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
Posted 叶片
篇首语:智慧是生成的,知识是学来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如何识别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棉花枯萎病症状
枯萎病是典型的整株系统发病维管束系统病害,,即输导组织受破坏后可引起整株不正常。棉花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症状表现分为苗期和成株期两个阶段:
苗期(播种-现蕾)从子叶期即可发病,至现蕾期表现有四种类型:
黄色网纹型:叶片上小叶脉褪绿变黄色,呈黄色网纹型;
青枯型:叶片不变色,整株急性萎蔫死亡,呈青枯状,有的半边枯萎;
紫化型(紫红萎蔫型):半叶或整叶呈紫红色。
黄化型:半叶或整个叶片变为黄色。
苗期病重时可成片枯死(根及茎基部导管变黑褐色)。
成株期是现蕾开花后逐渐进入发病高峰,特点是株型矮化,节间缩短,上部叶片有黄色网纹状斑块,叶片自下而上叶缘干枯,有时整株呈半边枯死,病重株则整株枯死。另外,在棉花生长后期,病株出现一种顶枯型症状,病株自上而下迅速枯死,还有一种是急性萎蔫型,即大雨转晴后,植株萎蔫死亡。
以上是由植株茎内病变所造成的,剖开茎杆,维管束变黑褐色腐烂。
二棉花黄萎病症状
黄萎病也是典型的整株系统性发病的维管束系统病害。
黄萎病苗期不发病,现蕾后开始逐渐表现症状。症状表现是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发展,叶片上先在主脉间出现褪绿褐色斑块,叶缘褪绿,病斑逐渐坏死干枯,呈掌状枯斑,有的呈“西瓜皮”病。叶片由下而上逐渐脱落,后整株萎蔫枯死,尤其是夏季高温,大雨后骤晴,田间易出现大量急性枯死植株。发病晚的、病轻的仅叶片反卷。
剖开病茎,木质部导管变黑褐色。变色部分分散、不集中。
三两种病害的主要区别
1、症状不同:成株期黄萎病叶脉间有枯斑;枯萎病顶端皱缩,浓绿,节间缩短。
2、发病生育期不同:黄萎病棉花苗期不发病;枯萎病棉花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
3、维管束颜色不同:黄萎病剖开病茎,木质部导管变黑褐色,变色部分分散、不集中;枯萎病剖开茎杆,维管束变黑褐色腐烂。
4、发病温度不同:两种病害都要求较高温度,发病适宜的温度均在25-30摄氏度,只是最初发病温度稍有不同(枯萎病20摄氏度,黄萎病24摄氏度)。所以田间出现病害及发病高峰是枯萎病早,黄萎病迟。
相关参考
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应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防治措施如下。 (1)种植抗病品种我国目前推广的品种大多数为抗枯萎耐黄萎病品种。近年,通过国家审定的双抗品种有中植棉2号、邯5158、冀杂
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应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防治措施如下。 (1)种植抗病品种我国目前推广的品种大多数为抗枯萎耐黄萎病品种。近年,通过国家审定的双抗品种有中植棉2号、邯5158、冀杂
棉花枯、黄萎病是影响棉花高产高效的主要病害,要正确识别症状,采取相对措施,才能提高产量及品质,增加效益。 一、棉花枯萎病:此病在子叶期就可发病,现蕾期出现第一次发病高峰,在苗期枯萎病症状复杂多样,大
棉花枯、黄萎病是影响棉花高产高效的主要病害,要正确识别症状,采取相对措施,才能提高产量及品质,增加效益。 一、棉花枯萎病:此病在子叶期就可发病,现蕾期出现第一次发病高峰,在苗期枯萎病症状复杂多样,大
一、枯黄萎病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在我国所有棉区都有发生,在不倒茬、不轮作棉田呈逐年加重发生趋势。该病由带菌棉籽、棉籽壳、病株残枝落叶等传播。病菌留存于土壤中,在棉苗生长期通过幼根或根须伤口侵入棉株,
一、枯黄萎病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在我国所有棉区都有发生,在不倒茬、不轮作棉田呈逐年加重发生趋势。该病由带菌棉籽、棉籽壳、病株残枝落叶等传播。病菌留存于土壤中,在棉苗生长期通过幼根或根须伤口侵入棉株,
枯萎病、黄萎病主要表现:棉株矮化,叶片黄化,产生斑块、网纹、青枯、落叶等多种症状,纵剖棉茎维管变褐,结铃少,严重时整株死亡。枯萎病、黄萎病发病时间长,枯萎病从苗期开始发病,黄萎病从蕾期开始发病,病期三
枯萎病、黄萎病主要表现:棉株矮化,叶片黄化,产生斑块、网纹、青枯、落叶等多种症状,纵剖棉茎维管变褐,结铃少,严重时整株死亡。枯萎病、黄萎病发病时间长,枯萎病从苗期开始发病,黄萎病从蕾期开始发病,病期三
棉花枯萎病、黄萎病在防治上应采用保护无病区,消灭零星病区,控制轻病区,改造重病区的策略,贯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危害。 (一)保护无病区 1实现严格检疫制度,杜绝病害从
棉花枯萎病、黄萎病在防治上应采用保护无病区,消灭零星病区,控制轻病区,改造重病区的策略,贯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危害。 (一)保护无病区 1实现严格检疫制度,杜绝病害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