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海县植物病虫情报第五期:及时除治小麦蚜虫

Posted 麦蚜

篇首语:缥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静海县植物病虫情报第五期:及时除治小麦蚜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麦蚜俗称小麦腻虫,种类主要有麦长管蚜、麦二叉蚜、麦黍缢管蚜、麦无网长管蚜。静海县以麦长管蚜为主(占95%以上),主要在小麦穗部及茎叶上刺吸为害,穗部为害尤重。麦蚜吸取汁液使叶片发黄,子粒饥瘦或不能结实,对小麦产量影响极大。麦蚜每年可发生10~20余代,主要是孤雌生殖。其虫源一部分来自本地,一部分由外地迁飞而至。
县站及有关测报点5月7日对我县麦田普查,一般百株蚜量250~300头,蚜株率50%~60%,个别田块已逼近防治指标。从义渡口麦田系统调查看:4月15日始见蚜,百株蚜量0.1头,始见蚜日较07年晚5天,接近历年平均值;4月30日百株蚜量29头,蚜株率14%;5月4日百株蚜量144头,有翅蚜占57.6%,蚜株率69%,瓢虫1头;5月7日百株蚜量454头,蚜株率70%。今年麦蚜发生特点是:4月30之前蚜量偏低,5月1~5月7日,风日较多、气温偏高,促进了有翅蚜的迁入和繁殖,蚜量上升较快。根据麦蚜发生态势,结合气象及小麦长势分析,麦蚜普遍达防标日期预计在5月12~16日(防治指标:百株蚜量500头),望各乡镇及时除治。

相关参考

2015年5月5日病虫情报第9期注意及时防治玉米细菌性茎腐病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属细菌性病害,早在2006年就在横县首次发现,近年来少发生,但一旦发病,危害极重。其典型症状是:在玉米植株中部的叶鞘和茎秆上发生水浸状病斑,引起组织软化、腐烂,并有腥臭味,这是该病的主

2015年5月5日病虫情报第9期 注意及时防治玉米细菌性茎腐病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属细菌性病害,早在2006年就在横县首次发现,近年来少发生,但一旦发病,危害极重。其典型症状是:在玉米植株中部的叶鞘和茎秆上发生水浸状病斑,引起组织软化、腐烂,并有腥臭味,这是该病的主

2015年5月5日病虫情报第9期注意及时防治玉米细菌性茎腐病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属细菌性病害,早在2006年就在横县首次发现,近年来少发生,但一旦发病,危害极重。其典型症状是:在玉米植株中部的叶鞘和茎秆上发生水浸状病斑,引起组织软化、腐烂,并有腥臭味,这是该病的主

2015年5月5日病虫情报第9期 注意及时防治玉米细菌性茎腐病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属细菌性病害,早在2006年就在横县首次发现,近年来少发生,但一旦发病,危害极重。其典型症状是:在玉米植株中部的叶鞘和茎秆上发生水浸状病斑,引起组织软化、腐烂,并有腥臭味,这是该病的主

麦套玉米苗期及时防治病虫害

小麦收获后,原来危害小麦的害虫,如蓟马、黏虫、蛀茎夜娥、蚜虫、灰飞虱将会在玉米出苗后,迅速向玉米幼苗上转移,危害玉米幼苗的正常生长,其中蓟马会造成玉米幼苗扭曲变形,叶片不能正常伸展;黏虫、蛀茎夜娥则会

麦套玉米苗期及时防治病虫害

小麦收获后,原来危害小麦的害虫,如蓟马、黏虫、蛀茎夜娥、蚜虫、灰飞虱将会在玉米出苗后,迅速向玉米幼苗上转移,危害玉米幼苗的正常生长,其中蓟马会造成玉米幼苗扭曲变形,叶片不能正常伸展;黏虫、蛀茎夜娥则会

陇东旱塬小麦腥黑穗病发生与防治

小麦腥黑穗病是一种检疫性病害,属我塬植物检疫对象。该病传播途径广、发生蔓延快、产量损失重,一但发生如不及时除治,三年时间内小麦可绝收,且病粒有毒,当病粒率超过3%时,人畜不能食用,只能作焚烧或深埋处理

陇东旱塬小麦腥黑穗病发生与防治

小麦腥黑穗病是一种检疫性病害,属我塬植物检疫对象。该病传播途径广、发生蔓延快、产量损失重,一但发生如不及时除治,三年时间内小麦可绝收,且病粒有毒,当病粒率超过3%时,人畜不能食用,只能作焚烧或深埋处理

立即除治玉米、高粱病虫害

由于今年春季气温偏低,旱情较重,春玉米、高粱播期普遍偏晚。目前玉米、高粱处于小喇叭口期,一代玉米螟为害较历年偏晚,县植保植检科及有关测报点近日普查,部分乡镇如蔡公庄玉米、高粱田玉米螟发生较重,严重的花

立即除治玉米、高粱病虫害

由于今年春季气温偏低,旱情较重,春玉米、高粱播期普遍偏晚。目前玉米、高粱处于小喇叭口期,一代玉米螟为害较历年偏晚,县植保植检科及有关测报点近日普查,部分乡镇如蔡公庄玉米、高粱田玉米螟发生较重,严重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