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斑病防治技术建议

Posted 玉米

篇首语:树老根子深,人老骨头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玉米大斑病防治技术建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农业是嫩江县支柱产业,玉米是近两年平原乡镇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加之种植的玉米品种以感大斑病为主,而且重茬面积增大、种植密度大、气候变化加剧,导致玉米大斑病极有可能普遍发生,一旦发生,它的严重程度将是前所未有的。玉米大斑病一般可减产10—20%,如果发生在玉米吐丝以前最多可减产50%以上。为此,一定要加大预防和防治力度,减少玉米大斑病发生的可能性,确保我县玉米丰产丰收。

  一、玉米大斑病为害症状

  玉米大斑病多发生在玉米生育后期,主要危害叶片。在叶片上形成大的菱形病斑,初期为青灰色,几天后,病斑沿叶脉迅速扩大。在感病品种上,先从病部叶片表现症状,初期灰绿色或水浸状小斑点,后变成青灰色菱形大斑,病害流行年份可以使叶片迅速青枯、黄枯,植株早死,导致玉米穗秃尖,籽粒发黑,粒重下降,其产量和品质受到严重影响。

  二、玉米大斑病发生规律

  玉米大斑病一般发生在玉米抽雄期和吐丝期,此时玉米处在营养需求的高峰期,如果此时气温持续在20℃—25℃,相对湿度90%,对病原孢子的形成、萌发、侵染极为有利,这样的气候条件与玉米大斑病感病阶段相吻合,必然导致玉米大斑病的发生流行。另外,玉米孕穗期氮肥不足易病重,低洼地、密度大、连作地块易发病。

  三、玉米大斑病的预防、防治方法

  首先选用抗病品种;其次消灭侵染源,玉米收获后及时进行秋翻地,对秸秆要认真处理,重病地块秸秆残体应烧干净;第三合理轮作;第四加强田间管理;第五合理密植;第六加强药剂预防和防治,早期预防,在玉米9—11片完全展开叶期,用48%品星公顷50—75克,此时可以结合玉米螟、化控及硼肥共同喷施。如果没有预防,当玉米抽雄后,田间病株率达70%,病叶率在20%时必须喷药,用50%多菌灵和70%甲基硫菌灵500—600倍液,最好先用48%品星公顷75克或杜邦福星45—60克喷雾,需2—3次,一定要在抽雄结束之前控制病情在棒3叶以下,只有这样才能对产量影响危害最小。

相关参考

玉米大小叶斑病防治技术建议

玉米大小斑病从苗期到成熟期均可发生,以玉米抽雄后发病重。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叶鞘和包叶,病原为真菌性病害。  7.8月玉米正处在拔节抽穗期,温度适宜于病害发生流行,如果降雨天数多,田间相对湿度高,则发

玉米大小叶斑病防治技术建议

玉米大小斑病从苗期到成熟期均可发生,以玉米抽雄后发病重。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叶鞘和包叶,病原为真菌性病害。  7.8月玉米正处在拔节抽穗期,温度适宜于病害发生流行,如果降雨天数多,田间相对湿度高,则发

夏玉米播种期及苗期综合防治技术建议

夏玉米播种期临近,为实现一播全苗,减轻病虫草危害,搞好玉米播种期和苗期病虫草综合防治至关重要,现提出如下综合防治技术建议:一、播种期措施(一)有针对性地选用高产稳产抗耐病品种建议在弯孢菌叶斑病发生区,

夏玉米播种期及苗期综合防治技术建议

夏玉米播种期临近,为实现一播全苗,减轻病虫草危害,搞好玉米播种期和苗期病虫草综合防治至关重要,现提出如下综合防治技术建议:一、播种期措施(一)有针对性地选用高产稳产抗耐病品种建议在弯孢菌叶斑病发生区,

玉米灰斑病如何防治

灰斑病又叫尾孢叶斑病,属尾孢菌属,高海拔高湿低温条件下尤为严重。其主要症状叶片变黄枯焦,果穗下垂,籽粒松脱干瘪,百粒重下降。建议采取以下防治技术:  1、选用抗病品种。  2、提早播种。选用早熟品种。

玉米灰斑病如何防治

灰斑病又叫尾孢叶斑病,属尾孢菌属,高海拔高湿低温条件下尤为严重。其主要症状叶片变黄枯焦,果穗下垂,籽粒松脱干瘪,百粒重下降。建议采取以下防治技术:  1、选用抗病品种。  2、提早播种。选用早熟品种。

防治玉米大斑病技术

玉米是吉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占据很重要的经济地位,但由于玉米的连作物原因,使得玉米常发生玉米大班病、是玉米叶片早期枯死,影响玉米产量。  玉米大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的叶片上,病斑长5-10厘米宽到5-1

防治玉米大斑病技术

玉米是吉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占据很重要的经济地位,但由于玉米的连作物原因,使得玉米常发生玉米大班病、是玉米叶片早期枯死,影响玉米产量。  玉米大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的叶片上,病斑长5-10厘米宽到5-1

玉米大斑病防治技术

玉米大斑病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严重时苞叶和叶鞘上也出现连片病斑。常由植株下部叶片先开始发病,逐渐向上扩展蔓延。其防治方法是:  1.种植抗病品种。  2.减少菌源。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株底部病叶并带出田

玉米大斑病防治技术

玉米大斑病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严重时苞叶和叶鞘上也出现连片病斑。常由植株下部叶片先开始发病,逐渐向上扩展蔓延。其防治方法是:  1.种植抗病品种。  2.减少菌源。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株底部病叶并带出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