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丝黑穗病及其防治
Posted 玉米
篇首语:不经过琢磨,宝石也不会发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玉米丝黑穗病及其防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由于一些玉米品种的抗病性不强或致病菌的变异以及连续重茬栽培等原因,造成玉米丝黑穗病发生,而且个别年份,个别地块发生较重,病株率达30%,严重影响玉米产量。该病是玉米发芽期侵入的系统侵染性病害,一经感病,首先破坏雌穗,发病率等于损失率,给玉米生产造成很大损失,严重威胁着玉米的生产。
一玉米丝黑穗病的症状
玉米丝黑穗病的典型病症是雄性花器变形,雄花基部膨大,内为一包黑粉,不能形成雄穗。雌穗受害果穗变短,基部粗大,除苞叶外,整个果穗为一包黑粉和散乱的丝状物,严重影响玉米产量。
(一)玉米丝黑穗病的苗期症状
玉米丝黑穗病属苗期侵入的系统侵染性病害。
一般在穗期表现典型症状,主要危害雌穗和雄穗。受害严重的植株,在苗期可表现各种症状。幼苗分蘖增多呈丛生形,植株明显矮化,节间缩短,叶片颜色暗绿挺直,农民称此病状是:“个头矮、叶子密、下边粗、上边细、叶子暗、颜色绿、身子还是带弯的。有的品种叶片上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白色条斑,有的幼苗心叶紧紧卷在一起弯曲呈鞭状。
(二)玉米丝黑穗病的成株期症状
玉米成株期病穗上的症状可分为两种类型,即黑穗和变态畸形穗。
1黑穗黑穗病穗除苞叶外,整个果穗变成一个黑粉包,其内混有丝状寄主维管束组织,故名为丝黑穗病。受害果穗较短,基部粗,顶端尖,近似球形,不吐花丝。
2变态畸形穗是由于雄穗花器变形而不形成雄蕊,其颖片因受病菌刺激而呈多叶状;雌穗颖片也可能因病菌刺激而过度生长成管状长刺,呈刺猬头状,长刺的基部略粗,顶端稍细,中央空松,长短不一,由穗基部向上丛生,整个果穗呈畸形。
二玉米丝黑穗病的病原菌
玉米丝黑穗病的病原菌为孢堆黑粉,属担子菌亚门孢堆黑粉属,病组织中散出的黑粉为冬孢子,冬孢子黄褐色至暗紫色,球形或近球形,直径9~14μm,表面有细刺。冬孢子在成熟前常集合成孢子球并由菌丝组成的薄膜所包围,成熟后分散。冬孢子萌发温度范围为25~30℃,适温约为25℃,低于17℃或高32.5℃不能萌发;缺氧时不易萌发。病菌发育温度范围为23~36℃,最适温度为28℃。冬孢子萌发最适pH4.0~6.0,中性或偏酸性环境利于冬孢子萌发,但偏碱性环境抑制萌发。丝黑粉菌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侵染玉米的丝黑粉菌不能侵染高粱;侵染高粱的丝黑粉菌虽能侵染玉米,但侵染力很低,这是两个不同的专化型。
三玉米丝黑穗病的侵染途径
该菌主要以冬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有些则混入粪肥或粘附在种子表面越冬。土壤带菌是最主要的初次侵染来源,种子带菌则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冬孢子在土壤中能存活2~3年。冬孢子在玉米雌穗吐丝期开始成熟,且大量落到土壤中,部分则落到种子上(尤其是收获期)。播种后,一般在种子发芽或幼苗刚出土时侵染胚芽,有的在2~3叶期也发生侵染(有报道认为侵染终期为7~8叶期)。冬孢子萌发产生有分隔的担孢子,担孢子萌发生成侵染丝,从胚芽或胚根侵入,并很快扩展到茎部且沿生长点生长。花芽开始分化时,菌丝则进入花器原始体,侵入雌穗和雄穗,最后破坏雄花和雌花。由于玉米生长锥生长较快,菌丝扩展较慢,未能进入植株茎部生长点,这就造成有些病株只在雌穗发病而雄穗无病的现象。
四玉米丝黑穗病发病流行的条件
(一)感病品种的大量种植,是导致丝黑穗病严重发生的因素之一。另外,病原菌可能出现新的生理小种,导致原来抗病的品种丧失抗性。
(二)长期连作致使土壤含菌量迅速增加。据报道,如果以病株率来反映菌量,那么土壤中含菌量每年可大约增长10倍。
(三)使用未腐熟的厩肥。据试验,施猪粪的田块发病率为0.1%,而沟施带菌牛粪的田块发病率高达17.4%~23%,铺施牛粪的田块发病率为10.6%~11.1%。
(四)种子带菌未经消毒、病株残体未被妥善处理都会使土壤中菌量增加,导致该病的严重发生。
(五)玉米播种至出苗期间的土壤温、湿度与发病关系极为密切。土壤温度在15~30℃范围内都利于病菌侵入,以25℃最为适宜。土壤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病菌侵入,在20%的湿度条件下发病率最高。另外,海拔越高、播种过深、种子生活力弱的情况下发病较重。
五玉米丝黑穗病防治措施
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应采取以选育和应用抗病品种为主,结合种子药剂处理以及加强栽培管理的综合防治措施。
(一)选用优良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解决该病的根本性措施。
一般双亲抗病,杂种一代也抗病,双亲感病,杂种一代也感病。所以在抗病育种工作中,应选择优良抗病自交系作亲本,以获得抗病的后代。抗病的杂交种有丹玉13、掖单14、豫玉28等。
(二)播前种子处理
