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防早治玉米青枯病
Posted 玉米
篇首语: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早防早治玉米青枯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青枯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是由多种真菌引起的。这种病害在玉米灌浆至乳熟期出现,乳熟至蜡熟期最多。主要特征是侵染根和茎基1~3节,变褐,腐烂。因此也叫茎基腐病或茎腐病。发病快的在1~2天内,整株迅速失水,青枯,果穗下垂,停止发育。发病较慢的叶片自下而上变黄,早枯,有时也出现青枯的叶片。茎部发病初期变褐,水渍状,失水皱缩成条纹状凹陷,髓部变空,植株很容易倒伏。用刀切开病茎,会发现维管束变褐,潮湿环境下,可以生长白色菌丝和粉红色霉层。
引起玉米青枯病的病菌能够长期在土壤中腐生,分别以菌丝体、卵孢子、厚垣孢子在植物残体或土壤和未熟肥料中越冬。
一些地区连年种植玉米并实行秸秆还田是土壤中的病菌逐年增加的原因之一,提高种植密度也为病菌提供了有利侵染的小气候。
防治玉米青枯病要注意以下几点: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我国已经将抗青枯病列为玉米育种目标。可以在不同地区选用不同的自交系和抗性品种。收获后及时清除玉米秸秆,或高温堆制有机肥,或集中处理。尽可能与蔬菜作物轮作。注意排水防涝,合理密植,增施锌肥以提高玉米生长势和抗病能力。增施有机肥和菌肥,用生防菌拌种,用咯菌腈(适乐时)或立克秀包衣种子或拌种处理。
相关参考
棉花从播种到出苗50天内可发生多种病害,常导致烂种、烂芽、烂根、叶枯,严重时造成缺苗断垄,不能一播全苗,甚至毁种,对后期产量质量影响很大。按照其发病部位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根病,主要包括立枯病、炭疽病
棉花从播种到出苗50天内可发生多种病害,常导致烂种、烂芽、烂根、叶枯,严重时造成缺苗断垄,不能一播全苗,甚至毁种,对后期产量质量影响很大。按照其发病部位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根病,主要包括立枯病、炭疽病
防治方法:对玉米螟发生较重田块,亩用1.5%辛硫磷颗粒剂1千克拌5千克细土混匀撒入心叶。 对蚜虫发生较重田块,用2.5%溴氰菊酯200克兑水50千克喷雾。 对地老虎发生较重的田块,用90%敌百虫4
防治方法:对玉米螟发生较重田块,亩用1.5%辛硫磷颗粒剂1千克拌5千克细土混匀撒入心叶。 对蚜虫发生较重田块,用2.5%溴氰菊酯200克兑水50千克喷雾。 对地老虎发生较重的田块,用90%敌百虫4
玉米顶腐病是近几年新出现的病害,呈逐年加重趋势,危害损失大,生产上应早防早治。玉米整个生长期都会发生顶腐病,不同生育期表现出不同的症状。苗期受害,病株生长缓慢,叶片边缘失绿、皱缩、扭曲,出现黄色条斑,
玉米顶腐病是近几年新出现的病害,呈逐年加重趋势,危害损失大,生产上应早防早治。玉米整个生长期都会发生顶腐病,不同生育期表现出不同的症状。苗期受害,病株生长缓慢,叶片边缘失绿、皱缩、扭曲,出现黄色条斑,
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穗颈瘟大发生,二代二化螟、纹枯病、稻曲病中等偏重发生。防治工作要坚持“压前控后、治早治小是早防综控”策略。重点抓好四大关键战役:第一战役:7月上、中旬,主要防控对象是二代稻飞虱
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穗颈瘟大发生,二代二化螟、纹枯病、稻曲病中等偏重发生。防治工作要坚持“压前控后、治早治小是早防综控”策略。重点抓好四大关键战役:第一战役:7月上、中旬,主要防控对象是二代稻飞虱
棉花从发芽出苗至现蕾期间发生的病害统称苗期病害。眼下棉花已陆续出苗,及早发现,早期防治,是实现苗全、苗齐、苗壮的关键。 一、病害主要种类在河北省各棉区普遍发生的苗期病害有立枯病、猝倒病、炭疽病等。
棉花从发芽出苗至现蕾期间发生的病害统称苗期病害。眼下棉花已陆续出苗,及早发现,早期防治,是实现苗全、苗齐、苗壮的关键。 一、病害主要种类在河北省各棉区普遍发生的苗期病害有立枯病、猝倒病、炭疽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