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锈病的发生与防治
Posted 锈病
篇首语:知识虽宝贵,但更可贵的却在于运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夏玉米锈病的发生与防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玉米锈病已成为夏玉米主产区的主要病害。以其发病时间集中、蔓延速度快等特点,严重制约着玉米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一、危害症状
玉米锈病发生于玉米植株上的各个部位,主要以浸染叶片为主,严重时也可浸染果穗和苞叶。在受害部位,病斑颜色依次从乳白色—淡黄色—黄褐色过渡,最终成为红褐色后,表皮破裂散发出锈粉状夏孢子,并可进行重复浸染。后期病斑上着生黑色近圆形突起,开裂后现出黑褐色冬孢子。病斑呈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隆起,无规则散生或聚生。斑斑相连后导致叶片功能丧失,提早枯死。
二、发病因素和规律
外来菌源的介入和连续大面积种植易感品种是导致锈病发生的主要原因。高温高湿是造成该病发生早迟和轻重的重要条件。凡生长期间气温相对较低和多阴雨年份易于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同一品种中,偏施氮肥和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的地块发病较重。不同品种间,马齿型品种抗性强于甜质型品种,生育期长的品种抗性强于生育期短的品种。
三、防治措施
玉米锈病是一种气流传播的大区域发生和流行性病害,防治上应在扩大种植抗病品种面积的基础上采取栽培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措施。
(1)农业防治。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提倡基施N、P、K复合肥和叶面喷洒磷酸二氢钾溶液,避免偏施氮肥,以提高玉米的抗浸染能力。低洼积水地块要及时做好排水工作。
(2)化学防治。应立足于“预防为主”的方针,当田间始发病时就立即用药。亩选用15%三唑酮粉剂100~150克或25%三唑酮乳油100~120克和12.5%烯唑醇粉剂50~60克对水30公斤均匀喷雾。重病地块连喷2次,间隔7天。
相关参考
夏玉米锈病是夏孢子随气流传播病原菌,玉米被侵染后病斑初期为褐绿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黄褐色或红褐色的隆起病斑,在玉米叶的正面或背面均可发生危害玉米的生长。 防治方法:1.选种抗病品种加管
夏玉米锈病是夏孢子随气流传播病原菌,玉米被侵染后病斑初期为褐绿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黄褐色或红褐色的隆起病斑,在玉米叶的正面或背面均可发生危害玉米的生长。 防治方法:1.选种抗病品种加管
主要症状: 玉米锈病可发生在玉米植株上的各个部位,但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在受害部位初形成乳白色、淡黄色,后变黄褐色乃至红褐色的夏孢子堆,夏孢子堆在叶两面散生或聚生,椭圆或长椭圆形,隆起,表皮破裂,散出
主要症状: 玉米锈病可发生在玉米植株上的各个部位,但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在受害部位初形成乳白色、淡黄色,后变黄褐色乃至红褐色的夏孢子堆,夏孢子堆在叶两面散生或聚生,椭圆或长椭圆形,隆起,表皮破裂,散出
玉米锈病的发生是由外来病菌引起的,田间植株感病后夏孢子主要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 6.底见夏孢子,8月中旬达高峰。 6.中旬至7月中旬为玉米锈病的侵染期。玉米锈病从7月中旬开始发病,8月底发病盛
玉米锈病的发生是由外来病菌引起的,田间植株感病后夏孢子主要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 6.底见夏孢子,8月中旬达高峰。 6.中旬至7月中旬为玉米锈病的侵染期。玉米锈病从7月中旬开始发病,8月底发病盛
一、症状: 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片两面散生或聚生长圆形、黄褐色、粉状病斑,并散出铁锈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夏孢子堆和夏孢子。生长后期病斑上生长圆形黑色冬孢子堆和冬孢子。 二、发病规律: 夏孢子萌发最
一、症状: 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片两面散生或聚生长圆形、黄褐色、粉状病斑,并散出铁锈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夏孢子堆和夏孢子。生长后期病斑上生长圆形黑色冬孢子堆和冬孢子。 二、发病规律: 夏孢子萌发最
玉米锈病是我国华南、西南一带重要病害。主要侵染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果穗、苞叶乃至雄花。病原称玉米柄锈,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夏孢子堆黄褐色。夏孢子浅褐色,椭圆形至亚球状,具细刺。 病状:普通锈病可发生在
玉米锈病是我国华南、西南一带重要病害。主要侵染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果穗、苞叶乃至雄花。病原称玉米柄锈,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夏孢子堆黄褐色。夏孢子浅褐色,椭圆形至亚球状,具细刺。 病状:普通锈病可发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