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大全 《天上的街市》是对什么题材的故事的改写

Posted 郭沫若

篇首语:智慧并不产生于学历,而是来自对于知识的终生不懈的追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识大全 《天上的街市》是对什么题材的故事的改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天上的街市》是对什么题材的故事的改写?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做?这首诗的意境及基调?郭沫若其人?

是对牛郎织女的故事的改写,因为作者当时生活在黑暗的旧社会中,并且作者对美好与自由非常憧憬,所以改写了神话《牛郎织女》把原本宽广,波涛汹涌他们不可飞过的天河写成浅浅的。写出了作者对推翻旧社会的坚定。这是因为他希望人间也能出现自由幸福的世界。作者是借改造后的牛郎织女的形象来寄托自己的理想,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男,汉族,清光绪十八年九月二十七日(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观娥乡沙湾镇,客家人,原名郭开贞,字鼎堂,乳名文豹,号尚武。笔名沫若(因为他的家乡有两条河,分别叫“沫水”和“若水”)、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学者和著名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蜚声海内外。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1923年后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倡无产阶级文学。从1926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1927年蒋介石清党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埋头研究中国古代社会,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著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后改任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团结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46年后,站在民主运动前列,成为国民党统治区文化界的革命旗帜。1958年9月,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代表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等。[

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中诗人为什么要改变牛郎织女的故事?还有这首诗的主题是神马?

上世纪初,中国还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生活在黑暗之中,五四运动呼唤人们追求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但运动结束后中国依然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下,自由、美好、幸福的生活仍然没有到来,许多人因此而绝望无助,但是诗人没有放弃希望。他改写了神话,想象牛郎织女在天上过着幸福的生活,表达了他对理想的向往和执著的追求。
本诗通过由远远的街灯产生联想和想象描绘了天上的街市及美好的生活,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柴鹿这首诗的意境是什么 柴鹿这首诗的意境是什么

诗中描绘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夕阳返照下的幽静景色。

柴鹿这首诗的意境是什么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翻译:山中空空荡荡不见人影, 只听得喧哗的人语声响。
夕阳的金光射入深林中, 青苔上映着昏黄的微光。
意境:作者描写了清幽的自然景观,反映了作者脱离了世事纷扰的隐居生活,做到了远离人迹,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这是王维后期的山水诗代表作——五绝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四首。鹿柴(寨),是辋川的地名。
诗里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的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王维似乎特别喜欢用“空山”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诗里,它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区别。“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而“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由于杳无人迹,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竟显得空廓虚无,宛如太古之境了。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而且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而当一抹余晖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照映在树下的青苔上时,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所构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特别是这“返景”,不仅微弱,而且短暂,一抹余晖转瞬逝去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漫长的幽暗。如果说,一二句是以有声反衬空寂;那么三四句便是以光亮反衬幽暗。整首诗就象是在绝大部分用冷色的画面上掺进了一点暖色,结果反而使冷色给人的印象更加突出。
静美和壮美,是大自然的千姿百态的美的两种类型,其间本无轩轻之分。但静而近于空无,幽而略带冷寂,则多少表现了作者美学趣味中不健康的一面。同样写到“空山”,同样侧重于表现静美,《山居秋暝》色调明朗,在幽静的基调上浮动着安恬的气息,蕴含着活泼的生机;《鸟鸣涧》虽极写春山的静谧,但整个意境并不幽冷空寂,素月的清辉、桂花的芬芳、山鸟的啼鸣,都带有春的气息和夜的安恬;而《鹿柴》则不免带有幽冷空寂的色彩,尽管还不至于幽森枯寂。
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无声的静寂、无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于觉察;但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则较少为人所注意。诗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画家、音乐家对色彩、声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而这种敏感,又和他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潜心默会分不开。

天上的街市第二节中,诗人描写的天上的街市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么写

诗的第二段至第四段描绘了诗人想象中“天上的街市”的奇景。在这十二行诗句中,诗人用了四个“定然”和一个“定”字,其肯定的语气是对一定会有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天上的街市”既然陈列着“世上没有的珍奇”,那里一定是比现实世界美好得多的地方。

天上的街市第二节中,诗人描写的天上的街市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写

运用了联想的写作手法,凭想象构建出天上的街市,为第四节所描写牛郎织女的幸福,安定,自在的生活,体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的意境。。。

写出了一种孤独寂寞和思念的情感!

天上的街市四个定然一个定,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强调

定然是一种肯定的语气,表明作者坚信那样理想世界是存在的,是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 语文老师说的!

天上的街市的作者是谁这首诗最大的特点运用了什么

作者,郭沫若。
写作特色
联想自然,想象丰富
引用民间传说,寄托向往。
用词准确,富有表现力。
节奏和谐优美,朗朗上口。
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手法。

郭沫若的剧本《屈原》,这首诗写于什么时候

郭沫若的剧本《屈原》创作于1942年1月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