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菌核病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Posted 油菜
篇首语:早晨要撒你种,晚上也不要歇你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油菜菌核病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油菜菌核病又名茎腐病,苗期到成熟期都会发生,以终花期到成熟期发病较重。病菌主要危害油菜的叶、叶柄、茎秆、花和荚。油菜菌核病是铜仁地区油菜的主要病害之一,常年自然病株率20%~30%,自然病指10~15。
2.02年在该地区严重发生,病情为历年之最。
2.03年5月中旬,笔者调查了90块典型田块,自然病株率为1%~100%,平均75.8%,自然病指为3~100,平均63.4,造成产量损失平均在30%以上,严重影响了油菜的产量和品质。现将油菜菌核病的发生特点、重发原因、临床症状和治理对策介绍如下,为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1发生特点
1.1始见期偏早,盛发期提前据观察,茎病株4月20日始见,4月底5月初进入发病盛期,始见期和盛花期都比常年提早7d左右。
1.2发生普遍,危害损失严重经过典型田块调查,几乎所有的田块都发病,其中65%田块偏重以上程度发生,重的田块导致减产50%以上。
1.3不同类型田块间发病差异显著据调查,汇油50、中油821等品种的发病明显轻于蓉油4号、蓉油6号,适期用药防治1次的病指平均为35.8,防治2次的病指平均为18.3,病情显著轻于未用药防治的田块。
2重发原因分析
2.1气候条件有利2002年,该地区气候对油菜菌核病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冬春气温持续偏高;
②4月下旬雨日数偏多,雨量偏大,此时大面积油菜处于终花期。以前的研究表明,花期遇水的时间长则发病重;
③发病盛期的5月上旬雨日数达6d,同时句平均气温比常年略高,高温高湿条件对病情发生、发展十分有利,导致发病株率达76%。
2.2主栽品种耐病性差对90块田块的调查结果表明,蓉油4号、蓉油6号、秦油2号、汇油50、中油821及自留种油菜田的自然病株率分别为91%、98%、75.1%、57.1%、53.4%及40.2%。自然病指分别为79.8、95.2、56.1、40.1、41.2及29。
2.蓉油4号、蓉油6号的耐病性显著比其他品种差。
2.3栽培管理不到位,油菜长势弱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区油菜大多数田块播种密度过大,肥料投入较少,沟系配套率不高,造成油菜长势普遍较弱,抗逆性差,从而有利于油菜菌核病的发生。
3危害症状
3.1苗期在油菜茎基或叶柄处形成红褐色斑点,后逐渐扩大成白色斑块,表面有白色絮状菌丝。
3.2叶面多从油菜基部老叶开始发生,初期出现暗绿色水渍状斑块,后变成圆形或不规则的暗绿色大斑导致全叶腐烂。在空气湿度较高时,病部生出白色絮状菌丝。
3.3茎部初期病斑呈水渍状,逐渐发展成浅褐色椭圆形病斑,后发展成白色不规则形大斑,略凹陷,当空气湿度较高时茎部易腐烂。发病后期,病部纵裂维管束外露如麻丝状,病部茎秆皮层碎裂,极易折断,内、外部可见白色絮状菌丝。茎部发病后,可使全株或部分分枝枯死。
3.4花瓣病初病斑呈水渍状,后变成黄褐色小斑,易脱落。当空气湿度较高时,病花瓣迅速腐烂。
3.5角果病初病斑呈水渍状,后变白色。在高温条件下,角果外出现白色絮状菌丝而形成小菌核。
4防治对策
4.1广泛开展农业防治首先,要选择耐病的油菜品种,在推广新的油菜品种时,要把其耐病性同丰产性、品质等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其次,调整株行距,降低栽培密度,以便施药、施肥,起到防病增产作用。第三,在花期摘除茎秆中、下部的病、黄、老叶,对减轻菌核病危害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4.2切实掌握防治有效适期根据对油菜分期用药试验的结果,以主茎开花株率95%、100%用药的防效最高,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kg/公顷的防效可达68.5%,随着用药时间的推迟防效明显下降,但在油菜终花期用药仍有49.6%的防效。这说明整个花期都是防治菌核病的有效时期。
4.3合理选择最佳药剂目前,生产上用来防治油菜菌核病的药剂很多,但大多是以多菌灵为主的复配剂。该药剂存在着2个问题,一是多菌灵的有效含量普遍不足。根据试验结果表明,单用多菌灵有效用量需945g/公顷才能保证一次防效达70%左右;二是在部分地方菌核病菌株对多菌灵已产生抗性,从而导致多菌灵及其复配剂的防效明显下降。因此,选择药剂要因地制宜,对仍用多菌灵及其复配剂的地方,要用足剂量,确保防治效果。对产生抗性的地方,宜选用其他类型的药剂防治。
相关参考
油菜是安徽宁国市秋播的主要作物,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占第二位。由于长期连作,土壤中菌核积累数量增多;双低油菜的推广应用,硫代硫苷含量低,抗病性差;秋冬双发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使油菜春季叶面积系数大,清
油菜是安徽宁国市秋播的主要作物,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占第二位。由于长期连作,土壤中菌核积累数量增多;双低油菜的推广应用,硫代硫苷含量低,抗病性差;秋冬双发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使油菜春季叶面积系数大,清
1、症状 田间的植株上部叶片变褐枯死最先引人注意,病株的茎部继续发生褐色病斑,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成为菌核。纵剖病株茎部,则见内有黑色圆柱形的菌核依次排列。病株枯死后呈灰白色,
1、症状 田间的植株上部叶片变褐枯死最先引人注意,病株的茎部继续发生褐色病斑,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成为菌核。纵剖病株茎部,则见内有黑色圆柱形的菌核依次排列。病株枯死后呈灰白色,
油菜菌核病又名油菜菌核软腐病,农民称“白秆”,是油菜和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有油菜种植的地方都可发生,引起不同程度的减产。在重庆市垫江县发病株率一般在5%-30%,严重田快达50%以上,病株一
油菜菌核病又名油菜菌核软腐病,农民称“白秆”,是油菜和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有油菜种植的地方都可发生,引起不同程度的减产。在重庆市垫江县发病株率一般在5%-30%,严重田快达50%以上,病株一
油菜菌核病(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ddegary)又称菌核软腐病,是世界范围的油菜主要病害,居中国油菜三大病害之首。其发生普遍,危害严重,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质量,中国以长
油菜菌核病(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ddegary)又称菌核软腐病,是世界范围的油菜主要病害,居中国油菜三大病害之首。其发生普遍,危害严重,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质量,中国以长
菜菌核病 油菜菌核病近几年维持在3级左右发生,当前田间菌源充足,主栽品种抗病性差,预计2007年发生程度3~4级,发生面积700万亩。防治该病应坚持“抓住适期,主动出击,全面用药”的防治对策,在主茎
菜菌核病 油菜菌核病近几年维持在3级左右发生,当前田间菌源充足,主栽品种抗病性差,预计2007年发生程度3~4级,发生面积700万亩。防治该病应坚持“抓住适期,主动出击,全面用药”的防治对策,在主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