用药剂处理种子是综合防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方法有拌种浸种和种衣剂处理三种。玉米丝黑穗病的传染途径是种子、土壤、粪肥带菌。玉米在苗期(有人说五叶期以前),土中的病菌都能从幼芽和幼根入侵,所以,药剂防治必须选择内吸性强、残效期长的农药,效果才比较好。
三唑类杀菌剂拌种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较好,大面积防效可稳定在60%~70%。目前在生产上推广使用以下几种药剂进行种子处理:
1用有效成分占种子重量0.2%~0.3%的粉锈宁和羟锈宁拌种,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方法;20%萎锈灵1kg,加水5kg,拌玉米种75kg,闷4h(小时)效果也很好。
2速保利按40~80g有效成分与100kg种子拌种。
3用0.3%的氧环宁缓释剂拌种,防效可达90%以上。
4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3%—0.7%用量拌种,或甲基托布津50%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5%—0.7%用量拌种。
5用50%矮壮素液剂加水200倍,浸种12h(小时),或再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拌种。
6选用包衣种子也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三)拨除病株
玉米丝黑穗病主要为害雌、雄穗,但苗期已表现病状,切随着叶龄的增加,特征愈明显,确诊率愈高。可结合间苗、定苗及中耕除草等予以拨除病苗、可疑苗,拨节至抽穗期病菌黑粉末散落前拨除病株,抽雄后继续拨除,彻底扫残。拨除的病株要深埋、烧毁,不要在田间随意丢放。
(四)加强耕作栽培措施
1合理轮作与高粱、谷子、大豆、甘薯等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2调整播期以及提高播种质量播期适宜并且播种深浅一致,覆土厚薄适宜。
3拔除病株苗期和生长期症状明显时或生长后期病穗未开裂散出黑粉(冬孢子)之前,及时割除发病株并携出田外深埋。
4施用净肥减少菌量禁止用带病秸秆等喂牲畜和作积肥。肥料要充分腐熟后再施用,减少土壤病菌来源。
另外,清洁田园,处理田间病株残体,同时秋季进行深翻土地,减少病菌来源,从而减轻病害发生。
相关参考
玉米在种植过程中,为了防止病虫害,要使用种衣剂,一般而言,在我区种衣剂主要有内吸杀虫剂和三类杀菌剂所包含的种衣剂包衣,用来防治玉米地下害虫以及玉米异常苗和玉米丝黑穗病,为了防止意外,农民应该保留一个印
玉米在种植过程中,为了防止病虫害,要使用种衣剂,一般而言,在我区种衣剂主要有内吸杀虫剂和三类杀菌剂所包含的种衣剂包衣,用来防治玉米地下害虫以及玉米异常苗和玉米丝黑穗病,为了防止意外,农民应该保留一个印
玉米丝黑穗病是一种全球性玉米病害。近年来,玉米丝黑穗病在局部地区发生程度逐年加重,发病率严重时可达20%以上,已成为造成玉米减产的主要病害。 (一)玉米丝黑穗病的病害循环 玉米丝黑穗病是土传病害,
玉米丝黑穗病是一种全球性玉米病害。近年来,玉米丝黑穗病在局部地区发生程度逐年加重,发病率严重时可达20%以上,已成为造成玉米减产的主要病害。 (一)玉米丝黑穗病的病害循环 玉米丝黑穗病是土传病害,
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米、哑玉米,是玉米生产的主耍病害之-。 -、玉米丝黑穗病危害症状 玉米丝黑穗病的典型病症是雄性花器变形,雄花基部膨大,内为-包黑粉,不能形成雄穗。雌穗受害果穗变短,基部粗大,除苞叶外
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米、哑玉米,是玉米生产的主耍病害之-。 -、玉米丝黑穗病危害症状 玉米丝黑穗病的典型病症是雄性花器变形,雄花基部膨大,内为-包黑粉,不能形成雄穗。雌穗受害果穗变短,基部粗大,除苞叶外
玉米丝黑穗病是影响玉米高产的一个重要病害。近年来,随着玉米感病杂交种的连年种植和连作面积增多,导致该病害逐年加重。市场上防治丝黑穗病的药剂有很多种,其成份也不同。现选择几种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不同成份种
玉米丝黑穗病是影响玉米高产的一个重要病害。近年来,随着玉米感病杂交种的连年种植和连作面积增多,导致该病害逐年加重。市场上防治丝黑穗病的药剂有很多种,其成份也不同。现选择几种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不同成份种
玉米丝黑穗病发生与防治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我市一般年份发病率为2%—8%,严重时高达30%—50%。该病于前些年虽已基本得到控制,但由于玉米长期连作、春季连续多年低温干旱及不抗
玉米丝黑穗病发生与防治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我市一般年份发病率为2%—8%,严重时高达30%—50%。该病于前些年虽已基本得到控制,但由于玉米长期连作、春季连续多年低温干旱及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