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早播增产的原因

Posted 玉米

篇首语:劳动教养了身体,学习教养了心灵。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夏玉米早播增产的原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早播气候条件好早播可使夏玉米生长发育处于良好的气候条件下。河南玉米生长季节的气候特点是,5月下旬到6月中旬降雨较少,6月下旬开始增多,7月上旬进入雨季,8月中旬后开始减少;5月份平均气温已达200C以上,以后逐渐升高,7月和8月上旬最高,8月中旬开始下降,9月中旬平均气温200C左右,下旬则降到200C以下。玉米是喜温作物,灌浆期的适宜温度为20~240C;低于200C,则灌浆速度减慢,对灌浆不利。利用早播可以使玉米的生长发育初期处于6月上、中旬,此时雨量偏少,温度相对较低,有利于蹲苗;玉米拔节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需水、需肥增多,生长速度加快,赶上7~8月份的高温多雨天气,对玉米生长十分有利。如果晚播,玉米苗期就处于高温多雨季节,容易遭受芽涝;同是由于高温多雨,玉米生长过快,植株细弱,不抗倒伏;加上后期温度越来越低,对其后期灌浆不利,造成粒重下降。因此,晚播穗小、粒轻,产量低。

  二、早播可使玉米生长季节延长目前,河南的几个玉米高产杂交种,生育期一般为100~105天,约需积温2500~27000C。如果玉米在6月20日以后播种,9月20日收获,积温不足24000C,不能满足玉米生长需要,难以正常成熟,从而影响产量。要想获得高产,必须在6月10日前播完,才能满足高产对积温的要求。

  三、早播可以减轻病害早播的玉米在较高温度下生长发育,植株生长健壮。晚播时,植株抗病力弱,病害重。据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用浚双一号试验,6月5日播种的,抽雄期小斑病病情指数为0.52%,灌浆期为15.16%;6月15日播种的,抽雄期病情指数为5.25%,灌浆期为26.17%;6月20日播种的,抽雄期病情指数为19.9l%,灌浆期高达40.8%。可见,播种越晚,发病越重。

  此外,夏玉米早播可以早成熟、早收获、早腾茬,有利于小麦精细整地和适时播种,可以提高小麦产量,从而增加全年产量。

相关参考

夏玉米早播能增产

一、早播给夏玉米生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我县夏玉米生长季节的气候特点是5月平均气温已达到 20℃ 以上,6月气温上升很快,7月和8月上旬气温最高,8月中旬后开始下降,9月中旬平均气温为20.6℃ 。

夏玉米早播能增产

一、早播给夏玉米生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我县夏玉米生长季节的气候特点是5月平均气温已达到 20℃ 以上,6月气温上升很快,7月和8月上旬气温最高,8月中旬后开始下降,9月中旬平均气温为20.6℃ 。

夏玉米早播有那几种方法

早播是夏玉米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据试验,5于25日至6月12日。平均每早播一天可增产1%左右,所以夏玉米要力争早播,最迟不要晚于6月15日,否则减产幅度则更大。夏玉米早播的方法主要有三种:麦垄点种

夏玉米早播有那几种方法

早播是夏玉米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据试验,5于25日至6月12日。平均每早播一天可增产1%左右,所以夏玉米要力争早播,最迟不要晚于6月15日,否则减产幅度则更大。夏玉米早播的方法主要有三种:麦垄点种

夏玉米贴茬播种技术促增产

玉米贴茬播种是指在小麦收获之后,不经过耕地、整地,直接在麦茬地上播种夏玉米。采用贴茬播种技术可实现抢时早播,减少农耗时间,减轻劳动强度,利于机械化作业,并可减少夏玉米“芽涝”危害发生的几率,是实现夏玉

夏玉米贴茬播种技术促增产

玉米贴茬播种是指在小麦收获之后,不经过耕地、整地,直接在麦茬地上播种夏玉米。采用贴茬播种技术可实现抢时早播,减少农耗时间,减轻劳动强度,利于机械化作业,并可减少夏玉米“芽涝”危害发生的几率,是实现夏玉

2013年夏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技术

一、因地制宜选择优良品种适合我市栽培的优良品种主要有:浚单20、郑单958、浚单26、中科11、伟科702等。  二、适时适量早播提高播种质量早播是夏玉米增产的关键,可以争取生长季节,避开后期低温冷害

2013年夏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技术

一、因地制宜选择优良品种适合我市栽培的优良品种主要有:浚单20、郑单958、浚单26、中科11、伟科702等。  二、适时适量早播提高播种质量早播是夏玉米增产的关键,可以争取生长季节,避开后期低温冷害

安次区夏玉米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为实现全年粮食增产的总体目标,充分挖掘玉米增产潜力,发挥玉米增产优势,夏玉米生产在做好耐密高产品种选用、播前残茬处理、普遍增施钾肥、病虫草害防治和田间科学管理等工作基础上,要突出落实好“抢时早播”、“

安次区夏玉米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为实现全年粮食增产的总体目标,充分挖掘玉米增产潜力,发挥玉米增产优势,夏玉米生产在做好耐密高产品种选用、播前残茬处理、普遍增施钾肥、病虫草害防治和田间科学管理等工作基础上,要突出落实好“抢时早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