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泉县大豆菌核病大面积发生规律的探讨

Posted 菌核

篇首语:知识是到达天堂的翅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拜泉县大豆菌核病大面积发生规律的探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大豆菌核病,又称白腐病,是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产生严重影响的大豆田间病虫害,2005年在我县大豆菌核病大面积发生,发生面积达1.30万亩,由于及时发现,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对大豆产量没有造成严重的影响,通过近三年的观察和记载,我们对大豆菌核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认真的探讨,仅供同仁们参考。
  通过近三年的观察和记载,大豆菌核病发生概括起来有八个方面的因素:
  1、气温条件从拜泉的气候条件看,大豆菌核病的常年发生时间在7月25日~8月5日之间,平均气温20~22摄氏度之间只会轻微发病,而超此气温,基本不发病。日平均温度在15~19摄氏度的情况下,连续4天以上的情况才有可能发病较重。
  2、湿度条件在我县每年的7月25日~8月5日之间,在日平均湿度85%以上时,持续5天以上才可能发病,低于80%,大豆基本不发病。如果在这一期间,降雨量较大的情况下就会增加大豆田间湿度,如果是连续的阴雨天,降雨量超过300mm,田间日平均湿度就会达到85%以上,如果此时气温较高,会增加地表水的蒸发,降低湿度,降低感病机会。
  3、郁闭的环境在植株生长茂盛的条件下,由于温度、光照不足,严重通风不良的情况下,才会发生,植株越茂盛,叶面积指数高、光合作用面积大,感染菌核病的几率越大。在我县封垄时间一般在7月10日~7月20日之间,封垄时间越早,到菌核病发生期越有利于菌核病的发生。
  4、品种不同的品种对大豆菌核病的抗性不同,因此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感病品种的发病率较高,抗病品种发病较轻,如东农44、绥农14等品种发病率在40%以上,抗性中等的品种有很多,如合丰47、合丰48、黑农35、黑农48等,发病率在10~30%之间,抗性较强的如垦农18等发病率基本在10%以内。相对而言,早熟品种感病的几率小,晚熟品种感病的几率大,因晚熟品种植株比较茂盛、密闭环境好,不利于通风透湿,造成菌核病加重。
  5、密度现有的种植条件下,一般种植密度30株/平方米,至菌核病发病时田间一般保苗株数在19~22株/平方米之间,如果保苗株数超过22株/平方米。感染的机会就会增加。
  6、前茬良好的前茬会减少感染的机会,而前茬选择不好,会增加菌核病的发病率。如果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前茬为葵花茬,菌核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由于葵花的菌核病与大豆菌核病可互相感染,因此形成大豆田菌源基数较大,会明显增加菌核病的发病率,发病率可提高20%左右。
  另外,在前茬为玉米茬、马铃薯茬的情况下,正常年份倒茬,是最好的前茬,大豆植株茂盛,但在大豆菌核病发生的年份,会形成郁闭的环境,有利于大豆菌核病的发生。
  7、株高同一品种,并且较抗菌核病,如果株高超过90厘米,就是增加菌核病的发病机会,株高90厘米以上的地块,发病率可达20%以上,如果株高较高,应采取壮秧、抑制其生长的措施,以减少菌核病的发病机会。
  8、相邻地块如果是易感染菌核病的品种,一旦发生菌核病,那么相邻地块感病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与同一品种相比,一般会增加10~20%,如果大豆地块相距较远,或中间有隔离带,都会降低菌核病的发病机会。由于相邻地块有菌核病的发生,会传染相邻地块,使菌核病的菌源基数大,在湿度大、郁闭的环境下,将造成大面积发生。
  因此,菌核病的大面积发病条件,前三个因素是必备条件,只有前三个条件都达到,才会造成菌核病的发生,而后面的五个条件,只是增加发病程度、提高感染机会,对大面积发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2.04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期间气温较高,湿度较低,没有发病,而2005年气温较低、湿度大,大豆田有郁闭的环境,因此造成大面积发生,2006年,日均湿度大,有郁闭的环境,但因气温稍高,只有轻度发生,易感品种也仅有1.5%的发病率。

相关参考

大豆菌核病发生与防治

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作物上常见病害,主要造成茎秆腐烂,病变部位苍白色,茎秆内中空并有黑色菌核,易折断。这两年,大豆菌核病有逐年加重发生趋势。  发生原因及特点:  1.田间菌核数量大大豆菌核病病菌属真菌,

大豆菌核病发生与防治

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作物上常见病害,主要造成茎秆腐烂,病变部位苍白色,茎秆内中空并有黑色菌核,易折断。这两年,大豆菌核病有逐年加重发生趋势。  发生原因及特点:  1.田间菌核数量大大豆菌核病病菌属真菌,

向日葵菌核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向日葵是河北蔚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具有易管、省工等栽培特点,农民对其发生的病害如菌核病(俗称向日葵烂盘)很容易忽视。近年来,由于种植结构的调整,加上市场对嗑食型向日葵籽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种植向日葵经济

向日葵菌核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向日葵是河北蔚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具有易管、省工等栽培特点,农民对其发生的病害如菌核病(俗称向日葵烂盘)很容易忽视。近年来,由于种植结构的调整,加上市场对嗑食型向日葵籽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种植向日葵经济

大豆菌核病的发病机理及防治

发病机理:  大豆菌核病的发生主要与其发生时期、轮作方式、栽培方式、气候及品种抗性有关。现重点介绍一下其发病机理。菌核病以病菌的菌核在土中越冬,当春季豆田温、湿、光照条件合适时,菌核萌发产生多个子囊盘

大豆菌核病的发病机理及防治

发病机理:  大豆菌核病的发生主要与其发生时期、轮作方式、栽培方式、气候及品种抗性有关。现重点介绍一下其发病机理。菌核病以病菌的菌核在土中越冬,当春季豆田温、湿、光照条件合适时,菌核萌发产生多个子囊盘

大豆菌核病

症状又称白腐病。全国各地均可发生,流行年份减产20%-30%。为害地上部,苗期、成株均可发病,花期受害重,产生苗枯、叶腐、茎腐、荚腐等症。苗期染病茎基部褐变,呈水渍状,湿度大时长出棉絮状白色菌丝,后病

大豆菌核病

症状又称白腐病。全国各地均可发生,流行年份减产20%-30%。为害地上部,苗期、成株均可发病,花期受害重,产生苗枯、叶腐、茎腐、荚腐等症。苗期染病茎基部褐变,呈水渍状,湿度大时长出棉絮状白色菌丝,后病

如何识别和防治大豆菌核病?

大豆菌核病被害状大豆菌核病,又称白腐病,主要发生在植株封垄以后,常在雨季盛发,病株茎部接近地面处或分枝处,产生不规则形的退绿或淡褐色斑块,之后常布满白色菌丝体,菌丝丛中形成大量黑色鼠粪状菌核,后期病部

如何识别和防治大豆菌核病?

大豆菌核病被害状大豆菌核病,又称白腐病,主要发生在植株封垄以后,常在雨季盛发,病株茎部接近地面处或分枝处,产生不规则形的退绿或淡褐色斑块,之后常布满白色菌丝体,菌丝丛中形成大量黑色鼠粪状菌核,后期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