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精堆农业技术 实现棉花增产增收

Posted 皮棉

篇首语:春衣少年当酒歌,起舞四顾以笑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实施精堆农业技术 实现棉花增产增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我团地处阿拉山口风口地带,年均8级以上大风165天次,属于典型大陆性气候,年均降水量137.1毫米,年蒸发量1915.9毫米,蒸降比14∶1。干旱缺水和大风是主要自然灾害。
  2.04年平均667平方米产皮棉150.6千克,2005年达到158.6千克/667平方米,4840公顷棉花实收籽棉3300万千克,平均667平方米产籽棉454.5千克,其中667平方米产皮棉超过180千克的棉田1132公顷,200千克以上棉田138公顷。
  2.05年全团棉花丰收的主要技术措施为:
  一、重视棉花良种扩繁推广
  通过引种试验对比,选择适合我团种植的优良品种作为主栽品种,增产效果显著。
  2.05年测产统计,新陆早12号种植面积3473公顷,平均667平方米产皮棉146.6千克;新陆早13号1067公顷,平均667平方米产皮棉181.1千克;新陆早24号300公顷,平均667平方米产皮棉196.4千克。以新陆早12号作对照,新陆早13号产量高23.5%,新陆早24号要高34.0%。
  在种子生产上严格按照精准种子技术要求,从种子人工粒选、包衣处理、播种、田管、收获、加工、贮运等各个环节制定技术标准和规程,严格管理,保证种子质量,使种子纯度达到99%以上,净度98%以上,发芽率85%以上,含水率小于12%,达到精准种子要求,为精准播种提供优质种子,保证一播全苗、苗匀苗壮,为丰产打下良好基础。
  二、提高耕地质量,实施精准播种
  我团采用地膜植棉已有20年历史,地膜污染日益严重,造成土壤板结,土壤通透性变差,影响种子发芽、扎根和生长发育。针对地膜污染,我们采用人工和机械回收相结合的办法,推广头水前揭膜,要求秋季犁地前拾净地面残膜,开春平地前再拾一遍,耙地后播种前再把地表残膜拾净,使残膜量逐年减少。残膜的减少,提高了耕种质量,使整地能实现六字标准,保证一播全苗。
  在提高地力方面,主要采取秸秆粉碎还田,增施有机肥和科学平衡施肥。团场建立养地基金制度;每年积运农家肥2.5万吨,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2.5吨左右;为科学平衡施肥,建立了化验室,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将每667平方米施用化肥总量的60%与70~100千克油渣进行深施,并采取随水施肥,做到科学合理用肥。
  2.01年,全团土壤有机质含量8~9.5毫克/千克,速效氮35~45毫克/千克,速效磷8~12毫克/千克,速效钾230~280毫克/千克;2004年测定,除速效钾没有变化外,有机质、速效氮、磷分别提高了0.5~0.6、0.1和0.5毫克/千克。
  三、节水灌溉,实施精准灌溉
  我团农业灌溉用水全靠地下水。针对水资源紧缺大力发展膜下滴灌,引进地下滴灌技术和自动化、智能化灌溉技术,使灌溉技术向精准化方向发展。
  2.05年滴灌棉田面积3726公顷,占棉田总面积的77%,平均667平方米产皮棉163.4千克,总产9133.8吨,占全团棉花总产量的80%,其中地下滴灌270公顷,平均667平方米产皮棉178.6千克。全团棉花喷灌面积338公顷,平均667平方米产皮棉144.6千克,沟灌棉田775公顷,平均667平方米产皮棉133.4千克。与沟灌比较,喷灌产量高8.4%,膜下滴灌高21.6%,地下滴灌高33.9%。
  2.05年全团喷灌改成喷滴灌共用系统,新增膜下滴灌面积549公顷,增产皮棉14.5万千克。
  我团采用喷灌出苗的办法,即播后喷灌,使地膜与土壤贴在一起,大风吹不起地膜,又实现“一喷全苗”。全团将喷灌系统逐年改建成喷滴灌共用系统,既适应作物轮作倒茬和喷灌洗盐改良盐碱的需要,又保证出苗喷灌和防风灾的作用。
  四、平衡施肥,实现精准施肥
  实施农田地理信息管理与智能化施肥决策,针对不同连队、不同地块的土壤理化性状和不同产量目标,采用微机平衡推荐施肥方法,增产幅度5%~8%。通过大量喷滴灌随水施肥田间试验,在棉花平衡施肥咨询服务体系中增加喷滴灌施肥推荐系统,能在一个系统中方便调用常规灌溉与喷滴灌施肥的决策系统,实现科学平衡施肥,更好地起到节水节肥增产作用。
  五、加强虫情监测,有效防治“三虫”
  植保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本着“保护天敌,增益控害,简化措施,节本增效”的原则,加强虫情调查和防治,严控害虫蔓延扩散。对棉花“三虫”防治制订了严格的技术规程,加强植保队伍建设,落实责任制,保证了全团棉花的丰产丰收。在施药机械上,推广使用大型喷药机械,不仅提高喷药效率,而且减轻了施药过程中对棉株的机械损伤。
  六、适时播种,高密度栽培
  采用高密度栽培技术,使棉花保苗株数在1.4~1.8万株/667平方米。经测产调查统计,667平方米株数在1.4~1.6万的棉田面积1645公顷,平均667平方米产皮棉157.8千克;667平方米株数在1.6~1.8万的棉田3194公顷,平均667平方米产皮棉157千克,我团667平方米收获株数在1.4~1.8万株,都可达到高产。
  2005年全团4840公顷棉花93.7%(即4535公顷)在4月20日前播完,测产调查表明,随着播种日期的推迟,棉花产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在4月上旬播种的1240公顷棉花,平均667平方米产皮棉168.1千克;4月11~15日播种的1612公顷棉花,平均667平方米产皮棉154.4千克;4月16~20日播种的1682公顷棉花,平均667平方米产皮棉153千克;4月20日以后播种的305公顷棉花,平均667平方米产皮棉151.5千克。
  坚持适时早播,加强田间管理,到6月下旬棉花果枝台数普遍达到7~8台,贯彻“枝到不等时”的打顶原则,667平方米总果枝数达到10台时开始打顶,到7月初全团打顶基本结束,比往年提早了10天左右,都是霜前花,实现了高产、优质、高效,职工增收,团场增效。

