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机开沟覆盖免耕直播技术
Posted 油菜
篇首语:过去并不等于未来,一定会有辉煌的一天,相信自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油菜机开沟覆盖免耕直播技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油菜机开沟免耕直播技术,自1997年在我市广德县邱村镇试验成功以来,经过7年的推广应用,累计面积已达316万亩以上,在我市每年应用的面积近80万亩,占全市油菜面积120万亩的70以上,冬闲田面积逐年减少,油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目前该技术在我市周边市县辐射推广,还引起了外省油菜生产地的重视,河南省固始县2004年9月份来我市考察后,引进开沟机100多台,去年底实施面积就达1万多亩。
2.04年6月该项技术通过安徽省科技成果鉴定,专家组认为该技术实现了油菜板茬施肥播种后的免耕、开沟、土层覆盖等作业一次性完成,技术先进、省工节本,有利于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有利于油菜种植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其中在油菜机械开沟覆盖方面具有创新性,技术内容对全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油菜生产具有指导意义,总体技术达到同类研究的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
油菜机开沟覆盖免耕直播技术,主要是减少油菜移栽的用工投入,实现节本增效的目的。并根据油菜的生长规律,采取一系列的农艺辅助措施,以适应油菜生长对水肥等营养的需要,使油菜获稳产高产,具体措施及原因浅析简介如下:
一、机开沟覆盖免耕直播油菜的技术要点
(一)适时早播
油菜的产量受冬前个体生长量影响较大,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光温资源,提高油菜产量,根据水稻收获情况而确定播种期,一般中稻收完即播种,时间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二)重施基肥
机开沟覆盖免耕直播油菜的主根系深入板土层中,具有一定的吸水能力,抗旱能力优于翻耕点播或移栽油菜,但主根在板土层中的侧根难以伸展,不但数量少,而且还较短,所以油菜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主要靠松土层中的侧根系。为了促进油菜的生长,应重施基肥,每亩施用三元素复合肥20公斤,农家肥10-12担,均匀撒在稻板田表面,机开沟覆土,保持肥效的长久利用。
(三)直播、机开沟覆土
机开沟覆盖免耕直播油菜的亩用种量100-120克,拌入100公斤的土杂肥中,均匀撒播。再用开沟机开沟覆盖,沟宽20cm,沟深15cm,厢宽120cm,厢面覆土厚度2-3cm,机开沟结束后,要开挖田角的排水沟,清除沟中碎土,做到沟沟相通。
(四)灌水促全苗,封闭除杂草
机开沟覆盖结束,墒情差的田块要及时灌平沟水,促进种子发芽出苗,提高出苗的整齐度。等厢面湿润后,亩用除草剂乙草胺120克,厢面喷施,封闭草籽发芽出苗。
相关参考
(一)适时早播 油菜的产量受冬前个体生长量影响较大,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光温资源,提高油菜产量,根据水稻收获情况而确定播种期,一般中稻收完即播种,时间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二)重施基肥 机开
(一)适时早播 油菜的产量受冬前个体生长量影响较大,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光温资源,提高油菜产量,根据水稻收获情况而确定播种期,一般中稻收完即播种,时间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二)重施基肥 机开
实践证明,机开沟免耕直播油菜丰产栽培技术非常适应目前农村劳动力状况的需要,符合耕作制度改革的要求,缓和了当前农村主要劳动力外出打工而造成的农村劳动力短缺的矛盾,为农业机械化在种植业中的推广起到了积极作
实践证明,机开沟免耕直播油菜丰产栽培技术非常适应目前农村劳动力状况的需要,符合耕作制度改革的要求,缓和了当前农村主要劳动力外出打工而造成的农村劳动力短缺的矛盾,为农业机械化在种植业中的推广起到了积极作
华中农业大学新近研制开发出一种新型油菜免耕直播机,实现了旋耕破土、施肥、播种、开沟覆土等多道工序一次性完成,有着省种、省肥、省工等突出优点,解决了在稻茬田进行油菜免耕直播的一些关键性技术难题,在农艺农
华中农业大学新近研制开发出一种新型油菜免耕直播机,实现了旋耕破土、施肥、播种、开沟覆土等多道工序一次性完成,有着省种、省肥、省工等突出优点,解决了在稻茬田进行油菜免耕直播的一些关键性技术难题,在农艺农
与东风-12型手扶拖拉机配套的IKSH-20型油菜开沟机,可一次性完成开沟、碎土、抛土覆盖(盖土)等作业。特别适合在二晚水稻收割后的稻田中进行免耕撒播、开沟覆盖的油菜种植。该机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与东风-12型手扶拖拉机配套的IKSH-20型油菜开沟机,可一次性完成开沟、碎土、抛土覆盖(盖土)等作业。特别适合在二晚水稻收割后的稻田中进行免耕撒播、开沟覆盖的油菜种植。该机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由湖南农业大学研制的2BYF-6型油菜免耕直播机,经过4年的研究、试制和试验后,日前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农业大学蒋亦元教授等鉴定专家,经过充分论证,认为该成果达到国内领先
由湖南农业大学研制的2BYF-6型油菜免耕直播机,经过4年的研究、试制和试验后,日前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农业大学蒋亦元教授等鉴定专家,经过充分论证,认为该成果达到国内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