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种秋冬管理注意“四要点”
Posted 四要
篇首语:在任何情况下,你都要学习——以更换学习内容作为你的休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鱼种秋冬管理注意“四要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及时清塘。经过2~3个月培育鱼种的池塘,水质一般已经老化,天然饵料减少,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及病原菌增多。入秋后应将鱼种转入经过清塘消毒的池塘进行培育。水源和鱼塘周转有困难的地方,可将鱼种全部转出暂养,再对原塘按每亩用生石灰75~100千克消毒,并按常规方法进行水质培肥,待药性消失后再将鱼种转回,确保生存环境的净化。
二、分养管理。鱼种要按不同规格合理分养,做到回池所放鱼种规格一致。由于规格大的鱼种食量大,抢食力强,如同时放养小规格鱼种,则小鱼会得不到足够的饵料而体质下降。
1.厘米以上的鱼种,可投放在成鱼池内套养,偏小鱼种需专池培育,以免导致争食,发生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极端现象。
三、定期巡池。鱼种培育期间要坚持每天巡池观察鱼摄食与生长情况,注意水质变化,勤换新水,每周加换新水一次。并经常清扫食场,及时捞出残渣剩饵,每半月在食场周围用漂白粉0.5千克化水泼洒,定期投喂药饵,最好每月两次,每次连续喂3天,发现病鱼、死鱼要及时捞出深埋,同时进行诊断,给予药物防治。
四、合理稀放。秋季培育出规格较大鱼种,是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的重要一环,应根据水面大小、水体深浅等条件合理稀放,促进鱼种生长。水深1.5米的池塘,每亩放养7~8厘米长的鱼种4000~6000尾,饲养至年底体长可达13~17厘米,这对提高养殖收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关参考
一、鱼种早放早放养鱼种,可使鱼提早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提早吃食,提早生长,相对延长了生长期。一般从冬至到立春是放养鱼种的最好时期。投放鱼种应选择在温度不太低的晴天进行。二、防冻害寒冷的冬天常常使越冬的鱼
一、鱼种早放早放养鱼种,可使鱼提早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提早吃食,提早生长,相对延长了生长期。一般从冬至到立春是放养鱼种的最好时期。投放鱼种应选择在温度不太低的晴天进行。二、防冻害寒冷的冬天常常使越冬的鱼
鳝鱼是一种半冬眠的鱼类,当气温低于15℃时,鳝鱼便不吃不动,靠微量呼吸进入冬眠。因此,进入秋季以后,气温逐渐下降,鳝鱼的觅食和活动也逐步减弱,这时,需加强秋冬管理,其主要措施是: 一、增喂脂肪含量高
鳝鱼是一种半冬眠的鱼类,当气温低于15℃时,鳝鱼便不吃不动,靠微量呼吸进入冬眠。因此,进入秋季以后,气温逐渐下降,鳝鱼的觅食和活动也逐步减弱,这时,需加强秋冬管理,其主要措施是: 一、增喂脂肪含量高
夏秋季是甘蔗的主要生长期,搞好栽培管理,是提高甘蔗产量的关键。因此,要着重抓好以下田间管理四要点。 一、根据苗情长势,合理施用追肥。 一般来说,有经验的蔗农,非常重视施足底肥。但由于蔗种、土质、天
夏秋季是甘蔗的主要生长期,搞好栽培管理,是提高甘蔗产量的关键。因此,要着重抓好以下田间管理四要点。 一、根据苗情长势,合理施用追肥。 一般来说,有经验的蔗农,非常重视施足底肥。但由于蔗种、土质、天
小麦从抽穗到成熟通常称为生育后期。进入生育后期,小麦穗数已成定局,但每穗粒数、粒重还有很大变化。因此,搞好后期管理对争取粒多粒重,提高小麦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小麦后期管理要抓好以下要点:适时浇水。小麦抽
小麦从抽穗到成熟通常称为生育后期。进入生育后期,小麦穗数已成定局,但每穗粒数、粒重还有很大变化。因此,搞好后期管理对争取粒多粒重,提高小麦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小麦后期管理要抓好以下要点:适时浇水。小麦抽
秋季水温适宜,是鱼类生长旺季,鱼种管理应抓好以下5项工作。 1.清塘。将鱼种转入经过清塘消毒的池塘进行培育。水源和鱼塘周转有困难的地方,可将鱼种全部转出暂养,再对原塘按每667平方米水面用生石灰75
秋季水温适宜,是鱼类生长旺季,鱼种管理应抓好以下5项工作。 1.清塘。将鱼种转入经过清塘消毒的池塘进行培育。水源和鱼塘周转有困难的地方,可将鱼种全部转出暂养,再对原塘按每667平方米水面用生石灰75