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白锈病症状识别和发病规律
Posted 孢子
篇首语:山高有攀头,路远有奔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油菜白锈病症状识别和发病规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油菜白锈病又叫油菜龙头病,发生普遍,为害比较严重,除为害油菜外,还为害白菜、萝卜、芥菜等十字花科的多种蔬菜。
一、症状识别
主要为害叶片。叶片被害,在叶片的正面长有浅绿色的小斑点,后逐渐变为黄绿色至黄色斑点,在叶子背面则有稍隆起的呈白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疱斑(即孢子堆)。严重时,疱斑接连发展,布满全叶,成熟之后,疱斑破裂,散出白色粉末(即孢子囊)。叶片呈凹凸不平,变黄枯死。叶柄、茎、花梗也可被害,被害部位肥大、扭曲、畸形,也产生白色疱斑。荚被害,肿胀畸形,结实不饱满或不结实。
识别要点:叶子正面有黄绿色至黄色小斑点,叶子背面则有白色的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疱斑。
二、发病规律1.病原菌油菜白锈病是由鞭毛菌亚门白锈菌Albugocandida(Pers)O.Kuntze侵染所致。菌丝没有分隔,孢子囊梗呈短棍棒状,顶端着生有孢子囊,呈卵圆形或球形,卵孢子呈褐色,近球形。是专性寄生菌,根据报道,病菌有生理分化现象。
2.侵染循环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中或在种株上越冬,也可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夏。当条件适合时,卵孢子萌发,产生出游动孢子,长出芽管,由叶片上的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发病后产生孢子囊,通过气流、雨水或灌溉水进行传播,重复再侵染。
3.发病条件
(1)发病与温湿度的关系低温高湿利于病害发生发展,孢子囊产生最适合的温度为8-10摄氏度,萌发的温度为7-13摄氏度,最适的温度为10摄氏度,相对湿度90%以上、温度又低时(8-13摄氏度),利于病菌侵入,发病严重。
(2)发病与降雨的关系如果雨水多、湿度大,则利于发病。所以,春、秋雨季发病比较多,如果干旱,则发病轻或不发病。
(3)发病与栽培的关系病地重茬发病重。另外,低洼地、排水不良、浇水过多、种植密度大、保护地不通风,发病重。或偏施氮肥、缺磷、钾肥,管理又差,植株生长衰弱,抗病力差,发病也重。
相关参考
温暖潮湿地区发生较多。由高粱柄锈菌浸染所引起。通常在玉米生育中后期发生,使植株早枯、子粒不饱满而减产。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片两面散生或聚生长圆形、黄褐色、粉状病斑,并散出铁锈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夏孢子堆
温暖潮湿地区发生较多。由高粱柄锈菌浸染所引起。通常在玉米生育中后期发生,使植株早枯、子粒不饱满而减产。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片两面散生或聚生长圆形、黄褐色、粉状病斑,并散出铁锈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夏孢子堆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我区油菜产区博尚、圈内等乡镇均有发生,发病较为最为严重,发病率为10%~50%,产量损失5%~30%。 症状:苗期在接近地面的根颈和叶柄上,形成红褐色斑点,后转为白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我区油菜产区博尚、圈内等乡镇均有发生,发病较为最为严重,发病率为10%~50%,产量损失5%~30%。 症状:苗期在接近地面的根颈和叶柄上,形成红褐色斑点,后转为白
油菜白锈病又名"龙头病",是油菜上主要病害之一,冬油菜区发生普遍,以云贵高原、青海、上海和江浙等地区发病严重,流行年份发病率10%-50%,产量损失5%-20%。除油菜外,还可危害白菜、萝卜、芥菜、甘
油菜白锈病又名"龙头病",是油菜上主要病害之一,冬油菜区发生普遍,以云贵高原、青海、上海和江浙等地区发病严重,流行年份发病率10%-50%,产量损失5%-20%。除油菜外,还可危害白菜、萝卜、芥菜、甘
油菜白锈病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以蕾花期最为严重,对产量损失最大。 苗期:在叶片正面散生淡绿色小点,后变黄,背面长出隆起具有光泽的白色“泡斑”,“泡斑”破裂后,散出白色粉末状物。成株期茎和花轴也出现
油菜白锈病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以蕾花期最为严重,对产量损失最大。 苗期:在叶片正面散生淡绿色小点,后变黄,背面长出隆起具有光泽的白色“泡斑”,“泡斑”破裂后,散出白色粉末状物。成株期茎和花轴也出现
菜白锈病又叫"龙头病",我区发生普遍,油菜各个生育阶段都可发病。适于低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地势低洼,排水差,土质黏重,浇水过多,偏施氮肥过多的地块发病较高。根据油菜白锈病发生的特点,防治应采取以农业防
菜白锈病又叫"龙头病",我区发生普遍,油菜各个生育阶段都可发病。适于低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地势低洼,排水差,土质黏重,浇水过多,偏施氮肥过多的地块发病较高。根据油菜白锈病发生的特点,防治应采取以农业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