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斑病的危害及预防
Posted 玉米
篇首语:人们在诗中赞美鱼的自由,在餐桌上吃掉自由的鱼。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玉米大斑病的危害及预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生产中经常遇到的主要叶斑病害之一,此病害曾在玉米生产上造成过不同程度的危害。尤其是今年的特殊气候条件,发生面积较大。玉米大斑病是大斑突脐孢菌,有性态为大斑刚毛球腔菌引起的以叶部产生大型病斑症状为主的玉米病害,又称条斑病、煤纹病。近年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变革、单一抗性品种的大面积种植,病菌生理小种发生变异并趋于多元化,大斑病又有回升趋势,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地块达到30%~50%。该病主要发生在玉米抽雄以后,一般与品种、气候条件(尤其是7、8月份降雨多易发病)、肥料(供应不足发病重)有关。发病时下部叶片首先发病并迅速向上部叶片扩展,在叶片上产生大量病斑,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造成籽粒灌浆不足,导致减产, 防治方法:
①种植抗病品种。根据各地的优势小种选择抗病品种。筛选出抗病品种:农玉3,金园96-9,科泰18,潞玉13,平安14,四单136,屯玉2,屯玉42,屯玉88,铁单20,益丰39,原单29,合玉19,利民15,农大610,东单80,吉单34,郝玉8,军单8,银河101,丰田9等共21个品种,可以作为大斑病高发区或常发区域参考选择应用。
②减少菌源。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株底部病叶并带出田间销毁;秋收后清除田间遗留的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耕深翻,压埋病原,促进植株残体腐烂。
③加强田间管理。增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科学排灌,合理安排株行距提高田间通风透光能力,降低田间湿度,促使玉米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有助于延缓病害发生过程。土壤有机质含量低、通透性差的单作田及玉米多年连作田有利于该病发生。
④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应及时打药,常用药剂有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抽雄期连续喷药2-3次,每次间隔7-10天。
相关参考
玉米褐斑病是玉米在生长期最易发生和流行的叶斑病之一。其危害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叶鞘、和茎杆,叶片上与叶鞘相连处易染病,叶片、叶鞘染病,病斑圆形至椭圆形,褐色或红褐色,病斑易密集成型,小病斑融合成大病斑,
玉米褐斑病是玉米在生长期最易发生和流行的叶斑病之一。其危害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叶鞘、和茎杆,叶片上与叶鞘相连处易染病,叶片、叶鞘染病,病斑圆形至椭圆形,褐色或红褐色,病斑易密集成型,小病斑融合成大病斑,
玉米褐斑病是近几年才发现的玉米新病害,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致使玉米褐斑病发生流行,给玉米造成减产。为防止此种病害给农民造成损失,将玉米褐斑病作如下介绍。一、发病症状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
玉米褐斑病是近几年才发现的玉米新病害,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致使玉米褐斑病发生流行,给玉米造成减产。为防止此种病害给农民造成损失,将玉米褐斑病作如下介绍。一、发病症状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
一、症状 玉米整个生长期都可以感染大斑病,但在自然条件下,苗期很少发病。到玉米生长中后期,特别是抽穗以后,病情逐渐加重,此病主要危害叶片,也能危害叶鞘和苞叶。受害叶片初呈水渍状青灰色小斑点,然后沿叶
一、症状 玉米整个生长期都可以感染大斑病,但在自然条件下,苗期很少发病。到玉米生长中后期,特别是抽穗以后,病情逐渐加重,此病主要危害叶片,也能危害叶鞘和苞叶。受害叶片初呈水渍状青灰色小斑点,然后沿叶
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上。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最初为黄褐色或红褐色小斑点,病斑呈圆形或椭圆形,严重时叶片上全部布满病斑,在叶鞘上和叶脉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点,发病后期叶片的病斑处呈
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上。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最初为黄褐色或红褐色小斑点,病斑呈圆形或椭圆形,严重时叶片上全部布满病斑,在叶鞘上和叶脉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点,发病后期叶片的病斑处呈
冬春连旱后,玉米病害以锈病、大(小)斑病、灰斑病、丝黑穗病、纹枯病和病毒病为主。蚜虫、灰飞虱发生严重时,会使玉米病毒病危害较重。 播种期是预防各种病虫害的关键时期,以防治地下害虫及种子传播的病害为主
冬春连旱后,玉米病害以锈病、大(小)斑病、灰斑病、丝黑穗病、纹枯病和病毒病为主。蚜虫、灰飞虱发生严重时,会使玉米病毒病危害较重。 播种期是预防各种病虫害的关键时期,以防治地下害虫及种子传播的病害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