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牵头建立全国水稻基因育种平台
Posted 基因
篇首语:智慧并不产生于学历,而是来自对于知识的终生不懈的追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上海牵头建立全国水稻基因育种平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发布的最新消息说,由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等单位牵头建立的、面向全国的水稻基因资源和分子技术育种平台,已实现全社会共享,定位了一大批与水稻产量、米质、抗逆性等相关的基因,育成多个水稻新品种和新组合。
据上海市农科院相关人士介绍,目前水稻品种改良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提高产量潜力,改善品质,增强抗逆性。水稻研究的历史表明,突破性成就的取得关键在于基因资源的创新与利用。中国具有丰富的稻种资源,蕴藏着大量有利基因,但常规技术难以发现和利用这些基因。目前应用于育种实践的基因资源不到已拥有资源的5%。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等单位从上世纪末开始组织国内相关研究力量,实施“水稻基因资源创新和分子技术育种”研究项目。目前,一个大规模的水稻功能基因资源平台已基本构建,并投入应用。构建了完整的永久性作图群体和导入系群体,并对这些材料和代表中国不同生态区主栽品种遗传背景的3.8万多份导入系进行了系统的编目、繁种和入库保存。相关的基因资源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了全社会共享,已向全国20个省份的相关农业研究机构分发资源1.5万多份次。
据了解,在项目推进中,有关人员还构建了水稻分子标记技术平台,开发了大量的分子标记,建立分子标记的高效检测技术体系;定位了131个与农艺、品质、抗性、产量等有关的基因;首次发现了一批籼粳专化性标记,建立了水稻籼粳分类技术。
水稻基因资源和分子技术育种平台的建立和应用,推动了国内水稻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及推广。据统计,在整个研究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通过标记辅助导入和聚合育种,培育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新种质35份;育成6个水稻新品种和新组合,通过了国家品种审定,累计推广面积达1800多万亩,增产稻谷23亿公斤,获社会经济效益20亿元以上。
相关参考
从刚刚开幕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获悉,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共创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生物育种创新研究院宣布成立,此研究院与国际水稻所合作的全球3000份水稻核心种质资源重
从刚刚开幕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获悉,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共创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生物育种创新研究院宣布成立,此研究院与国际水稻所合作的全球3000份水稻核心种质资源重
从西南大学获悉,该校培育出的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富优1号”已经通过国家审定,可在全国14个省区市推广。据介绍,西南大学将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相结合,把高粱、玉米等基因导入水稻,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
从西南大学获悉,该校培育出的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富优1号”已经通过国家审定,可在全国14个省区市推广。据介绍,西南大学将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相结合,把高粱、玉米等基因导入水稻,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
水稻的起源一直是众多研究者孜孜追求的斯芬克斯之谜。最近,中国科学家在这个领域中又有了最新的研究成果。2011年12月11日,国际著名杂志《自然生物技术》(NatureBiotechnology)在线发
水稻的起源一直是众多研究者孜孜追求的斯芬克斯之谜。最近,中国科学家在这个领域中又有了最新的研究成果。2011年12月11日,国际著名杂志《自然生物技术》(NatureBiotechnology)在线发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16日宣布,上海农业科学家已育成南方稻区惟一的旱稻区域试验对照品种和南方稻区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粳型旱稻品种,并建成国内最完善的水稻抗旱性鉴定和评价体系及种质资源平台。上海已成为全国水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16日宣布,上海农业科学家已育成南方稻区惟一的旱稻区域试验对照品种和南方稻区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粳型旱稻品种,并建成国内最完善的水稻抗旱性鉴定和评价体系及种质资源平台。上海已成为全国水
日本北海道农业研究所研究员佐藤裕郎21日在日本育种学会年会上宣布,他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功开发出在低温下可以制作大量花粉并结出稻粒的抗寒转基因水稻。水稻遇到寒冷气候容易出现生长迟缓,收成会受到严重影响,目
日本北海道农业研究所研究员佐藤裕郎21日在日本育种学会年会上宣布,他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功开发出在低温下可以制作大量花粉并结出稻粒的抗寒转基因水稻。水稻遇到寒冷气候容易出现生长迟缓,收成会受到严重影响,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