相关参考

玉米秸秆覆盖增产增收

山西省多年的示范推广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覆盖是一项投资少、易操作、节水节肥、保生态、增产增收、增强地力的先进实用技术,因地制宜实施可取得显著效益。玉米秸秆覆盖一般增产幅度可达15―25%,干旱年份增产幅

玉米秸秆覆盖增产增收

山西省多年的示范推广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覆盖是一项投资少、易操作、节水节肥、保生态、增产增收、增强地力的先进实用技术,因地制宜实施可取得显著效益。玉米秸秆覆盖一般增产幅度可达15―25%,干旱年份增产幅

棉花要增产 技术改进是关键

近年来,棉花传统栽培技术体系与变化的气候不相适应,已明显影响了植棉效益的提高,建议今后棉花生产技术推广工作重点要针对中期干旱、后期黑桃烂铃等灾害实施栽培技术创新,规避风险。应重点抓好以下七项技术改进措

棉花要增产 技术改进是关键

近年来,棉花传统栽培技术体系与变化的气候不相适应,已明显影响了植棉效益的提高,建议今后棉花生产技术推广工作重点要针对中期干旱、后期黑桃烂铃等灾害实施栽培技术创新,规避风险。应重点抓好以下七项技术改进措

棉花增产不能单靠扩大种植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的专家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2005年我国原棉缺口高达400万吨为弥补这一缺口建议国家实施“棉花科技创新计划”,充分利用和借鉴我国在“转基因抗虫棉”自主创新方面取得的一系列科

棉花增产不能单靠扩大种植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的专家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2005年我国原棉缺口高达400万吨为弥补这一缺口建议国家实施“棉花科技创新计划”,充分利用和借鉴我国在“转基因抗虫棉”自主创新方面取得的一系列科

2013年棉花生产技术意见

2012年全县棉花增产增收,籽棉价格平稳,市场活跃。受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和棉花生产机械化程度低、生产耗工多等因素影响,全国棉花种植面积逐年萎缩。受灌溉条件限制,未来几年棉花仍然是我县主宗作物。为此,就

2013年棉花生产技术意见

2012年全县棉花增产增收,籽棉价格平稳,市场活跃。受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和棉花生产机械化程度低、生产耗工多等因素影响,全国棉花种植面积逐年萎缩。受灌溉条件限制,未来几年棉花仍然是我县主宗作物。为此,就

移栽地膜棉花生产的改进技术

双膜棉又叫移栽地膜棉,就是先用塑料薄膜覆盖苗床营养钵育苗,然后于大田覆盖地膜栽上营养钵育成的棉苗。采用该方法,能通过两段增温,延长棉花有效生育季节,起到抗灾、保苗、早发早熟、增产增收的作用。据多年调查

移栽地膜棉花的生产改进技术

双膜棉又叫移栽地膜棉,就是先用塑料薄膜覆盖苗床营养钵育苗,然后于大田覆盖地膜栽上营养钵育成的棉苗。采用该方法,能通过两段增温,延长棉花有效生育季节,起到抗灾、保苗、早发早熟、增产增收的作用。据多年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