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条件
Posted 土壤
篇首语: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条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 感病品种的大量种植,是导致丝黑穗病严重发生的因素之一。另外,病原菌可能出现新的生理小种,导致原来抗病的品种丧失抗性。
(二) 长期连作致使土壤含菌量迅速增加。据报道,如果以病株率来反映菌量,那么土壤中含菌量每年可大约增长10 倍。
(三) 使用未腐熟的厩肥。据试验,施猪粪的田块发病率为0.1%,而沟施带菌牛粪的田块发病率高达17.4%~23%,铺施牛粪的田块发病率为10.6%~11.1%。
(四) 种子带菌未经消毒、病株残体未被妥善处理都会使土壤中菌量增加,导致该病的严重发生。
(五) 玉米播种至出苗期间的土壤温、湿度与发病关系极为密切。土壤温度在15~30℃范围内都利于病菌侵入,以25℃最为适宜。土壤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病菌侵入,在20%的湿度条件下发病率最高。另外,海拔越高、播种过深、种子生活力弱的情况下发病较重。
侵染温限15~35℃,适宜侵染温度20~30℃,25℃最适。土壤含水量低于12%或高于29%不利其发病。
相关参考
影响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的因素主要是:病菌以落入土中,混入粪肥或被种子携带的一种能够抵抗不良环境的特种孢子——厚垣孢子越冬,翌年在适宜的条件下,厚垣孢子萌发并通过芽鞘侵入寄主幼苗。入侵后,菌丝进入植株生长
影响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的因素主要是:病菌以落入土中,混入粪肥或被种子携带的一种能够抵抗不良环境的特种孢子——厚垣孢子越冬,翌年在适宜的条件下,厚垣孢子萌发并通过芽鞘侵入寄主幼苗。入侵后,菌丝进入植株生长
玉米丝黑穗病与高粱丝黑穗病病菌是同一个种的两个不同生理型。玉米上的菌系不能侵染高粱,高粱丝黑穗病菌虽能侵染玉米,但侵染力极低。玉米丝黑穗病菌主要为害玉米的雄穗(天花)和雌穗(果穗),一旦发病,通常全株
玉米丝黑穗病与高粱丝黑穗病病菌是同一个种的两个不同生理型。玉米上的菌系不能侵染高粱,高粱丝黑穗病菌虽能侵染玉米,但侵染力极低。玉米丝黑穗病菌主要为害玉米的雄穗(天花)和雌穗(果穗),一旦发病,通常全株
一、发病规律 玉米丝黑穗病的冬孢子萌发后,主要自玉米的幼芽鞘侵入,进而形成系统性侵染,造成苗期及成株期的典型症状,没有再次侵染。侵染期可长达50余天,故一般拌种剂的防病效果较差,需选用内吸、长效拌种
一、发病规律 玉米丝黑穗病的冬孢子萌发后,主要自玉米的幼芽鞘侵入,进而形成系统性侵染,造成苗期及成株期的典型症状,没有再次侵染。侵染期可长达50余天,故一般拌种剂的防病效果较差,需选用内吸、长效拌种
玉米丝黑穗病的典型症状、侵染途径及发病规律 典型症状:只在雌穗和雄穗上表现症状。受害前期表现为矮缩丛生型、黄条型、顶叶扭曲型等特异症状,抽穗期出现黄条型症状。病株雌穗变小,不吐花丝,除苞叶外整个雌穗
玉米丝黑穗病的典型症状、侵染途径及发病规律 典型症状:只在雌穗和雄穗上表现症状。受害前期表现为矮缩丛生型、黄条型、顶叶扭曲型等特异症状,抽穗期出现黄条型症状。病株雌穗变小,不吐花丝,除苞叶外整个雌穗
玉米丝黑穗病俗称“乌米”,雌穗发病除苞叶外,其余全被病菌破坏,外观仍像果穗,但内部全为黑粉(病菌原垣孢子)和一些散乱的黑色丝状物(维管束残余物),雄穗发病,部分或整个花器变形,基部膨大,内包黑粉,病株
玉米丝黑穗病俗称“乌米”,雌穗发病除苞叶外,其余全被病菌破坏,外观仍像果穗,但内部全为黑粉(病菌原垣孢子)和一些散乱的黑色丝状物(维管束残余物),雄穗发病,部分或整个花器变形,基部膨大,内包黑粉,病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