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生产问题及增产途径
Posted 棉花
篇首语:人间有三愿,一愿识尽世间好人,二愿读尽世间好书,三愿看尽世间好风光。人间最美四月天,祝你三愿皆有所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棉花生产问题及增产途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笔者走访的很多地方,大部分棉农不注意适时、适量的化控,往往导致棉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失调,植株徒生妄长,果节拉长,赘芽丛生,蕾铃脱落严重,棉株“高、大、空”,且遇风雨往往发生倒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年年想控好,年年控不好”是大部分棉农的真实写照。
问题一:大部分棉农对缩节胺的了解仅仅停留在控制旺长的肤浅认识上,不知道缩节胺对于棉花生产有“四两拨千斤”的重要性(具体作用特点见后面细述)。同时又是“不旺不控,旺了狠控”,结果呢?!要么是“控不住了”,植株猛窜;要么就是“控的不长了”再用肥催、用药解,造成棉株忽而快速生长、忽而近乎停止生长,使得果枝分布不均匀,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严重不协调。
问题二:当前市场上充斥着很多诸如“缩节黄金”、“八不管”、“整枝保铃”之类的产品,使用成本大大高于缩节胺暂且不说,这些产品又真的“神奇”吗?!其实不然,这些产品大部分是营养剂加配缩节胺或矮壮素的叶面肥类产品(可查看产品登记证号),一部分甚至是直接把低含量的缩节胺“改头换面”成一个新的商品名称而已!当然,如此这般目的就是要棉农多掏钱!由于成本偏高(棉花盛花期用这类产品一亩地要花上1.50~2.50元,而用质量好的缩节胺最多0.50元),棉农使用次数少、总药量不足,直接影响了化控效果。
问题三:当前,一些下乡讲课卖种的“专家”、“教授”们也对普通棉农有很大的误导―――说什么“棉花化控三四次就行”!其实,这只是一些“根本不懂科技”的卖种者在“死搬硬套”和“纸上谈兵”(关于这些人的问题可见本系列文章的之一《选种购种篇》),在生产实际中是根本行不通的!
特别提醒:截至目前的科学试验表明,还没有哪一种化控剂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能替代缩节胺的。
一些人提倡用“矮壮素”(Chlormequat)和“多效唑”(Paclobutrazol)两种抑制类植物生长调节剂,不适宜在棉花上应用。
缩节胺的化控作用和使用技术:缩节胺又名甲哌啶、甲哌嗡、助壮素等,英文通用名称为Mepiquatchloride。缩节胺粉剂的国家标准是为有效成分含量≥96%,杂质含量≤1.5%;缩节胺水剂(助壮素)的有效含量为≥25%。注意,如果含量不足和杂质含量偏高都会直接影响使用效果,在选购时一定要选择符合国标、品牌较好的产品。
一般在使用后3~5天发挥效果,持效期达15~25天(因使用量、降雨量、品种的敏感程度、长势等情况不同而有差异)。
在使用上,应掌握“少量多次、轻控勤控、前轻后重”的原则,确保棉株“壮而不旺,稳健生长”。总体要求是棉花后期达到1米左右为宜。包衣的棉种不能进行浸种处理,一般可在棉花8~9片叶时的现蕾初期,开始使用进行第一次化控。第一次使用应该“极微量”,以不出现明显效果为宜,为确定下次使用量打好基础。以后掌握“遍遍打药遍遍控”或者“间隔一次控一次”(要据地力、雨量、长势而灵活掌握)。不同生长时期的缩节胺亩用量:现雷期0.3~0.5克,初花期0.8~1克,盛花期1~3克,打顶后用3~6克。在实践中,“一次的量,分三次用”的使用效果最佳。
相关参考
在当前的实际生产中,伪劣化肥的泛滥、名牌肥料被假冒和盲目施肥已经成了严重制约棉花高产高效的“拦路虎”。据笔者调查了解,伪劣复合肥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有效养分偏低、售价偏高,经销商受高利润驱动而“疯狂销售
在当前的实际生产中,伪劣化肥的泛滥、名牌肥料被假冒和盲目施肥已经成了严重制约棉花高产高效的“拦路虎”。据笔者调查了解,伪劣复合肥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有效养分偏低、售价偏高,经销商受高利润驱动而“疯狂销售
十几年来,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普及推广,棉铃虫已经不足以让棉农“谈虫色变”了。然而,枯萎病、黄萎病却一直是让棉农头疼的“紧箍咒”,蚜虫、红蜘蛛年年都会“兴风作浪”,棉蝽象、烟粉虱在近几年的发生也越来越猖
十几年来,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普及推广,棉铃虫已经不足以让棉农“谈虫色变”了。然而,枯萎病、黄萎病却一直是让棉农头疼的“紧箍咒”,蚜虫、红蜘蛛年年都会“兴风作浪”,棉蝽象、烟粉虱在近几年的发生也越来越猖
肥料是庄稼的“粮食”,只有让庄稼“吃饱”和“吃好”(根据其需肥特点、需肥规律进行合理施肥),才能实现最大程度上的高产高效。但在当前的实际生产中,伪劣化肥的泛滥和盲目施肥已经成了严重制约棉花高产高效的“
肥料是庄稼的“粮食”,只有让庄稼“吃饱”和“吃好”(根据其需肥特点、需肥规律进行合理施肥),才能实现最大程度上的高产高效。但在当前的实际生产中,伪劣化肥的泛滥和盲目施肥已经成了严重制约棉花高产高效的“
易县大都处于黄淮海夏播玉米区,只有紫荆关及西北部为北方春播玉米区。本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春季低温多风干旱,夏季高温多湿,常年降雨量在600毫米左右,但“年较差”大,常出现夏旱、伏旱、秋吊现象
易县大都处于黄淮海夏播玉米区,只有紫荆关及西北部为北方春播玉米区。本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春季低温多风干旱,夏季高温多湿,常年降雨量在600毫米左右,但“年较差”大,常出现夏旱、伏旱、秋吊现象
为解决零星小条田及偏远不连片棉田的节水灌溉问题,2005年,32团在棉花生产中,开发移动首部加压滴灌280公顷。通过对该项目及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达到了匀水匀肥又增产的目的。现将其栽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为解决零星小条田及偏远不连片棉田的节水灌溉问题,2005年,32团在棉花生产中,开发移动首部加压滴灌280公顷。通过对该项目及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达到了匀水匀肥又增产的目的。现将其栽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