子借风雨和气流传播。玉米大斑病的流行除与玉米品种感病程度有关外,还与当时的环境条件关系密切。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利于病害发展。气温高于25℃或低于15℃,相对湿度小于60%,持续几天,病害的发展就受到抑制。从拔节到出穗期间,气温适宜,又遇连续阴雨天,病害发展迅速,易大流行。土壤肥力差,玉米孕穗、出穗期间氮肥不足发病较重。低洼地、密度过大、连作地易发病。

  6.8月份气温大多处于发病适温范围,因此这3个月的降雨天数和降雨量是发病轻重的决定因素。如田间病斑出现较晚的年份,不论后期气候条件如何,大斑病的发生都不会太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很大。目前已发现Ht1、Ht2、Ht3、HtN、HtP五个显性单抗性基因,抗性相对稳定。自交系8112、5003等为高感。

  三、防治方法

  ①种植抗病品种。根据各地的优势小种选择抗病品种。抗病品种有:农华101、106、大丰30等。

  ②减少菌源。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株底部病叶并带出田间销毁;秋收后清除田间遗留的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耕深翻,压埋病原,促进植株残体腐烂。

  ③加强田间管理。增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科学排灌,合理安排株行距提高田间通风透光能力,降低田间湿度,促使玉米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有助于延缓病害发生过程。土壤有机质含量低、通透性差的单作田及玉米多年连作田有利于该病发生。

  ④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应及时打药,常用药剂有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浆期连续喷药2-3次,每次间隔7-10天。

相关参考

玉米小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玉米小斑病:常和大斑病同时出现或混合侵染,因主要发生在叶部,故统称叶斑病。此病除危害叶片、苞叶和叶鞘外,对雌穗和茎秆的致病力也比大斑病强,可造成果穗腐烂和茎秆断折。其发病时间,比大斑病稍早。发病初期,

玉米小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玉米小斑病:常和大斑病同时出现或混合侵染,因主要发生在叶部,故统称叶斑病。此病除危害叶片、苞叶和叶鞘外,对雌穗和茎秆的致病力也比大斑病强,可造成果穗腐烂和茎秆断折。其发病时间,比大斑病稍早。发病初期,

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大、小斑病发病条件:冷凉地区,18-27℃,吐丝前发病,损失50%以下,吐丝后6周发病产量损失很小  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治措施:  1)选且抗病品种:这是防治玉米大、小斑病的根本途经。  2)消除越冬

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大、小斑病发病条件:冷凉地区,18-27℃,吐丝前发病,损失50%以下,吐丝后6周发病产量损失很小  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治措施:  1)选且抗病品种:这是防治玉米大、小斑病的根本途经。  2)消除越冬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发生与防治

近年来,我国黄淮海、华北和东北玉米区普遍发生玉米弯袍菌叶斑病,病害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其危害程度有超过大斑病和小斑病的趋势。  1)感病植株病残体上的病菌在干燥条件下可安全越冬,在次年玉米生长前期形成初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发生与防治

近年来,我国黄淮海、华北和东北玉米区普遍发生玉米弯袍菌叶斑病,病害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其危害程度有超过大斑病和小斑病的趋势。  1)感病植株病残体上的病菌在干燥条件下可安全越冬,在次年玉米生长前期形成初

玉米灰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玉米灰斑病具有易传播、染病快、发病迅速等特点,防治上必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一、农业防治  1.合理密植:根据玉米品种的类型,掌握半紧凑型种植的密度、紧凑型等品种的种植密度,以改善

玉米灰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玉米灰斑病具有易传播、染病快、发病迅速等特点,防治上必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一、农业防治  1.合理密植:根据玉米品种的类型,掌握半紧凑型种植的密度、紧凑型等品种的种植密度,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