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棉花蚜虫防治措施
Posted 棉蚜
篇首语:知识是心灵的眼睛。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黄河流域棉花蚜虫防治措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蚜虫,也叫腻虫、蜜虫,是我国棉花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棉田为害的棉蚜有苗蚜和伏蚜之分。苗蚜发生在出苗到现蕾以前,适宜偏低温度,气温超过27摄氏度时繁殖受到抑制,虫口迅速下降;7月上旬后至8月中旬常发生的蚜虫称为“伏蚜”。
3.平均温度24~28摄氏度,相对湿度55%~85%时,有利“伏蚜”增殖;时晴时雨的天气最适于“伏蚜”繁殖;持续阴雨5~6天,则有显著抑制作用。
一般单作棉田发生早而重,套作棉田则发生较迟。棉株的营养条件对蚜虫的发生有影响,含氮量高的棉株,蚜虫为害严重。此外,棉蚜的天敌能有效控制其为害,当天敌总数与棉蚜数为1:40时,基本可以控制其为害。 棉花蚜虫的防治以农业防治和生物控制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1、农业防治 
(1)间作套种,可以增加天敌的种类和数量,控制蚜虫为害。如棉麦套种;棉花与绿豆、绿肥等间作;插花种植玉米、油菜、高粱等诱集作物。
(2)水旱轮作可以减轻棉蚜的发生。有条件的地方实行棉花和水稻轮作。
(3)处理越冬寄主,减少早春蚜源。
一般在棉苗出土前,清除棉田内外杂草。
2、药剂防治
(1)选用抗蚜包衣的棉种使用抗蚜种衣剂包衣,可有效地防治苗蚜,并且对蚜虫的天敌--瓢虫有保护作用,如果苗期用药不管是吡虫啉还是啶虫眯都对天敌有杀伤作用,提倡棉农选用抗蚜棉种,既省工又能治虫。
(2)交替使用农药3%啶虫咪乳油、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与2.5%的啶尔净(鑫秋种子专用)乳油稀释1500~2000倍,可以延缓蚜虫抗药性的产生。
相关参考
蚜虫有苗蚜和伏蚜之分,是棉蚜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分化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两个生态型。其主要集中在棉叶背面或嫩头吸食汁液。黄河流域棉区伏蚜主要发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可造成棉花上部嫩叶卷缩,中部叶片出现油叶
蚜虫有苗蚜和伏蚜之分,是棉蚜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分化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两个生态型。其主要集中在棉叶背面或嫩头吸食汁液。黄河流域棉区伏蚜主要发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可造成棉花上部嫩叶卷缩,中部叶片出现油叶
棉蚜,俗称腻虫、油汗。 危害特征 以成若蚜群集于叶背和嫩尖上吸食汁液,被害组织细胞受到破坏,致使棉叶向背面卷曲,植株矮缩不长,同时分泌蜜露,导致霉菌滋生,影响光合作用。 发生规律 苗蚜5月中旬~6
棉蚜,俗称腻虫、油汗。 危害特征 以成若蚜群集于叶背和嫩尖上吸食汁液,被害组织细胞受到破坏,致使棉叶向背面卷曲,植株矮缩不长,同时分泌蜜露,导致霉菌滋生,影响光合作用。 发生规律 苗蚜5月中旬~6
棉蚜主要吸食汁液。造成叶片卷缩,叶背油光,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蕾铃受害,易落蕾,影响棉株发育。 5.上中旬至6月中旬进入苗蚜为害高峰期;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伏蚜猖獗为害期。 苗蚜发生在出苗到6月底
棉蚜主要吸食汁液。造成叶片卷缩,叶背油光,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蕾铃受害,易落蕾,影响棉株发育。 5.上中旬至6月中旬进入苗蚜为害高峰期;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伏蚜猖獗为害期。 苗蚜发生在出苗到6月底
危害特点:棉蚜以刺吸式口器在棉叶背面和嫩头部位吸食液汁,使棉叶畸形生长,向背面卷缩。棉蚜危害主要在幼苗期和蕾铃期,幼苗期危害的棉蚜称苗蚜,一般危害推迟棉苗发育,造成晚熟减产,严重为害时使棉苗不能继续发
危害特点:棉蚜以刺吸式口器在棉叶背面和嫩头部位吸食液汁,使棉叶畸形生长,向背面卷缩。棉蚜危害主要在幼苗期和蕾铃期,幼苗期危害的棉蚜称苗蚜,一般危害推迟棉苗发育,造成晚熟减产,严重为害时使棉苗不能继续发
棉花伏蚜的防治 1.轮换使用药剂。将啶虫脒、吡虫啉、毒死蜱等田间常规药剂轮换使用,降低蚜虫产生抗药性的可能性,一旦蚜虫对某一种化学药剂产生抗药性,即使再增加用药次数,增大药剂浓度,也不会达到理想的防
棉花伏蚜的防治 1.轮换使用药剂。将啶虫脒、吡虫啉、毒死蜱等田间常规药剂轮换使用,降低蚜虫产生抗药性的可能性,一旦蚜虫对某一种化学药剂产生抗药性,即使再增加用药次数,增大药剂浓度,也不会达到理想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