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防治小麦抗性蚜虫

Posted 白粉病

篇首语: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怎样防治小麦抗性蚜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小麦白粉病是一种流行性病害,受天气条件影响较大,特别是小麦生长后期雨量偏多温度又偏低,将延长白粉病的流行期,加重病情。群体过大,氮肥施用过多的麦田,特别是感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极易发病流行。近日连续阴雨天气较多,为小麦白粉病流行造成潜在威胁。因此,要组织查看、及时防治,以控制白粉病的发生流行。
一、症状表现主要为害叶片,病情严重时也可为害叶鞘,茎秆和穗部。从幼苗至成株期皆可发生。以小麦中后期发生较重,病斑部位初期长出丝状白色霉点,以后表面覆盖的霉层逐渐加厚,似绒毛状,颜色由白色逐渐变为灰色,为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期散生黑色小点。
二、发病条件
1.气候条件。小麦白粉病在小麦秋苗至成株期均可发病,5~6月份为暴发流行期。一般阴雨天多、湿度较大、光照不足是白粉病严重流行的主要生境条件。
2.栽培管理。小麦早播田较迟播田发病重;群体过大较群体合理的田块发病重;不合理施肥会加重病害发生,高肥水特别是偏施氮肥田块,病害发生较重。小麦生长后期大量施氮肥,发病也严重。
三、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根据品种和地力,播种时合理安排播量,推迟播期,控制群体不宜过大,增施磷钾肥,合理施肥浇水,加强田间管理,促使小麦生长健壮。
2.药剂防治。当病叶率达到15%时,每亩可用20%三唑酮乳油50毫升,或1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克,对水40~50公斤,主要对小麦中下部进行喷雾防治。

相关参考

怎样防治小麦蚜虫?

麦蚜主要有麦长管蚜、黍蚜和麦二叉蚜。从小麦苗期至穗期都有危害,以穗期危害对产量影响最大。苗期当蚜株率达40%~50%,平均每株有蚜4~5头时进行防治,穗期当有蚜穗率达15%~20%,每株平均有蚜10头

怎样防治小麦蚜虫?

麦蚜主要有麦长管蚜、黍蚜和麦二叉蚜。从小麦苗期至穗期都有危害,以穗期危害对产量影响最大。苗期当蚜株率达40%~50%,平均每株有蚜4~5头时进行防治,穗期当有蚜穗率达15%~20%,每株平均有蚜10头

棉花抗性蚜虫防治技术

棉蚜,俗称腻虫、油汗。  危害特征 以成若蚜群集于叶背和嫩尖上吸食汁液,被害组织细胞受到破坏,致使棉叶向背面卷曲,植株矮缩不长,同时分泌蜜露,导致霉菌滋生,影响光合作用。  发生规律 苗蚜5月中旬~6

棉花抗性蚜虫防治技术

棉蚜,俗称腻虫、油汗。  危害特征 以成若蚜群集于叶背和嫩尖上吸食汁液,被害组织细胞受到破坏,致使棉叶向背面卷曲,植株矮缩不长,同时分泌蜜露,导致霉菌滋生,影响光合作用。  发生规律 苗蚜5月中旬~6

如何防治小麦蚜虫(腻虫)

小麦蚜虫又名腻虫,是小麦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以成虫、若虫吸取小麦汁液危害小麦,再加上蚜虫排出的蜜露,落在麦叶片上,严重地影响光合作用,造成小麦严重减产。前期危害可造成麦苗发黄,影响生长,后期危害被害部分

如何防治小麦蚜虫(腻虫)

小麦蚜虫又名腻虫,是小麦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以成虫、若虫吸取小麦汁液危害小麦,再加上蚜虫排出的蜜露,落在麦叶片上,严重地影响光合作用,造成小麦严重减产。前期危害可造成麦苗发黄,影响生长,后期危害被害部分

两招提高小麦蚜虫防治效果

交替用药降低小麦蚜虫抗药性 常用一种农药会使小麦蚜虫对所用农药产生抗药性,从而使防治效果变差。建议在蚜虫发生的初期每亩用21%绿杀40克,或2.5%顺反氯氰菊酯25克,或3%啶虫咪乳油50毫升;在蚜虫

两招提高小麦蚜虫防治效果

交替用药降低小麦蚜虫抗药性 常用一种农药会使小麦蚜虫对所用农药产生抗药性,从而使防治效果变差。建议在蚜虫发生的初期每亩用21%绿杀40克,或2.5%顺反氯氰菊酯25克,或3%啶虫咪乳油50毫升;在蚜虫

小麦蚜虫防治警报

由于今冬气候温和,蚜虫越冬基数大,加之春后气候条件适宜,小麦蚜虫发生为害较重。据华蓥调查:小麦有蚜株率为17-100%,平均73%,百株蚜量220头-28900头,平均7983头,个别地块百株蚜量超过

小麦蚜虫防治警报

由于今冬气候温和,蚜虫越冬基数大,加之春后气候条件适宜,小麦蚜虫发生为害较重。据华蓥调查:小麦有蚜株率为17-100%,平均73%,百株蚜量220头-28900头,平均7983头,个别地块百株蚜量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