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禾蓟马

Posted 寄主

篇首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水稻禾蓟马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学名Frankliniellatenuicornis(Uzel)属缨翅目,蓟马科。别名玉米蓟马、瘦角蓟马。分布在内蒙古、辽宁、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江西、河南等省区。
寄主:水稻、玉米、麦类、高粱、糜子等禾本科植物和空心菜、茄子、茄瓜。
为害特点多在寄主植物的心叶内活动为害,当食害伸展的叶片时,多在叶正面取食,叶片呈现成片的银灰色斑。为害严重的可造成大批死苗。
形态特征雌虫体长1.3―1.5mm,体灰褐到黑褐色,胸部稍浅,腹部顶端黑色;触角黑褐色,仅第3、4节黄色;腿节顶端和全部肠节、跗节黄至黄褐色;翅淡黄色;鬃黑色。头部长大于宽,较前胸略长,颊平行,头顶略凸,各单眼内缘色暗;单眼间鬃长,着生于三角形连线外缘。触角8节,细长,第3节长是宽的3倍,第3、4节各着生一叉状感觉锥。前胸背板较平滑,前角各具一长鬃,前缘中对鬃稍长,后角各具2对长鬃,后缘有5对鬃。前翅脉鬃连续,上脉鬃18―20根,下脉鬃14―15根。第8腹节背板后缘梳不完整。雄成虫较雌虫小而窄,足和触角黄色,腹部3―7腹板有似哑铃形腺域。二龄若虫触角7节,较瘦细,第1、2节端部,第3节两端白色。
生活习性贵州年约生13代,越冬成虫于3月初开始活动,先后在小麦、稗草等春夏开花抽穗的寄主上繁殖4代左右,6月中旬后迁到稻株上产卵繁殖,禾蓟马在水稻、茭白上约发生8代,又迁到其他寄主上取食为害,在玉米上以成虫为主,苗期多隐藏在心叶喇叭口内,多在叶正面食伸展的叶片,仅次于玉米黄呆蓟马。禾蓟马羽化后不久即可交尾,经1―3天开始产卵,成虫寿命24天左右,产卵历期19天。禾蓟马成虫比稻蓟马、稻管蓟马活泼善跳,稍有惊动即迅速跳开或举翅迁飞。禾蓟马在相对湿度50%一90%均能发生,70%一85%较适。
防治方法:
(1)苗期汰除有虫株,带出田外沤肥或深埋,可减少虫源。
(2)必要时喷洒40%七星保乳油600一8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25%辉丰快克乳油1500一2000倍液。

相关参考

病虫手册——玉米田禾蓟马和稻简管蓟马

学名:禾蓟马Frankliniellatenuicornis(Uzel)缨翅目,蓟马科;稻简管蓟马Haplothrips(Fabricius)缨翅目,管蓟马科。寄主玉米、高粱、水稻、谷子等。为害特点:

病虫手册——玉米田禾蓟马和稻简管蓟马

学名:禾蓟马Frankliniellatenuicornis(Uzel)缨翅目,蓟马科;稻简管蓟马Haplothrips(Fabricius)缨翅目,管蓟马科。寄主玉米、高粱、水稻、谷子等。为害特点:

玉米禾蓟马

形态:雌成虫体长1.3-1.4毫米,体灰褐色至黑褐色,头、胸、腹灰色部分不甚规则,头部在复眼前略呈角状突出;触角8节,第一节和第二节深棕色,第三节和第四节黄色,前胸背板宽大于长,前缘4根长鬃毛,排列连

玉米禾蓟马

形态:雌成虫体长1.3-1.4毫米,体灰褐色至黑褐色,头、胸、腹灰色部分不甚规则,头部在复眼前略呈角状突出;触角8节,第一节和第二节深棕色,第三节和第四节黄色,前胸背板宽大于长,前缘4根长鬃毛,排列连

玉米虫害禾蓟马的形态与防治方法

形态:雌成虫体长1.3-1.4毫米,体灰褐色至黑褐色,头、胸、腹灰色部分不甚规则,头部在复眼前略呈角状突出;触角8节,第一节和第二节深棕色,第三节和第四节黄色,前胸背板宽大于长,前缘4根长鬃毛,排列连

玉米虫害禾蓟马的形态与防治方法

形态:雌成虫体长1.3-1.4毫米,体灰褐色至黑褐色,头、胸、腹灰色部分不甚规则,头部在复眼前略呈角状突出;触角8节,第一节和第二节深棕色,第三节和第四节黄色,前胸背板宽大于长,前缘4根长鬃毛,排列连

玉米蓟马危害特征

蓟马是玉米苗期害虫,主要有玉米黄蓟马、禾蓟马、稻管蓟马,个体小,会飞善跳。黄蓟马首先危害叶背,禾蓟马和稻管蓟马首先危害叶正面,它以成、若虫锉吸玉米叶片汁液,并分泌毒素,抑制玉米生长发育。被害植株叶片上

玉米蓟马危害特征

蓟马是玉米苗期害虫,主要有玉米黄蓟马、禾蓟马、稻管蓟马,个体小,会飞善跳。黄蓟马首先危害叶背,禾蓟马和稻管蓟马首先危害叶正面,它以成、若虫锉吸玉米叶片汁液,并分泌毒素,抑制玉米生长发育。被害植株叶片上

迅速查治玉米蓟马

玉米蓟马是玉米苗期的主要虫害之一,其种类有禾蓟马、稻管蓟马、黄蓟马。其均以成、若虫锉吸叶片汁液,并分泌毒素,抑制玉米生长。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改变,特别是玉米面积的逐年增加,为其发生提供了适宜的繁衍

迅速查治玉米蓟马

玉米蓟马是玉米苗期的主要虫害之一,其种类有禾蓟马、稻管蓟马、黄蓟马。其均以成、若虫锉吸叶片汁液,并分泌毒素,抑制玉米生长。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改变,特别是玉米面积的逐年增加,为其发生提供了适宜的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